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51版
新文科背景下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人才培养探索
  (七)设立科研平台
  建立非遗翻译研究机构,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专项奖励,开展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活动。鼓励学生申报和参与有利于非遗保护、传承、外宣的活动、项目、课题研究或跨学科融合创新课题,并向学生提供科研信息资源、高校内部科研团队智力支持、外部行业专家智力支持以及企业技术支持等。在基于特定课题进行研究时,学生可以利用多学科知识理解、分析和解决项目中存在的问题。或开设相应的非遗文化对外传播研讨会,吸引学生对非遗文化外译进行研究和关注,同时设立相应的人才培养交换项目或出国计划,鼓励译者进行对外交流与合作,为实践者和研究者搭建平台。
  (八)丰富培养途径
  除此之外,培养非遗外宣翻译人才还可以通过举办以非遗知识为主题的科普讲坛、学术讲座,搭建非遗外宣工作坊,成立非遗社团,暑期非遗基地社会实践等活动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承担和参与有利于非遗保护和传承的活动、项目、课题研究等。或举办和组织学生参加以非遗文化为主题的写作、口笔译、演讲、辩论、文化知识竞赛,吸引对非遗文化和翻译感兴趣并具有相关学科知识的实践者参与非遗文化外译的事业中来,以赛促学。
  (九)拓宽培养层次
  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我国传播战略,要求构建多维、立体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体系,在理论、战略、实践等方面对人才队伍建设进行升维。[13]因此为了保障非遗文化国际传播事业的多元人才需求,高校可以在横向纵向拓宽培养层次,构建覆盖本、硕、博的人才培养体系,做好应用型、管理型和研究型人才的分类培养。分别在本、硕、博阶段合理将非遗文化融入培养方案。本科阶段重视非遗文化的基础知识储备、跨文化沟通技巧和外宣翻译基本理论、口笔译技巧策略等。硕士阶段注重非遗文化全方位知识体系构建和娴熟专业的口笔译技巧以及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博士阶段注重跨学科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引导学生致力于创新国际传播的研究范式,构建国际传播的学术话语体系。只有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的培养模式,才能满足非遗国际传播的战略需要。
  结 论
  针对目前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人才的培养现状以及四川省非物质文化走出去的需要,高校应当借助新文科建设的契机,遵循新文科建设的目标和理念,利用好四川非遗大省平台和资源,将社会资源与教育资源有效整合,结合行业对人才知识和能力的需求,合理将非遗文化融入人才培养方案,探索产学研用育人模式,培养服务国家和民族发展战略的复合型、应用型非遗外宣翻译人才。
  参考文献
  [1]四川省人民政府:https://www.sc.gov.cn/10462/10464/13298/13299/2023/4/12/4ec2a40354ec42a6851cbbd99f84734d.shtml,2023-04-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http://www.scio.gov.cn/xwfb/bwxwfb/gbwfbh/whhlyb/202309 /t20230922_770734.html,2023-09-20。
  [3]司炳月、吕飞、莎刘鸣:《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宣翻译动态分析》,载《东北亚外语研究》,2017(4):86-93页。
  [4]朱义华、张健:《学科视野下的外宣翻译之“名”与“实”探究》,载《上海翻译》,2021(5):34-38页。
  [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318页。
  [6][9]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宣言》,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011/t20201103_498067.html,2020-11-03。
  [7]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92页。
  [8]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上)——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南》,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20:XIX页。
  [10]高丙中:《非遗学的建设与新文科的探索》,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4):6-11页。
  [11]胡伟华、张睿:《新文科背景下特色工科院校学科交叉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以纺织服装类特色工科院校为例》,载《中国外语》,2022(5):18-23页。
  [12]刘平:《非遗保护的四川路径》,载《上海经济》,2015(11):51-56页。
  [13]胡芳、田香凝:《面向国家战略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体系建构》,载《现代出版》,2022(2):41-47页。
  作者简介
  张 瑜 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