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秦创原:创业链与产业链融合的求变之道
段丙岗是中科榆林行政部部长,据他介绍,在煤碳与石油化工等领域,一个产品或工艺从研发到批量生产,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阶段。“实验室有了科研数据后,开始做小剂量试验,投料量有限,主要确定流程与工艺。我们公司主要是做中试,就是把实验室数据和小试结果放大,进行工业量产尝试。”他说:“只有中试后才能获得批准进行工业化或者商业化的批量量产。”
2020年年初,中国科学院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与榆林市政府签订《共建榆横综合中试及示范基地合作协议》,决定围绕国家能源战略,发挥榆林市多种资源富集优势,利用中科院强大的科研团队和技术支撑,在榆林建成一个国家级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和三个基地。一个基地是成立中国科学院大学能源学院榆林分院,帮助榆林学院升级成为榆林大学。另外两个基地分别是以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为核心的科研创新基地和产业化示范基地。
中科榆林是由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与榆林高新区共同出资成立。对榆林来说,最大的收益就是吸引到中科院等国家级科研机构,能将其科研成果与应用技术在榆林市实现产业转移与转化。这个项目的落地,更是为榆林秦创原建设起到了示范和推动作用。
据榆林市科技局提供的资料显示,榆林市已经启动了榆阳区氢能产业、神木煤化工产业、府谷镁铝合金产业、靖边智能无人系统产业、米脂小米产业等五个两链融合试验区和榆林高新区中试孵化基地、榆林经开区中试孵化基地的建设工作。
中科榆林作为榆林市政府和高新区管委会重点引进的项目,自然得到当地政府大力支持。榆林市不仅为中试基地在榆横工业区预留了10平方公里占地使用指标,还在科创新城为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能源学院榆林分院一期批准了150亩建设用地。另外,还建设了9800平方米办公研发大楼,12000平方米中试标准化厂房。在榆横工业区修建的198套人才公寓中,给中试基地预留了50套。
在榆林市政府支持下,中科榆林在负责运营和管理的规模为30亿元的煤转化引导基金中,设立了洁净能源成果转化子基金。为了支持技术创新,榆林市政府还承诺为中科榆林匹配优惠煤指标及新能源指标,以满足技术创新及产业升级过程中的原料需求。
“我们基地现在已经完成两个中试项目,四个产业示范化项目的签约,项目总投资208亿元,涉及精细化工、新能源、可降解材料等领域,另外还有四个中试项目在签约过程中。”段丙岗介绍说:“去年3月30日秦创原启动后,我们公司主动要求融入秦创原这个平台。科技成果转化本来就是我们的主要业务,现在有三个项目就是厅市联动项目,都与秦创原有关。今年6月中旬,已经完成省级中试基地申报材料提交,想要早日获批,就得有秦创原这个平台的支持。”
据介绍,中科榆林中试基地在国内的煤化工领域技术处于领先地位。另外,在新材料、精细化工、节能环保等领域,也处于高水平段位,未来能承接全国各地在这些领域的中试实验。
“国内暂时还没有像我们这样成熟的中试基地。”段丙岗说:“而且中试完成后,如果需要产业化推广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做技术撮合。另外,我们配套有金融支持、知识产权与技术支持,这样一来中试产品的下游也可以全部在这里完成。我们还可以参与关键技术突破、共性技术研发、技术系统集成、工程化示范应用,帮助实现技术快速产业化。”
“两链”融合必须不断磨合
6月16日上午,背着电脑包在榆林火车站候车大厅准备回西安的李彬,还拿着手机忙着回复各种业务上的消息。李彬是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的副教授,这两年,他频繁地在西安与榆林两地之间往来,因为他还有另一个身份——榆林物联网协同创新研究院(简称“榆林物联网”)的负责人。
翻看李彬的履历可以得知,他不仅自己获过很多国内电子设计竞赛大奖,还指导很多研究生也获得了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等诸多奖项。
李彬负责的榆林物联网是榆林市对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与高校共建创新创业基地,推动重组或新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实现校企联合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在榆林落地的代表项目之一,也是近期刚刚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厅认定和公布的校企合作领域2022年度陕西省新型研发机构。
在与榆林高新区管委会打交道的两年多时间里,李彬觉得非常满意。“我们获得了很多扶持,包括资金、场地以及政策的配套支撑。特别是从去年开始的榆林秦创原这个平台,相关政策更是诱人。”在李彬看来,他们研究室的科技成果通过榆林秦创原这个平台得以转化,企业很满意。“比如我们负责给延长石油提供使用无人机巡检,在定边、靖边两地运行了快一年,不仅能及时发现隐患点,也解决了企业在一些边远地方需要大量投入人力和成本的问题,企业对这个项目纷纷叫好。”
据李彬介绍,榆林物联网的研发采取了两种办法,一种是异地研发,在西安的学校本部进行;另一种研发是依托榆林学院。榆林学院的科研力量还是很不错的,很多老师也是名牌大学毕业,西安交大的、西工大的都有。”
在榆林秦创原精心培育下,榆林物联网已经引入和孵化科技型企业7家,涉及物联网技术开发、无人机巡检和测绘、智慧城市软硬件系统以及镁合金材料等领域。他们利用物联网技术开发了基于生理监测的人因失误安检预警系统,排除下井人员、环境、设备的安全隐患。面向各
2020年年初,中国科学院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与榆林市政府签订《共建榆横综合中试及示范基地合作协议》,决定围绕国家能源战略,发挥榆林市多种资源富集优势,利用中科院强大的科研团队和技术支撑,在榆林建成一个国家级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和三个基地。一个基地是成立中国科学院大学能源学院榆林分院,帮助榆林学院升级成为榆林大学。另外两个基地分别是以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为核心的科研创新基地和产业化示范基地。
中科榆林是由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与榆林高新区共同出资成立。对榆林来说,最大的收益就是吸引到中科院等国家级科研机构,能将其科研成果与应用技术在榆林市实现产业转移与转化。这个项目的落地,更是为榆林秦创原建设起到了示范和推动作用。
据榆林市科技局提供的资料显示,榆林市已经启动了榆阳区氢能产业、神木煤化工产业、府谷镁铝合金产业、靖边智能无人系统产业、米脂小米产业等五个两链融合试验区和榆林高新区中试孵化基地、榆林经开区中试孵化基地的建设工作。
中科榆林作为榆林市政府和高新区管委会重点引进的项目,自然得到当地政府大力支持。榆林市不仅为中试基地在榆横工业区预留了10平方公里占地使用指标,还在科创新城为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能源学院榆林分院一期批准了150亩建设用地。另外,还建设了9800平方米办公研发大楼,12000平方米中试标准化厂房。在榆横工业区修建的198套人才公寓中,给中试基地预留了50套。
在榆林市政府支持下,中科榆林在负责运营和管理的规模为30亿元的煤转化引导基金中,设立了洁净能源成果转化子基金。为了支持技术创新,榆林市政府还承诺为中科榆林匹配优惠煤指标及新能源指标,以满足技术创新及产业升级过程中的原料需求。
“我们基地现在已经完成两个中试项目,四个产业示范化项目的签约,项目总投资208亿元,涉及精细化工、新能源、可降解材料等领域,另外还有四个中试项目在签约过程中。”段丙岗介绍说:“去年3月30日秦创原启动后,我们公司主动要求融入秦创原这个平台。科技成果转化本来就是我们的主要业务,现在有三个项目就是厅市联动项目,都与秦创原有关。今年6月中旬,已经完成省级中试基地申报材料提交,想要早日获批,就得有秦创原这个平台的支持。”
据介绍,中科榆林中试基地在国内的煤化工领域技术处于领先地位。另外,在新材料、精细化工、节能环保等领域,也处于高水平段位,未来能承接全国各地在这些领域的中试实验。
“国内暂时还没有像我们这样成熟的中试基地。”段丙岗说:“而且中试完成后,如果需要产业化推广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做技术撮合。另外,我们配套有金融支持、知识产权与技术支持,这样一来中试产品的下游也可以全部在这里完成。我们还可以参与关键技术突破、共性技术研发、技术系统集成、工程化示范应用,帮助实现技术快速产业化。”
“两链”融合必须不断磨合
6月16日上午,背着电脑包在榆林火车站候车大厅准备回西安的李彬,还拿着手机忙着回复各种业务上的消息。李彬是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的副教授,这两年,他频繁地在西安与榆林两地之间往来,因为他还有另一个身份——榆林物联网协同创新研究院(简称“榆林物联网”)的负责人。
翻看李彬的履历可以得知,他不仅自己获过很多国内电子设计竞赛大奖,还指导很多研究生也获得了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等诸多奖项。
李彬负责的榆林物联网是榆林市对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与高校共建创新创业基地,推动重组或新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实现校企联合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在榆林落地的代表项目之一,也是近期刚刚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厅认定和公布的校企合作领域2022年度陕西省新型研发机构。
在与榆林高新区管委会打交道的两年多时间里,李彬觉得非常满意。“我们获得了很多扶持,包括资金、场地以及政策的配套支撑。特别是从去年开始的榆林秦创原这个平台,相关政策更是诱人。”在李彬看来,他们研究室的科技成果通过榆林秦创原这个平台得以转化,企业很满意。“比如我们负责给延长石油提供使用无人机巡检,在定边、靖边两地运行了快一年,不仅能及时发现隐患点,也解决了企业在一些边远地方需要大量投入人力和成本的问题,企业对这个项目纷纷叫好。”
据李彬介绍,榆林物联网的研发采取了两种办法,一种是异地研发,在西安的学校本部进行;另一种研发是依托榆林学院。榆林学院的科研力量还是很不错的,很多老师也是名牌大学毕业,西安交大的、西工大的都有。”
在榆林秦创原精心培育下,榆林物联网已经引入和孵化科技型企业7家,涉及物联网技术开发、无人机巡检和测绘、智慧城市软硬件系统以及镁合金材料等领域。他们利用物联网技术开发了基于生理监测的人因失误安检预警系统,排除下井人员、环境、设备的安全隐患。面向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