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3版
试论国际传播视野下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严 越 朱奕臻 何姝婧 易闰丹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并强调在“十四五”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本文从国际传播视野的角度切入,从理论基础、现状分析、文化强国的内涵、评价体系以及挑战机遇五个方面,探究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要点。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概念,越来越成为各国谋求发展、增强自身国际竞争力的一个“关键词”。在“十三五”期间,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稳步迈进,人民的文化需求得到极大的满足。但是,从“外”看,我国的文化强国建设依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开来之后,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格局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理论基础
  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出发,在国际传播视野下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寻求路径,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唯物史观紧密相连。不指向所谓的“绝对精神”,而主张在人类的劳动实践和物质活动的基础之上去认识人类的精神活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看重整体性。在“世界历史”的概念下,“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
  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始终处在一种进行的、未完成的状态。社会机体并不是牢固的,精神文化也是随着人们的现实生活过程的变化而发展的,精神文化生产也是随着物质生产的改造而合乎规律的发展变化的。文化发展不能闭关自守、固步自封,应该要顺应世界发展的整体化、一体化趋势。
  (一)着眼于文化传播的互动性
  有学者在阐释“文化”和“传播”的关系时指出二者是同构的:“文化即传播,传播即文化。”这一认知的合理性在于,从传播的角度理解文化的生长,并肯定了文化的互动性。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全球化的视野中,文化与文明是多元的、相互交流促进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交往观,对促进文化传播提供了深刻的方法论意义。马克思认为,交往是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前提,是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和人类历史前后相继的不可或缺的根本条件。交往世界化是生产方式扩张的结果,“随着生产交往的世界化必然带来文化的世界化,这是一种必然的附带结果”。[1]
  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必然存在着传播的主体和客体,任何传播都是从主体到客体再反馈回主体的过程。在整个传播链中,既要求保持主体性、强调差异性,也要以“交流”“融合”代替“输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良好的文化传播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交往理论的一种实践,反对主客对立、文化霸权,主张实现互为主体、主客统一。
  (二)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思想为指导
  坚持文化自信是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自信的系统阐发主要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第一,坚持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要挖掘其内涵,砥砺个人品格,坚守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要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2]第二,增强文化软实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和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挥文化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高品质生活。第三,构建中国话语,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要坚持文明交流互鉴的理念。习近平多次在外交场合提出要“构建多元互动的大家庭。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发展”。[3]以文明的交流互鉴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互利共赢;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深入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