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里的博物馆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博物馆
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有中国建筑博物馆,中国音乐史博物馆、贾平凹文学艺术馆等。与交大、建大的博物馆群分散在多个校区相比,位于杨凌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的博物馆群是更好的范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位于南校区北端,紧邻校区却又相对独立。是国内目前最大的农业主题博物馆组群,园区占地200亩,设置昆虫博物馆、动物博物馆、土壤博物馆、植物博物馆、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于右任教育思想纪念馆、中国葡萄酒博物馆等7个专业博物馆和蝴蝶园、树木园、中草药园、五谷园及多种植物种质资源圃等。收藏昆虫标本150余万号,动物标本8000余件,植物标本55万份,土壤标本2000余种,农史文物及农具5000余件,线装古籍50000余册,树木800余种,收藏量均居全国高校之首。
文化符号
“一流的大学,应该有一流的博物馆。”在张弛看来,“高校博物馆作为大学历史发展与学术积淀的重要物证和大学文化的载体和表征,是高校靓丽的名片和会客厅,在履行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方面,承载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建设高水平大学特别是在发挥文化浸润影响力上具有独特的功能。”
西安交通大学的西迁博物馆承载着百年交大的辉煌历史并彰显着交大学子“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西迁博物馆通过2200余件照片、图表和实物等,溯源南洋、致敬西迁、向西而歌,集中体现西迁人“听党指挥跟党走”“打起背包就出发”,筚路蓝缕西迁创业的艰苦历程和辉煌成就,展示以“爱国奋斗”为内核的西迁精神激励一代代知识分子奋勇前进的磅礴伟力。
2020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交大西迁博物馆,会见西迁老教授,并特别强调:“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2021年国庆前夕,西迁精神正式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开馆三年来,西迁博物馆通过“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等形式,让展览走进香港、江西、福建等地;而5G+AR/VR展馆的建设,让西迁精神传扬的范围更大更广。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博物馆是国内第一座以教育为主题的综合性博物馆,总建筑面积23000平方米,由我国著名建筑设计师张锦秋院士主持设计,汉唐庭院式建筑风格,兼具中国传统韵味和鲜明时代特征。博物馆馆藏超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5件,二三级文物数十件。现有五大展厅,分别是中国教育馆、妇女文化馆、书画艺术馆、历史文化馆、校史展览馆。
妇女文化馆是其中非常有特色的展馆,原为“妇女文化博物馆”,建成时是国内惟一以妇女文化为主题的展览馆。2200余件藏品分为“她的故事”“江永女书”“女红”“生育文化”“中华嫁衣”五个主题展出,反映不同历史时期有关妇女的实物和标本,形象、生动地反映出历代妇女生活的多个侧面,对妇女学、历史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文化人类学和艺术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如江永女书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惟一一种在女性之间流传和使用的文字,记录着女性之间秘密与情谊。情思字花被的女主人认得一些字,她把自己对包办婚姻的怨恨和不满,甚至婚外恋情都写进了这条被子。可以想见,她不识字的丈夫与她同床共寝多年,却从不知道这上面的内容。馆内还有纺织、编织、刺绣、剪纸等女工,展现了妇女文化最精彩的世界。五十六个民族的嫁衣,则寄托了女性对未来生活的希望和憧憬。
早在1995年,陕西师范大学便成立了女性研究中心,在性别文化与女性研究中取得了突出成果。1997年,在性别研究的主要拓荒者、女性研究专家李小江教授的发起下,陕西师范大学妇女博物馆成立。自此,妇女博物馆与女性研究中心在有关性别、妇女的科研与教学上,建立起彼此间的理论支撑和实践依托。
突出教育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西安博物院考察时讲到:“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强调了博物馆的教育作用。
如果说典藏品是博物馆的心脏,那么教育便是博物馆的灵魂。8月24日,国际博物馆协会官网发布了对博物馆的新定义:“博物馆是为社会服务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它研究、收藏、保护、阐释和展示物质与非物质遗产。”我国《博物馆条例》指出,博物馆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
作为博物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博物馆不仅具有教育、研究和欣赏功能,还承担着服务高校教育教学、培养各类人才的任务。在高校博物馆中,校史馆和人物
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有中国建筑博物馆,中国音乐史博物馆、贾平凹文学艺术馆等。与交大、建大的博物馆群分散在多个校区相比,位于杨凌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的博物馆群是更好的范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位于南校区北端,紧邻校区却又相对独立。是国内目前最大的农业主题博物馆组群,园区占地200亩,设置昆虫博物馆、动物博物馆、土壤博物馆、植物博物馆、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于右任教育思想纪念馆、中国葡萄酒博物馆等7个专业博物馆和蝴蝶园、树木园、中草药园、五谷园及多种植物种质资源圃等。收藏昆虫标本150余万号,动物标本8000余件,植物标本55万份,土壤标本2000余种,农史文物及农具5000余件,线装古籍50000余册,树木800余种,收藏量均居全国高校之首。
文化符号
“一流的大学,应该有一流的博物馆。”在张弛看来,“高校博物馆作为大学历史发展与学术积淀的重要物证和大学文化的载体和表征,是高校靓丽的名片和会客厅,在履行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方面,承载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建设高水平大学特别是在发挥文化浸润影响力上具有独特的功能。”
西安交通大学的西迁博物馆承载着百年交大的辉煌历史并彰显着交大学子“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西迁博物馆通过2200余件照片、图表和实物等,溯源南洋、致敬西迁、向西而歌,集中体现西迁人“听党指挥跟党走”“打起背包就出发”,筚路蓝缕西迁创业的艰苦历程和辉煌成就,展示以“爱国奋斗”为内核的西迁精神激励一代代知识分子奋勇前进的磅礴伟力。
2020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交大西迁博物馆,会见西迁老教授,并特别强调:“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2021年国庆前夕,西迁精神正式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开馆三年来,西迁博物馆通过“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等形式,让展览走进香港、江西、福建等地;而5G+AR/VR展馆的建设,让西迁精神传扬的范围更大更广。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博物馆是国内第一座以教育为主题的综合性博物馆,总建筑面积23000平方米,由我国著名建筑设计师张锦秋院士主持设计,汉唐庭院式建筑风格,兼具中国传统韵味和鲜明时代特征。博物馆馆藏超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5件,二三级文物数十件。现有五大展厅,分别是中国教育馆、妇女文化馆、书画艺术馆、历史文化馆、校史展览馆。
妇女文化馆是其中非常有特色的展馆,原为“妇女文化博物馆”,建成时是国内惟一以妇女文化为主题的展览馆。2200余件藏品分为“她的故事”“江永女书”“女红”“生育文化”“中华嫁衣”五个主题展出,反映不同历史时期有关妇女的实物和标本,形象、生动地反映出历代妇女生活的多个侧面,对妇女学、历史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文化人类学和艺术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如江永女书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惟一一种在女性之间流传和使用的文字,记录着女性之间秘密与情谊。情思字花被的女主人认得一些字,她把自己对包办婚姻的怨恨和不满,甚至婚外恋情都写进了这条被子。可以想见,她不识字的丈夫与她同床共寝多年,却从不知道这上面的内容。馆内还有纺织、编织、刺绣、剪纸等女工,展现了妇女文化最精彩的世界。五十六个民族的嫁衣,则寄托了女性对未来生活的希望和憧憬。
早在1995年,陕西师范大学便成立了女性研究中心,在性别文化与女性研究中取得了突出成果。1997年,在性别研究的主要拓荒者、女性研究专家李小江教授的发起下,陕西师范大学妇女博物馆成立。自此,妇女博物馆与女性研究中心在有关性别、妇女的科研与教学上,建立起彼此间的理论支撑和实践依托。
突出教育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西安博物院考察时讲到:“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强调了博物馆的教育作用。
如果说典藏品是博物馆的心脏,那么教育便是博物馆的灵魂。8月24日,国际博物馆协会官网发布了对博物馆的新定义:“博物馆是为社会服务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它研究、收藏、保护、阐释和展示物质与非物质遗产。”我国《博物馆条例》指出,博物馆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
作为博物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博物馆不仅具有教育、研究和欣赏功能,还承担着服务高校教育教学、培养各类人才的任务。在高校博物馆中,校史馆和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