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栏红色资源利用成效及其对策
马栏干部学院
发展战略及红色旅游形象宣传,统一加强对各革命旧址红色资源的保护、管理、利用。专职机构的设立,避免了各自为战,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办事效率。
2、编制规划,加大旧址保护
旬邑县马栏革命旧址管理处成立之初,即组织各基层单位统一上报陕西省文物局《关于旧址文物现状调查表》,在摸清了各单位馆藏文物实物总体存量的基础上建立台账申报等级;编制《马栏革命旧址保护管理规划》《马栏革命旧址——中共陕西省委旧址、关中地委旧址大院窑洞维修方案》《马栏革命旧址开发保护总体规划》,维修习仲勋题词碑及马栏革命纪念碑部分花岗岩铺装,整修马栏水上剧场周边护栏设施,修缮关中地委旧址大院等窑洞外墙泥皮和门窗,恢复原有风貌;修订《文物安全保卫制度》,建立文物检查安全台账,加强工作人员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及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确保革命文物安全。
3、搜集史料,充实布展陈列
旬邑县马栏革命旧址管理处一是走访旬邑县域内外老红军、老革命、老同志及知情人、部分老革命子女收集革命故事,核实印证有关史实。二是赴旬邑周边三原、淳化、长武等地党史研究室及政协文史委员会收集图片等史料。三是到延安革命纪念馆、照金革命纪念馆等征集革命史料。四是接受部分革命后代捐赠史料。按照“尊重史实、突出特色、传承精神、鉴史育人”的思路,广泛搜集革命史料,不断完善和提升各展馆陈列布展水平。
4、深入研究,形成党史成果
在中共陕西省委研究室、中共咸阳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旬邑县委党史研究室、及部分旬邑籍党史爱好者的共同努力下,关于马栏革命历史的研究可谓硕果累累。其中由省市两级党史研究室合编的《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内容丰富,资料详实,填补了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革命历史研究的空白,是陕甘宁边区史研究的补充,具有里程碑的意义。[2]由市县两级党史研究室编写的《峥嵘岁月——习仲勋在关中分区》《马栏革命简史》《习仲勋在旬邑》《中国共产党旬邑历史》(第一卷)《初心如磐——旬邑红色革命故事》等从不同角度对马栏厚重的革命历史和丰富的红色资源进行了细致阐述。旬邑籍作家田润民先生致力于研究马栏革命历史,先后著有《习仲勋在旬邑的故事》《渭北革命火焰》《崔廷儒烈士传》等。这些党史成果是研究和学习马栏革命史的必备资料,也是宣传马栏红色资源的有效媒介。
5、依托资源,推进干部教育
依托于马栏厚重的革命历史和丰富的红色文化,为充分发挥马栏红色资源资政育人的独特作用,2012年正式成立马栏干部学院,旨在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弘扬马栏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马栏干部学院自成立以来,积极开发党性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特色专题教育培训课程,主要有《马栏革命斗争史及其现实启示》《习仲勋在关中分区》《弘扬马栏革命传统切实增强党性修养》等。马栏干部学院先后被中组部列入全国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备案名录,被中共陕西省委组织部命名为全省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截至目前,马栏干部学院举办各类培训班1231期,培训人员11.2万人(次),在帮助干部锤炼党性、固本培元、正心明道、涵养政德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6、打造品牌,发挥媒体作用
旬邑县马栏革命旧址管理处采取“线上与线下”同步宣传媒介,举办“翰墨丹青·红色马栏”油画展;录制《红色沃土——马栏》《红色马栏·人文旬邑》及“红色景区中国万里行马栏革命旧址”等宣传片;配合CCTV《红色地标》摄制组完成马栏革命旧址景区720度3D全景智慧旅游拍摄;配合陕西省委宣传部开展了“壮丽七十年·奋斗新时代——陕西记者再走长征路”采访活动,先后有人民网等多家新闻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举办《唱响陕西·红色马栏》大型文艺晚会、陕西省“十六运”马栏圣火采集活动;2021年中央电视台“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今日中国”以“红色中转站边区南大门”为题专题报道了马栏,对提升“红色马栏”品牌效应和对外知名度具有积极作用。
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之下,马栏革命旧址获批全国第八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中共中央宣传部命名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命名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也是西安交通大学等全国数十所高校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2015年和2021年,中共陕西省委常委会两次到马栏革命旧址参观学习。据旬邑县马栏革命旧址管理处统计数据,从2012年6月至2021年底,旬邑县各红色旧址累计接待游客近500万人,红色马栏已成为咸阳市乃至陕西省的一张靓丽名片。
发展战略及红色旅游形象宣传,统一加强对各革命旧址红色资源的保护、管理、利用。专职机构的设立,避免了各自为战,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办事效率。
2、编制规划,加大旧址保护
旬邑县马栏革命旧址管理处成立之初,即组织各基层单位统一上报陕西省文物局《关于旧址文物现状调查表》,在摸清了各单位馆藏文物实物总体存量的基础上建立台账申报等级;编制《马栏革命旧址保护管理规划》《马栏革命旧址——中共陕西省委旧址、关中地委旧址大院窑洞维修方案》《马栏革命旧址开发保护总体规划》,维修习仲勋题词碑及马栏革命纪念碑部分花岗岩铺装,整修马栏水上剧场周边护栏设施,修缮关中地委旧址大院等窑洞外墙泥皮和门窗,恢复原有风貌;修订《文物安全保卫制度》,建立文物检查安全台账,加强工作人员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及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确保革命文物安全。
3、搜集史料,充实布展陈列
旬邑县马栏革命旧址管理处一是走访旬邑县域内外老红军、老革命、老同志及知情人、部分老革命子女收集革命故事,核实印证有关史实。二是赴旬邑周边三原、淳化、长武等地党史研究室及政协文史委员会收集图片等史料。三是到延安革命纪念馆、照金革命纪念馆等征集革命史料。四是接受部分革命后代捐赠史料。按照“尊重史实、突出特色、传承精神、鉴史育人”的思路,广泛搜集革命史料,不断完善和提升各展馆陈列布展水平。
4、深入研究,形成党史成果
在中共陕西省委研究室、中共咸阳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旬邑县委党史研究室、及部分旬邑籍党史爱好者的共同努力下,关于马栏革命历史的研究可谓硕果累累。其中由省市两级党史研究室合编的《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内容丰富,资料详实,填补了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革命历史研究的空白,是陕甘宁边区史研究的补充,具有里程碑的意义。[2]由市县两级党史研究室编写的《峥嵘岁月——习仲勋在关中分区》《马栏革命简史》《习仲勋在旬邑》《中国共产党旬邑历史》(第一卷)《初心如磐——旬邑红色革命故事》等从不同角度对马栏厚重的革命历史和丰富的红色资源进行了细致阐述。旬邑籍作家田润民先生致力于研究马栏革命历史,先后著有《习仲勋在旬邑的故事》《渭北革命火焰》《崔廷儒烈士传》等。这些党史成果是研究和学习马栏革命史的必备资料,也是宣传马栏红色资源的有效媒介。
5、依托资源,推进干部教育
依托于马栏厚重的革命历史和丰富的红色文化,为充分发挥马栏红色资源资政育人的独特作用,2012年正式成立马栏干部学院,旨在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弘扬马栏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马栏干部学院自成立以来,积极开发党性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特色专题教育培训课程,主要有《马栏革命斗争史及其现实启示》《习仲勋在关中分区》《弘扬马栏革命传统切实增强党性修养》等。马栏干部学院先后被中组部列入全国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备案名录,被中共陕西省委组织部命名为全省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截至目前,马栏干部学院举办各类培训班1231期,培训人员11.2万人(次),在帮助干部锤炼党性、固本培元、正心明道、涵养政德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6、打造品牌,发挥媒体作用
旬邑县马栏革命旧址管理处采取“线上与线下”同步宣传媒介,举办“翰墨丹青·红色马栏”油画展;录制《红色沃土——马栏》《红色马栏·人文旬邑》及“红色景区中国万里行马栏革命旧址”等宣传片;配合CCTV《红色地标》摄制组完成马栏革命旧址景区720度3D全景智慧旅游拍摄;配合陕西省委宣传部开展了“壮丽七十年·奋斗新时代——陕西记者再走长征路”采访活动,先后有人民网等多家新闻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举办《唱响陕西·红色马栏》大型文艺晚会、陕西省“十六运”马栏圣火采集活动;2021年中央电视台“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今日中国”以“红色中转站边区南大门”为题专题报道了马栏,对提升“红色马栏”品牌效应和对外知名度具有积极作用。
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之下,马栏革命旧址获批全国第八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中共中央宣传部命名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命名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也是西安交通大学等全国数十所高校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2015年和2021年,中共陕西省委常委会两次到马栏革命旧址参观学习。据旬邑县马栏革命旧址管理处统计数据,从2012年6月至2021年底,旬邑县各红色旧址累计接待游客近500万人,红色马栏已成为咸阳市乃至陕西省的一张靓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