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3版
新时代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三个维度
◎史坤坤 眭国荣
    基层党组织是党治国理政的组织基础,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组织保障。

◎南京工业大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专项研究项目“习近平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论述研究”(项目编号:21ZXB005)
◎南京工业大学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研究课题“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的提升路径研究”(项目编号:szlzqh20220118)
  基层党组织是党治国理政的组织基础,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组织保障。为适应新的环境挑战和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这一重要命题。当前有效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需要从组织建设、队伍机制和功能作用三个维度,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自我管理能力、协同融合能力和社会治理能力。 

  中国共产党在基层组织建设中,既坚持过去行之有效的优良传统,也注重当下富有成效的创新思路。组织力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提出的战略目标,体现了历史传承与时代创新的有机统一。其中,就基层党组织组织力而言,其内涵主要包括自我管理能力、协同融合能力和社会治理能力三个方面,分别涉及内部结构运行、融入中心工作以及促进社会发展的状况情形。因而,当前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关键,就在于构建一套有效提升基层党组织自我管理能力、协同融合能力和社会治理能力的具体路径。
  加强组织建设,提升基层党组织的自我管理能力
  善于加强自我管理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良传统。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一直将组织建设特别是基层党组织建设视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并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党组织建设有其客观运行的规律,这也决定了基层组织的自我管理有着明确的方向。一般来说,内部结构是否科学、运行机制是否有效、组织生活是否丰富,直接影响着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成效。
  (一)优化组织设置,扩大党在基层的组织覆盖
  政党处在社会之中,其发展变革与社会变迁紧密相连。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新型社会组织得以建立,并获得了一定的发展空间。在此背景下,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势必对包括政党组织在内的上层建筑产生重要影响,原来的单位制党建模式面临着严峻挑战。[1]这种挑战集中表现在原有组织设置与新型社会组织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以及由此产生的党在基层社会的组织空白问题。如何改变过去计划经济时期依托行政权力的路径依赖,将党组织有效嵌入基层社会,构建一套覆盖社会的组织网络,成为考验新时期党长期执政的现实课题。特别是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也对党的执政基础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为此,基层党组织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根本原则,弘扬“支部建设连上”的光荣传统,结合社会新型组织的情况特点,因地制宜探索组织设置模式,切实扩大党在基层的组织覆盖,增强党在社会转型时期的长期执政能力。
  (二)严密组织体系,完善基层组织的运行机制
  党的坚强领导需要严密的组织体系加以保障。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正是依赖中央、地方和基层的三层组织体系的密切配合,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领导能力才真正得以体现。[2]这一规律在基层党组织中也有着较为明显的体现。一般来说,基层党组织包括基层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党员三个层次。组织层级不同,与之对应的功能职责也会有所不同。其中,基层党委(党总支)负责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党支部是党在社会的战斗堡垒,担负着组织教育管理党员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