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5版
西安市新建公园语言景观调查分析
  随着西安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樊川公园作为区域交流的重要语言场域。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需加强整治力度,规范园区语言环境。我们提议从以下三个途径进行治理:首先,为提高整治力度和实施效率,政府可以出台关于语言景观监督管理方面的相关政策。经过实地考察发现樊川公园语言景观出现英语拼写错漏、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译写错误等问题,严重破坏了该区域的整体景观形象,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长安区新建公园的建设与发展。因此,只有政策的制约,才能提高公园的文化软环境,促进园区健康化、可持续化发展。其次,双语标识是提高园区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英语在国际交往与文化交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樊川公园应当增加双语及多语标牌的覆盖率,并确保多语翻译的规范性、准确性以及审美体验。长安区应当积极促进该区域语言多样化发展与运用,改善语言环境,使多语文化融入人们的生活,助力长安区国际化发展。最后,园区需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开展相关文化活动,宣传学习多语的重要性,引导居民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多语文化,提高该区域居民的生活质量及文化水平。与此同时,可以借助地处大学城的优势,培养优秀的多语人才,共同寻找语言景观存在问题,定期督查治理,并形成汇报机制,为西安市国际化发展提供基础动力。
  2、政治维度:增强主流意识,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其中,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关乎自身发展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经调查发现,樊川公园涉及意识形态视域下的政治类标语较少,樊川公园地处大学城,我们需更加关注语言景观的设立和运用,充分发挥语言景观的导向和服务功能。第一,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景观作为城市景观的有机组成,在社会发展和进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樊川公园应当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第二,提高园区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打造国际化高质量新建公园,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引领该区域居民提高自身文化实力,增强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第三,丰富园区语言景观标牌内涵,增加园区意识形态视域下的政治类标语。语言景观折射了该地区居民语言生活风貌及精神风貌,反映了长安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再者,语言景观可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建设符合时代主题和发展主旋律的意识形态,有助于樊川公园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也将推动长安区其他新建公园的发展,有利于建设良好的西安市容市貌,契合西安市城市建设总体思路。
  3、体验维度:增加多语语言景观的覆盖率,提高语言景观艺术性
  语言景观是游客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也是提高游客对当地认识的视觉符号,提高语言景观的体验感可以提高游客对景区的接受程度,可以刺激消费,提高经济的发展。中国位于东亚,西安作为中国新一线城市,近年来自日、韩两国的游客数量激增。景点标牌可考虑增加日语、韩语的标牌,对于这两国游客来说,能更直观地了解景区内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背景,提高游客体验感。园区内标牌可以设计景区特有的标志,提高辨识度,增加艺术性,更好地满足游客游览、审美的需求。
  结 语
  本次调查主要有两个层面的意义,从理论意义来看,本研究在借鉴国内外相关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界定语言景观采样标准、规范语言景观标注体系,完善语言景观研究方法。同时,我们关注城市化背景下中国大都市发生巨大变化的语言景观及西安市政府“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的思路,丰富语言景观研究内容,拓展语言政策与规划、语言生活等领域的研究主题。另一方面,从实践意义来看,通过对西安市新建公园语言景观的调查研究,增加对国际化、城市化发展背景下大城市公共空间多语实践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樊川公园所处的语言环境。此外,本研究有利于我们发现隐性语言政策,了解外国语言文字,特别是英语在中国的使用情况,对广大受众群体有积极影响。最后,我们的研究结果有助于提升语言景观建设的规范性,提升西安市的国际形象,更好地打造“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的美好蓝图。
  参考文献
  [1]Landry&Bourhis,《语言景观与族群语言活力》(LinguisticLandscapeandEthnolinguisticVitality):Anempiricalstudy[J].JournalofLanguageandSocialPsychology,1997(1).
  [2]段袁冰.全球化背景下的语言景观研究——多语研究新路径[J].湖南社会科学,2016(2):214-217.
  [3]王晓利,唐文玲.新时代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培育研究[J].邯郸学院学报,2020,30(01):112-119.
  [4]周晓春.城中村语言景观建设风貌三位透视与思考[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8(2):9.
  作者简介
  张琛睿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英汉汉英翻译
  张 楠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在读本科生
  陈一凡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在读本科生
  杨智先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在读本科生
  赵雅静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在读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