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2版
余德春:藏寨里最贴心的“格桑花”
    余德春和他的劳务队员

    滑坡治理

况也没人搭理,但她硬着头皮往前闯,因为不能让焦急等待的队员们希望落空。找到活儿,队员们也舍得使出劲儿认真干好,服务队的生意日渐红火,每人年均增收近万元。
  为提升服务质量,余德春曾多次前往成都等地的大型家政公司自费学习,学成后再和大家反复练习,摸索标准做法,就这样,水子乡家政服务队渐渐成为家政行业的一张名片。
  余德春的无私付出,赢得村民的信任和拥戴。2004年,她当选村委会主任。 
  第一个女承包商
  余德春继续为村民致富寻找出路,她敏锐地把目光盯向市政建设,做起了全县第一个女承包商。
  2004年,丹巴县后山附近发生滑坡,直接威胁整个县城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紧急关头,余德春将村里有劳动能力的100余位村民组织起来,参与抢险救灾。滑坡情况得到缓解后,丹巴县后山急需治理,余德春考虑到村上劳动力充足,水子一村距丹巴县后山较近,便主动协商,承包下了后山滑坡治理建设项目。
  那些日子里,她和劳务队员一起背水泥、扛沙袋、搬砖块、成天忙得一身泥……一年过去,劳务队户均增收1.78万元。
  2006年,在丹巴县滨河路建设工程中,余德春又带领劳务队承包了部分工程,那一年每户村民增收2.8万元。2014年丹巴县旧城改造中,她再次带领劳务队进城务工,使每户村民增收2.3万元。
  因为有了稳定的收入,村寨的面貌焕然一新,原本低矮的房屋被一座座白色的藏式楼房取代,昔日的穷村一举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寨。
  这期间,余德春和水子一村都有了喜人的收获。
  2007年,余德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014年,余德春被甘孜州委授予“与党同心与民贴心”优秀共产党员;2015年,又被国务院农民工领导小组授予“全国优秀农民工”。
  2015年,水子一村率先退出了贫困村的行列。
  如今,水子一村的建筑施工队、排危队已经是专业的施工队伍,在当地小有名气。据了解,最高峰时,300多人的村子,有100多人在外务工。余德春常说:“我作为一名村主任,是群众的当家人,自己就有责任管好这个家,让群众放心。” 
  还是家门口产业最放心
  2019年1月25日,余德春在朋友引荐下,来到成都市成华区保和街道和美社区,她笑称自己是来拉业务的。她想把水子一村山上鲜美的蘑菇木耳和山下新鲜的绿色蔬菜瓜果直接送到城里人的餐桌上。
  结果让她不虚此行:保和街道决定在和美社区拿出固定区域,帮助销售村里的鲜果蔬菜和山货。余德春高兴地连说“这一趟来得真是太值了!”
  这样的“拉业务”,余德春如今已驾轻就熟,这是她多年执着“闯”的结果。她说:“不闯哪会有发展空间?只有踏踏实实去做,才有机会。”
  余德春认为,家政、务工只是一方面,推动村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才是“造血”。在她看来,家政、务工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村民们不能总吃“青春饭”,必须有自己的长期产业,而在家门口赚钱才是长久之道。
  水子一村土地贫瘠,余德春先后引进了多种经济作物,都收效甚微。她没有放弃,随着脱贫攻坚的扶持项目一项项开展,她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经过四处走访,深入调研,她终于在康定发现了适合山区种植的羊肚菌产业。
  在试种前,许多村民对此半信半疑,谁也不愿率先尝试。“到底是亏还是赚,不试的话肯定不知道。”余德春说。2014年,她在自家的承包地里种植了一亩羊肚菌,不懂技术,就找种植大户学习;没有良种,就想法联系州农科院寻求支持。为了快速掌握种植知识,自菌种播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