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9版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文明交流互鉴共存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正确选择 ◎丁锐中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句话出自《中庸》,其意思是自然界万物同时生育生长而不相互妨碍加害,且依照各自的法则而不相互冲突。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引用这句经典名言,比如2017年12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以及2018年5月4日在纪念马克思诞辰二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提到这句话,是以全球视野来诠释传统经典文化的深层底蕴和时代价值,展现现代中国的开放胸襟和治理理念,从而彰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魅力。
  人类文明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包容万象,离不开求同存异,离不开交流互鉴。世界上有80多亿人生活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现着多彩多样的文明形态和生存方式。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各个民族国家才形成当下来之不易的文明样态。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在多个重大场合反复强调:“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应当说,习近平总书记科学地揭示了世界文明共同发展的规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真诚呼吁,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这种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共存的观点是中国共产党在汲取传统优秀经典文化的基础上,从历史发展中总结出来的客观规律,将有益于全人类的福祉。“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追求所在。“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时代阐释即为“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明末清初之际中欧两大文明之间的交流史对彼此双方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段交流史正是在超越不同、超越隔阂的前提下和平而又深度地发生。传教士利玛窦与儒者徐光启合作翻译的《几何原本》把西方的数学知识输入中国,传教士邓玉涵与儒者王徵合作的《远西奇器图说》把西方的机械学知识输入中国。西方的科学知识为明清士人了解世界发展提供了动力和视域。与此同时,来华传教士也将中国经典翻译成拉丁文介绍到西方,如柏应理在巴黎刊印了《中国哲学家孔子》、白晋曾用拉丁文翻译《易经》等。东学西渐,中国文化在欧洲启蒙运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可见,和平而对等的文明交流只能有益于双方的发展。
  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冲突论是建立在偏见和自大的基础上,因为他们只看到自己文明的优越性,置其他世界文明于自己文明之下,没有看到其他文明的优秀之处。由文明冲突论主导下的交往政策,只能给世界人民带来灾难。恐怖主义的出现与文明冲突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克服文明冲突的法宝即为文明互鉴。世界各国人民共同拥有地球,天下一家相知相亲。只有尊重文明之间的差异性,互相借鉴彼此的发展经验,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幸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加强文明对话,倡导“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正是积极推进世界文明互鉴的深刻体现。丝绸之路所积淀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值得我们在“一带一路”中继续发扬光大。
  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世界上各种形式的文明都是劳动人民辛勤耕耘的成果。文明优越观等于是蔑视他种文明创造者的劳动结晶。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只有世界多种文明的同时绽放,地球人类才会到处是生机。两希文明、西方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等世界文明形态并不是独立存在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没有其他文明形态的借鉴和影响,任何一个文明形态都不会独立存在。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现如今,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人民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上个世纪百年发展中,两次世界大战使得世界人口大量减少,很多国家蒙受苦难。最终,世界人民协商成立了联合国,以国家间和平共存的方式解决全球治理中的问题。只有世界各国联合起来,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才可以共享和平。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明交流互鉴方面的重要论述,为构建和睦相处、合作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指明了方向。中国人民在历史进程中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更加明显。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始终彰显担当,发挥和平引领作用,自觉承担国际责任,积极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宁。中国的新发展也将给世界带来新机遇,为世界人类文明共存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者简介
  丁锐中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