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32版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广西民办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思考

  2、民办高等教育在贴近市场、治理高效、机制灵活等方面的天生属性使其在服务地方经济方面更具优势
  首先,市场机制在民办高校资源配置中发挥着显著作用。民办高校主要依赖市场配置资源,政府财政投入比例极低,学生学费是其主要经费来源,招生数量直接决定民办高校的办学经费额度。因此,民办高校较为注重投入产出比,在办学定位、生源结构、教师待遇、内部治理结构等方面尤其注重效率,讲求成本。同时,市场机制也促使民办高校具备较强的市场敏锐力和适应力,能在危机感的驱使下不断提高竞争力。其次,民办高校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灵活高效的治理效率,也能使其及时瞄准最新的人力资本需求,加快调整招生规模和学科专业布局,为社会经济源源不断地提供技能型人才,助力经济社会发展。2020年广西的向海经济生产总值3300亿元,经略海洋已经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与此同时,广西海洋类人才的需求高涨,仅仅依靠外来人才输入是远远不够也不现实的,如何将人才本土化,这就给了服务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为主的民办高校提出了时代课题。最后,早在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家便强调要以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明确了我国高等教育结构改革的基本方向,在这一指导思想下,广西各类民办高校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加快广西高校突破体制机制障碍的步伐,推动广西高等教育治理结构活力化发展的作用。 
  广西民办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策略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我国将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构建支撑技能社会建设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构建开放多元的高等教育体系、完善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提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法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举办民办教育,保障民办学校依法办学、自主管理,鼓励、引导民办学校提高质量、办出特色,满足多样化教育需求。”因此,民办高等教育要在开放多元的高等教育体系中抓质量、办特色,在地方经济发展新格局中抓创新、办精准(即精准服务地方经济,精准服务不同类型学生),方为生存之道。
  (一)关键词一:专业设置
  1、明确自身定位,提高专业设置的针对性
  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指向,重点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相关行业需求的人才,这既是地方民办高校时代使命的担当,也是地方民办高校发展转型过程中形成有利于地方经济建设与民办高校自身发展的双赢选择。就广西民办高校来讲,其人才培养、专业设置要与区域经济带、产业链的布局紧密结合,聚焦东盟经济圈、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等,聚焦机械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汽车、生物医药、绿色化工新材料、数字经济、现代农业、大健康、文旅体育等产业链,[7]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并及时进行专业结构调整,对与办学定位和学校发展理念存在较大差异的专业进行适度裁撤,侧重培育地方经济带建设急需的应用型专业。同时,可以根据本校实际和自身优势,构建优势专业群,逐步提升相关专业的质量、强化相关专业的特色,进而努力培育和形成特色专业品牌,在区域发展中发挥战略支撑作用,不断提升人才培养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和贡献度。
  2、紧贴地方需求,把握专业设置的特色性
  开设具有特色的专业,不仅有利于提高院校的竞争力,还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学生就业,扩大民办高校的影响力。
  一是“向外看”。民办高校要主动对接国家和自治区重大战略需求,重点对准广西创新发展九张名片,聚焦广西“14+10”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民族文化产业等领域,结合市场对用人专业的要求和需要来进行专业结构的调整。二是“向内看”。了解区内其他高校专业开设情况及本校自身优势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主动作为,积极优化学科专业、设置紧缺空白专业,增强学科专业和产业结构的对接度,不求“大”求“快”而是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