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1版
试论河西走廊张掖文化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结 语
  千年丝路,八声甘州。张掖既有厚重的历史积淀,又有多元多彩的文化形态。处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长河,和河西走廊文化生态、民族生态、信仰生态、语言生态、知识生态和自然、人文、社会、历史、文化、思想、智慧、伦理、美德生态体系大背景中,张掖文化担负起了“处女地”“试验田”“复兴地”“创新区”“演习所”“百花园”的文化使命。立身“一带一路”甘肃黄金段、西部大开发最前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第一线,张掖迫切需要挖掘其历史、文化资源的多重价值,迫切需要来自历史深处的中华文化、中华文明、中国智慧、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风格的滋养。以多元融合的独特文化气质和开放包容的文化心态,做大做强张掖文化品牌,使张掖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走向未来。以张掖文化软实力驱动张掖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重塑丝绸之路国际“交市”辉煌,这是当前和今后一段历史时期内的一项战略性任务。
  参考文献
  [1][2]班固编撰.颜师古注.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1613+1644-1645.
  [3][39][41][48]钟赓起著.张志纯等校点.甘州府志[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91+107+394+119.
  [4]水涛.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论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43.
  [5]李璠.李敬仪.卢晔.白品.程华芳.甘肃省民乐县东灰山新石器遗址古农业遗存新发现[J].农业考古,1989,(01):57-62.
  [6]王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揭示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N].人民日报,2022-07-04(09).
  [7]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0:150-151.
  [8]王国维.观堂集林[M].北京:中华书局,2010.
  [9][30][38][40][42][43][44]钟赓起著.张志纯.郭兴圣.何成才校注.甘州府志校注[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7:2+675+206+566+582+209+224.
  [10][16][20]高荣.河西通史[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1:54+563+574.
  [11]葛剑雄.黄河与中华文明[M].北京:中华书局,2020:134.
  [12]翦伯赞.秦汉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51.
  [13]范晔撰.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797.
  [14]蒋福亚.魏晋之际河西走廊经济主体的演变[J].许昌学院学报,2003(04):46.
  [15][18][36][37][45]任积泉.王国华.品读张掖文化[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12:314+30+73+329+42.
  [17][22]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22+78.
  [19]河西走廊摄制组编.河西走廊[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15:111.
  [21]史苇湘.敦煌历史与莫高窟艺术研究[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686.
  [23]施光明.五凉政权“崇尚文教”及其影响述论[J].兰州学刊,1985(06):65.
  [24]王其英.武威金石录[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41-42.
  [25]王重民.莫高窟记[J].历史研究,1954(02):139.
  [26][27][28]司马光.资治通鉴[M].长沙:岳麓书社,1994:348+353+353.
  [29]王世超.焉支文化体系构建初探[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0):33.
  [31][33][34]游国恩,王起,萧涤非,季镇淮,费振刚主编.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270+272+242.
  [32]岑仲勉.隋唐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0:223.
  [35]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43.
  [46]冯锦文.中国宝卷生态化保护与传承交流研讨会论文集[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14:165.
  [47]高季良纂.张志纯等校点.创修临泽县志[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1:463-464.
  [49]王博,何问.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引领下·红色足迹篇/甘肃高台:传承红色基因续写绿色篇章[EB/OL].搜狐网.https://www.sohu.com/a/460580061_121062169.2022-12-04.
  [50][51]张晓松,朱基钗,杜尚泽,岳小乔.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甘肃考察纪实[N].人民日报,2019-08-24(01).
  作者简介
  龙作联 中共山丹县委党校副校长、教授,研究方向为党史党建、地方历史文化、县域经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