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0版
国铁企业基层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析论
建设、丰富、提升和强化。一些同志在思想认识上,还没有明晰于企业业务体系的建设上,企业党建工作和业务体系融合要实现对党建体系和业务活动的互相渗透和彼此交融,实现动态平衡,做到深度融合。
  (二)融合过程缺乏创新,“融”却不“深”
  1、融合过程创新性不足
  国铁企业基层党支部工作涉及的知识体系庞杂,界面很广,内容众多。因此在实际具体工作中,一些党员干部没有立足党建的实情,从各个维度、多个方面寻求党建和业务之间的平衡和“渗透”,比如,一些地方党建工作和业务体系的融合较生硬,力量“苍白”,思想较保守,观念亦落后,工作模式较为陈旧,尤其是在制度机制创新上,没有好的方式方法和有力举措,没有沉淀自身经验,也没有借鉴好其他地方的鲜活经验。
  2、“融”却不“深”
  目前,国铁企业基层的一些党支部虽然也对党建与业务工作的融合给予了思想重视,并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比如,组织了党建党史党务知识大学习,建立了“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红旗示范岗”“红旗责任区”“团员示范岗”“团旗风采岗”“青年突击队”“团员责任区”等,但是,毋庸置疑,囿于整个“融”的制度机制、方式方法没有建立健全或不够科学,从而导致上述好点子、好抓手等“锦囊”无法常态化长效化地运转、奏效。又如,国铁企业基层的一些党支部,现今尚没有完善考核奖惩的制度机制和方式方法,尚没有完善评估指导的制度机制和方式方法,难以真正将有关“愿景”做好、做深、做细。
  (三)工作模式较落后
  结合当前国铁企业基层的一些党建工作的“实然”现状,我们发现,由于一些基层党支部的党建工作模式(由于理念落后导致的方式方法落后等)比较陈旧,尚未形成、健全比较完善科学的工作体系和制度机制,并且也未打造或重构出一套健全高效的监督管理制度体系,因而致使一些地方党组织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比较低下,职工群众的认可度和满意度都较低。还有少数党支部的党务干部在开展党建工作时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高,个别人由于不下功夫学习,导致党史党建党务知识知之甚少,一遇问题、挑战总是爱绕道、推卸,习惯于躲避。
  (四)“虚”“浮”而不“实”“沉”
  1、“虚”而不实
  少数人认为党建工作是“务虚”“抽象”而非“具象”,“常态化”的、司空见惯的是理论研讨、政治学习、知识“填鸭”,皆为思想政治维度的,周周做、经常干,太多了要“误工作”“耗精力”“费时间”。这是典型的“党建误工论”“党建伤神论”“党建耗时论”。有的基层党组织、一些党支部一提干党建工作,做起来就是,“外观”一片红火、“如火如荼”,但本质就是“为党建而党建”,“实然”就是“为台账而台账”,为了摄像、拍照而“留痕”,仅仅将党建工作视为一项“虚幻”“形而上”的政治任务。
  2、“浮”而不沉
  首先,基层一线受众层面的“浮”。部分党员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没有真正地把普通党员和职工群众的激情、热情很好保护并充分调动“激活”,各项党建实务更多停留在党委、党总支、党支部的党委委员、总支委员和支部委员等党务干部那里,“下沉地面”不够。比如,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在某集团公司的一次巡察时发现,一先进党支部“总结”的支部工作法、“党业交融八规定”,被选入上级党组织的支部工作法“样板”和“党业交融妙法”,但是巡察组人员通过个别访谈和点名谈心时发现,绝大部分普通党员(含部分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等)根本不了解所在支部工作法内容和“党业交融八规定”。其次,基层一线少数支部工作层面的“浮”。
  国铁企业基层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的实现机制
  (一)思想引领:为“双向互融”凝聚思想共识
  国铁企业基层党组织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含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团员等)扎实、持续、深入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正解决好理想信念层面这个“总开关”的旨趣问题,将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双向互融”,确保国铁企业基层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地进行。具体而言,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坚持以“领”为范,实现“头雁效应”。党员领导干部须恪守“向我看齐”标则,团结带领每一位同志矢志努力,跟着学、照着做、勇向前,高度重视党建,扎实做好业务。其次,“高扬”政治思想教育针对性、契合性、适用性、穿透性和持久性,把解决国铁企业生产经营的具体实际问题与党员政治思想教育各项工作有力对接、有效结合、高效贯通。再次,围绕运输生产、经营创收,聚焦改革发展,政治理论学习形式多样化,载体丰富化,力求实效,精准施教。
  (二)目标设置,“两融合”“两统一”
  对于国铁企业基层而言,目标设置“两融合”“两统一”非常重要。首先,党建和业务的设置目标“两融合”。一是明确具体的工作目标、任务指向,支部维度可尝试用党组织会议像总支委会、支委会、党员大会为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