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0版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文化发展的机遇及实践路径
同时,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传统手工艺品销量减少,面对生活的压力,传统艺人只能放弃技艺。技艺的传承出现断层,甚至有些民间手艺已经消失殆亡。因此,现代化的生产模式对乡村文化的传承提出了考验,部分乡村文化在社会进展中被淘汰甚至消失。
  (二)乡村文化建设的现实难题
  目前乡村文化最大的困境是文化主体实践的严重缺失。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进,乡村劳动力在利益和工作体能转型的驱使下,纷纷转移来到城市。这一转化过程,壮大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的繁荣又进一步增强了对乡村劳动力的吸引。这样的虹吸效应,造成了农村人口空心化、结构老龄化。导致乡村文化传承与创造的动力和能力严重不足。传统的文化正在被市场经济自利性的理性思维替代,致使乡村文化生活贫乏,乡村文化找不到活动开展场所。尽管留守的村民对乡村文化仍有需求,但因为年龄偏大、能力不足、生活所迫,很难延续乡村文化实践。在大量人口流失与乡村公共生活退场的环境下,乡村文化建设陷入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困境。
  (三)乡村文化生态文明转型的机遇
  现在的农民由于受乡村经济发展多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的影响,文化态度和价值共识发生了改变。当下,乡村振兴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适应新时期发展需要的乡村文化价值体系尚未构建起来。文明转型、乡土气息回归都给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了机遇。因此以乡村文化为基础建设生态文明,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乡村文化也将随着乡村社会的繁荣发展而再度兴起,乡村振兴也会随着乡村文化的繁荣而实现。
  推进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青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加强农产品的多样化供给;拓展文旅发展空间,坚持文化引领乡村治理。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文化公共服务建设,以繁荣乡村文化促进乡村振兴。
  (一)以乡村文化为引领推进乡村各项文化事业发展
  青州以农、林、旅游业为生产生活基础,针对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思想实际,1、要找准工作载体,培育新型农民、良好乡风,加强乡风民俗宣传,弘扬乡村优秀民俗文化风尚。注重乡村文化品牌建设,加强品牌引领作用。比如青州侯王村推行“以孝治村”,以“孝文化”打响了乡村旅游产业兴村,在全国引起广泛影响。2、要搭建有效的产业平台,让更多有才华有技能的人施展自身才华、发挥自身优势,鼓励农民借助农民画的特色创作、积极打造文化品牌,创建“农民画”队伍。3、要以典型村镇为学习典型,加强文化信息宣传报道工作,依托优秀典型做头雁引领作用,充分将乡村文化融入到乡村农民的生产生活中,不断提高乡村文化建设的知名度。
  (二)强化乡村文化振兴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队伍建设是推动乡村文化发展的关键,要不断加强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为推动乡村文化建设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培养振兴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吸引青干人才返乡是关键。在这种迫切要求下,乡愁成为重要着力点。乡愁既是青年下乡的情感基础,也是连接城乡的情感纽带。乡愁承载的是农村青年关于家乡以及童年的儿时回忆,也寄托着城市青年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乡土文化回归,能带回乡村昔日的乡情、乡风、乡味,继而发展乡村旅游。当前,城市中等收入群体成为乡村旅游的消费主体,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开始转向乡村寻找新的生活方式。充分利用创业青年的情怀和理想,调动他们参与乡村振兴,为建设美丽乡村提供乡村文化建设的人才内生动力。
  (三)加大乡村文化遗产的开发保护
  青州市历史文化厚重,历史遗迹、民间传说层出不穷。比如散落在民间的根雕艺术、山果酒酿技艺等,这些文化遗产都可经过搜集整理、有机整合、全面开发以传承工匠技艺。在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同时,能够赋活文化内涵、建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根雕与工艺礼品产业与商贸集聚基地,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当地还可以成立专业的山果种植加工合作社,更好地为当地果农提供技术指导;发动广大农民参与合作社,培养更多的山果酒酿制技艺传承人,进一步扩大受益群体,更好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推进当地乡村振兴。
  结 语
  乡村文化对精神有着重要的引领、塑造与推动作用,它是乡村底蕴的来源和乡村形象的支撑,它为乡村创造了无穷吸引力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乡村文化的发展繁荣,将带来乡村文化软实力的增长,也必将促进农村农业的健康高质量发展。对于推进乡村振兴来说,复兴乡村文化是极其重要的方面。实现物质领域的发展必须要以文化作为支撑,文化是物质的内涵,并为物质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对文化的沉淀与积累。而对于乡村本身而言,文化的发展不仅是对生活品质的提升,更是一种独特的精神文明符号。
  参考文献
  [1]蔡秀玲,陈贵珍.乡村振兴与城镇化进程中城乡要素双向配置[J].社会科学研究,2018(6).
  [2]郭素芳.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框架下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与保障机制[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8(3).
  [3]郑风田,杨慧莲.村庄异质性与差异化乡村振兴需求[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1).
  [4]贺雪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问题[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
  [5]费孝通.中国城乡发展的道路——我一生的研究课题[J].中国社会科学,1993(1).
  [6]徐勇.“分”与“合”:质性研究视角下农村区域性村庄分类[J].山东社会科学,2016(7).
  [7]贺雪峰,仝志辉.论村庄社会关联——兼论村庄秩序的社会基础[J].中国社会科学,2002(3).
  [8]罗兴佐.农民行动单位与村庄类型[J].中国农村观察,2006(3).
  作者简介
  郑会玲 中共潍坊市委党校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