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蓝田走出来的陕菜名厨
年逾七旬时,张兴寿被聘为解放路饺子馆技术顾问,组成了饺子宴研究组。在查阅历史宫廷食谱,收集民间口碑资料之后,研究组于1984年创制了集中国古今饺子之大成、108种不同馅料、风味、形状的饺子宴,分为“百花宴”“牡丹宴”“龙凤宴”等六个档次,造型生动,栩栩如生,具有花色新、口味鲜、造型美、鲜得有趣、营养丰富的特点,主要味道有鲜、咸、酸、甜、辣、怪、麻七种,被誉为“神州一绝”。饺子宴的推出被喻为中国面食史上的一次革命,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的宋任穷品尝后,称其为“饺子王”。一位美食家品尝后即兴赋诗赞道:“一餐饺子宴,尝尽天下鲜。美味甲寰宇,胜似做神仙。”
1986年12月,张兴寿又制做出30多种各具特色的山珍饺子宴,对外营业后,客堂座无虚席。
1987年,张兴寿应日本东京西武百货公司邀请,带领他的徒弟赴日本参加了“大中国展”,并进行了饺子宴技术表演。一时间,东京出现了“中国饺子热”,富士电视台转播了饺子宴操作表演实况,西武公司还散发了大量的彩色图片。张兴寿等在日本表演了六天,有32个国家的宾客和台湾同胞争相品尝,有的人还从大阪、京都等地专程赴东京品尝饺子宴。
张兴寿为继承和发扬祖国饮食文化遗产,和饺子馆的职工不断研究、改进、完善、提高饺子宴的同时,还把自己的烹饪知识、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中青年职工,为饺子馆带出了众多的烹饪高手。
张栋宽与陕西风味小吃宴
张栋宽生于1940年,特一级中式面点师。1956年8月于西安市东关合作六食堂开始从厨,先后到国营二食堂、西安饭庄主厨中式面点,曾任西安饭庄一楼厨师长。1986年,张栋宽主持研制出了陕西风味小吃宴,使小吃登上了大雅之堂,融小吃、菜肴于一体,用料讲究,营养合理,口味各异,成为西安人接待外地来客的首选。
西安饭庄的陕西风味小吃及点心多达二三百种,其中泡泡油糕、细沙炒八宝等十个品种获国家“金鼎奖”;泡泡油糕、金线油塔、千层油酥饼、黄桂柿子饼、枣肉沫糊等30多种小吃荣获“中华名小吃”称号。小吃制作技艺被列为省级非遗项目。
陕菜代有新人出
纪录片《千年陕菜》一下子将人们对陕菜的热情调动了起来。
大唐博相府文化艺术酒店行政总厨韩永乾,1977年出生于蓝田。初中毕业后,他到蓝田县烹饪技校学习了三个月的烹饪理论知识,便进入餐饮界摸爬滚打。
1995年年底,韩永乾只身一人来到北京,在一家食堂包包子、包饺子、做点心,每天从天未亮就开始干活直到深夜。
1996年6月,韩永乾回到西安,在良友餐厅从刀工练起,从切配到凉菜再到炒菜,独当一面。2000年在南方大酒店担任凉菜主管,在酒店厨师长范亚楼的指导下,学会了很多酱料的烹饪技法,包括烤鸭、酱鸭料,直到如今还经常会用到。当时酒店售卖的菜品繁多,市场上有需求的川菜、粤菜、湘菜都有售卖。面对每一次选择,韩永乾都咬牙坚持做下去。
2009年,韩永乾加入大唐博相府,开始正式接触陕西官府菜,并成为官府菜第四代传人之一。《陕西官府菜》一书中的125道菜品,都由他和同事亲力亲为,不仅体验到了陕菜中烹饪技法的精细,更得知了陕菜还有那么多的文化内涵。随后,又参与了中国陕菜文化系列丛书《中国陕菜·翟耀民典藏陕菜》和《中国陕菜·养生陕菜》中的菜品制作。
大唐博相府酒店有着浓厚的学习氛围,既有陕菜研究院为厨师开设的陕菜培训课程,又有省烹协等部门组织的各类大赛等锻炼机遇。在唐博工作的这些年,韩永乾的进步和提升是最大的。
陕西官府菜的特点在于“淡烂”二字,与民间小吃给大家留下的印象迥然有别。以名菜“五侯鲭”为例,此菜源自西汉,是将贵族之家的珍
1986年12月,张兴寿又制做出30多种各具特色的山珍饺子宴,对外营业后,客堂座无虚席。
1987年,张兴寿应日本东京西武百货公司邀请,带领他的徒弟赴日本参加了“大中国展”,并进行了饺子宴技术表演。一时间,东京出现了“中国饺子热”,富士电视台转播了饺子宴操作表演实况,西武公司还散发了大量的彩色图片。张兴寿等在日本表演了六天,有32个国家的宾客和台湾同胞争相品尝,有的人还从大阪、京都等地专程赴东京品尝饺子宴。
张兴寿为继承和发扬祖国饮食文化遗产,和饺子馆的职工不断研究、改进、完善、提高饺子宴的同时,还把自己的烹饪知识、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中青年职工,为饺子馆带出了众多的烹饪高手。
张栋宽与陕西风味小吃宴
张栋宽生于1940年,特一级中式面点师。1956年8月于西安市东关合作六食堂开始从厨,先后到国营二食堂、西安饭庄主厨中式面点,曾任西安饭庄一楼厨师长。1986年,张栋宽主持研制出了陕西风味小吃宴,使小吃登上了大雅之堂,融小吃、菜肴于一体,用料讲究,营养合理,口味各异,成为西安人接待外地来客的首选。
西安饭庄的陕西风味小吃及点心多达二三百种,其中泡泡油糕、细沙炒八宝等十个品种获国家“金鼎奖”;泡泡油糕、金线油塔、千层油酥饼、黄桂柿子饼、枣肉沫糊等30多种小吃荣获“中华名小吃”称号。小吃制作技艺被列为省级非遗项目。
陕菜代有新人出
纪录片《千年陕菜》一下子将人们对陕菜的热情调动了起来。
大唐博相府文化艺术酒店行政总厨韩永乾,1977年出生于蓝田。初中毕业后,他到蓝田县烹饪技校学习了三个月的烹饪理论知识,便进入餐饮界摸爬滚打。
1995年年底,韩永乾只身一人来到北京,在一家食堂包包子、包饺子、做点心,每天从天未亮就开始干活直到深夜。
1996年6月,韩永乾回到西安,在良友餐厅从刀工练起,从切配到凉菜再到炒菜,独当一面。2000年在南方大酒店担任凉菜主管,在酒店厨师长范亚楼的指导下,学会了很多酱料的烹饪技法,包括烤鸭、酱鸭料,直到如今还经常会用到。当时酒店售卖的菜品繁多,市场上有需求的川菜、粤菜、湘菜都有售卖。面对每一次选择,韩永乾都咬牙坚持做下去。
2009年,韩永乾加入大唐博相府,开始正式接触陕西官府菜,并成为官府菜第四代传人之一。《陕西官府菜》一书中的125道菜品,都由他和同事亲力亲为,不仅体验到了陕菜中烹饪技法的精细,更得知了陕菜还有那么多的文化内涵。随后,又参与了中国陕菜文化系列丛书《中国陕菜·翟耀民典藏陕菜》和《中国陕菜·养生陕菜》中的菜品制作。
大唐博相府酒店有着浓厚的学习氛围,既有陕菜研究院为厨师开设的陕菜培训课程,又有省烹协等部门组织的各类大赛等锻炼机遇。在唐博工作的这些年,韩永乾的进步和提升是最大的。
陕西官府菜的特点在于“淡烂”二字,与民间小吃给大家留下的印象迥然有别。以名菜“五侯鲭”为例,此菜源自西汉,是将贵族之家的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