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57版
刘晓钟:让陕菜闪亮全球
      刘晓钟组织编写的《陕菜品牌创新工程系列丛书》第一部《中国陕菜·官府菜》

  1972年,陕西省饮食服务公司和西安市饮食公司联手编印了《切配与烹调技术》,用作引领和指导全省餐饮行业的厨师烹饪业务技术培训。薄薄的37页,连标点符号在内也就二万来字,其内容却涵盖了刀功,刀法,分档取料,配菜配色,火候,调味,上浆挂糊,吊汤过油等烹调技术的全过程。同年,由陕西副食服务公司和西安市饮食公司联合编写了一套《陕西菜谱》(非正式出版物),包括“地方传统菜”“引进外地名菜”“面点小吃”以及“酱菜(卤味)”四册。“地方传统菜”收入191个菜品,基本上都是那个年代西安餐饮市场上大小饭店餐馆经营的热卖菜品。菜谱中肘子菜有八款,以猪肚为原料的菜品有十款,充分展示了陕菜厨师能够“一料多烹、一料多味”的烹饪智慧和烹调技艺。这在全国30多个地域菜系中也是绝无仅有的。
  陕菜的食材半径大,这与西安有着一千多年的建都史密切相关,皇帝、大臣、高官在这儿,要吃海鲜,西安又不临海,海产品都是干货,所以,陕菜厨师做干货海鲜的技术全国第一。
  陕菜的仪式感很强,深受皇家宫廷礼仪余绪的影响。无论是政府商务宴请、政务宴请,还是普通人家里过事请客,吃饭前都会先上茶点。茶点的丰富度各有不同,但茶点仪式是一定要有的。随后是酒席,上喝酒吃的凉菜。一道汤之后,才上热菜,热菜后是面点小吃。外地人知道陕西小吃多,其实小吃是建立在大菜基础上的。
  官府菜构成了陕菜的文化基因。如果拿着对八大菜系的理解要求官府菜的话,会发现无法用一句话把陕菜概括出来,或无法用一个口味来概括。就像王子辉老师表述的那样,陕菜是“大俗大雅,大度大气”。改革开放后,随着餐饮市场的多元化,人们吃着吃着,把陕菜给吃没了,大家对陕菜的认知也模糊起来。
  陕菜的技术含量和工艺方面,八大菜系里只有淮扬菜能与之抗衡,但陕菜缺的是名分,自己都说不清楚,怎么能指望别人给说清楚?针对陕菜没有话语权的局面,刘晓钟着手组织出版陕菜的系列丛书,对陕菜进行了从实践到理论的梳理,夯实了陕菜的理论框架。
  2011年6月,为了改变普遍存在的陕西无菜的误区和盲区,刘晓钟开始组织编撰出版振兴陕菜文化系列丛书。从第一部《中国陕菜·官府菜》开始,连续推出了《中国陕菜·长安食话》《中国陕菜·尚食明德》《中国陕菜·陕西饮食文化谈薮》《中国陕菜·三秦饮食文化刍议》《中国陕菜·翟耀民典藏陕菜》《中国陕菜·烹饪技艺大全》等十六部书。
  从2011年起,刘晓钟连续组织召开了十二届陕菜文化研讨会,以助力振兴陕菜战略。
  首届研讨会的主题是“弘扬陕菜文化暨陕西官府宴研讨会”,这场研讨会让在当时稍显陌生的陕菜进入到餐饮业、媒体与公众的视野中。与会专家、学者谈的最多的是陕菜的历史与技艺、陕菜的辉煌与文化,但解决不了陕菜在市场没有地位的尴尬局面。也是在这次会上,提出了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让陕菜回归大众视野。
  2011年到2013年,连续三届研讨会的目标指向一个问题——陕菜究竟有没有?如果有在哪里?答案明确后,陕菜振兴路径也变得清晰明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