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之眼,看见自然
各据一方(摄影丨胡善斌)
学员,进一步提升他们的作品制作能力,从而提升他拍摄的成就感(这个部分可以满足个人和组织对于环境问题的独立表达)。
第三个阶段,基于制作好的作品,通过组织在地和外部的放映会颁发奖项建立学员的荣誉感,并通过观众的交流互动和支持机构的激发,让学员产生行动意识(这个部分可以满足个人和组织对于环境问题解决的传播能力建设)。
第四个阶段,基于学员的行动意识和意愿,链接外部支持资源,支持学员发起解决环境问题的探索行动,并把影像应用到行动当中(这个部分适合与更多机构合作支持联合发起支持型行动)。
第五个阶段,基于成长起来的学员或基层组织,推动他们加入网络,并持续利用影像让他们成为某个议题内的推动者或理念倡导者(这个部分适合需要对外公共传播的个人和组织)。
在这个基础上,设计了一套巡护员生态影像培训机制。巡护员通过这五个阶段的个人与组织变革路径,依托培训、实践及社区互动的机制,实现“巡护员拿起摄像机,记录滇金丝猴,看见社区看见自然”的目的。这是一种打破传统主流媒体的上帝视角的记录方式,巡护员生态影像培训机制本质上是一种“参与式影像”的社区互动模式,这种“社造”的理念对于推进“互为主体”、影像生产民主化与民众参与写史具有积极意义。②巡护员拿到摄像机后,接受专业技能培训,从生活经验之内寻找主题,形成照片的、视频的素材乃至纪录片的作品,再到各个城市公开展映。值得一提的是,放映这一行为对创作者来说本身就是一种认可。无论是在实践或是展映过程中,对巡护员来说都能找到一个可以归属的趣缘群体,突破不同的生活圈实现互动并在此过程中实现身份建构及认同。③这种认同激励着他们完成下一个作品或社区行动,激发自己的能动性与创造力,在完成影像之外他们还能成为社区行动者,久而久之获得自己关于生命和事业的思考。这个过程可以视作从兴趣、成就、荣誉、责任到使命递进的五个层次,随着使命的深化,能实现的人也越来越少。
网络中巡护员所在的区域也是云南滇西北三江并流区域,④200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这里是生物多样性的绿洲,也是民族文化的渊薮。这里被誉为欧亚大陆的“世界生物基因库”,孕育了彝族、普米族、纳西族、怒族、独龙族、藏族等至少16个少数民族,而这些少数民族的对自然生灵的敬畏又保护了三江并流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三江并流保护区在中国环境保护史中的关键地位不喻而明,在这个地区的巡护员透过镜头所能看到的不只是滇金丝猴,还有草木鱼虫以及人类与自然相处的故事。镜头是一种视角,不仅是呈现还要尝试去挖掘,这万千大山中的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赖生共存的渊源。同时,这也是中国乡村影像实践的起源地。
巡护员以影像之名,怀揣着保护滇金丝猴的信念,荟萃一堂形成了生态影像保护网络。他们每个人都对滇金丝猴有不一样的印象,关于他们的“童年伙伴”,关于上山的痕迹和雪山的每一寸草木,关于民间组织的保护故事,还有他们自己的日常保护之路。他们曾遥望,也曾走近,对巡护员而言,这更像是一种天启般的预示,他们的世界自此离不开滇金丝猴。他们的故事谁也无法叙述,他们的视角谁都不能代表,也没有人能代替。
影像之后的自然保护行动
巡护员生态影像网络的建立在媒介、方式、主题以及主体的思考之上,为什么一定是影像?因为影像可以记录文化,可以教育社区,还可以探讨未来。为什么是巡护员?因为他们代表着自然保护领域的“我”的第一视角;为什么是“乡村之眼”?因为它有着对参与式影像与在地培训的丰富经验及深度思考。那影像之后,我们能为社区行动做什么呢?这是将生物、自然生境、人与社区作为整体的尝试,也是关于“影像何以成为方法”的深度探索。
“乡村之眼”对于“巡护员生态影像培训模式”的开发,实际是希望将多年应用于乡村影像领域的培训经验向自然保护领域进行深度拓展,希望能推动一个“影像助力生态保护”的长期公益影像行动计划,在三至五年时间内,帮助各个生态自然保护区实现用影像手段构
学员,进一步提升他们的作品制作能力,从而提升他拍摄的成就感(这个部分可以满足个人和组织对于环境问题的独立表达)。
第三个阶段,基于制作好的作品,通过组织在地和外部的放映会颁发奖项建立学员的荣誉感,并通过观众的交流互动和支持机构的激发,让学员产生行动意识(这个部分可以满足个人和组织对于环境问题解决的传播能力建设)。
第四个阶段,基于学员的行动意识和意愿,链接外部支持资源,支持学员发起解决环境问题的探索行动,并把影像应用到行动当中(这个部分适合与更多机构合作支持联合发起支持型行动)。
第五个阶段,基于成长起来的学员或基层组织,推动他们加入网络,并持续利用影像让他们成为某个议题内的推动者或理念倡导者(这个部分适合需要对外公共传播的个人和组织)。
在这个基础上,设计了一套巡护员生态影像培训机制。巡护员通过这五个阶段的个人与组织变革路径,依托培训、实践及社区互动的机制,实现“巡护员拿起摄像机,记录滇金丝猴,看见社区看见自然”的目的。这是一种打破传统主流媒体的上帝视角的记录方式,巡护员生态影像培训机制本质上是一种“参与式影像”的社区互动模式,这种“社造”的理念对于推进“互为主体”、影像生产民主化与民众参与写史具有积极意义。②巡护员拿到摄像机后,接受专业技能培训,从生活经验之内寻找主题,形成照片的、视频的素材乃至纪录片的作品,再到各个城市公开展映。值得一提的是,放映这一行为对创作者来说本身就是一种认可。无论是在实践或是展映过程中,对巡护员来说都能找到一个可以归属的趣缘群体,突破不同的生活圈实现互动并在此过程中实现身份建构及认同。③这种认同激励着他们完成下一个作品或社区行动,激发自己的能动性与创造力,在完成影像之外他们还能成为社区行动者,久而久之获得自己关于生命和事业的思考。这个过程可以视作从兴趣、成就、荣誉、责任到使命递进的五个层次,随着使命的深化,能实现的人也越来越少。
网络中巡护员所在的区域也是云南滇西北三江并流区域,④200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这里是生物多样性的绿洲,也是民族文化的渊薮。这里被誉为欧亚大陆的“世界生物基因库”,孕育了彝族、普米族、纳西族、怒族、独龙族、藏族等至少16个少数民族,而这些少数民族的对自然生灵的敬畏又保护了三江并流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三江并流保护区在中国环境保护史中的关键地位不喻而明,在这个地区的巡护员透过镜头所能看到的不只是滇金丝猴,还有草木鱼虫以及人类与自然相处的故事。镜头是一种视角,不仅是呈现还要尝试去挖掘,这万千大山中的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赖生共存的渊源。同时,这也是中国乡村影像实践的起源地。
巡护员以影像之名,怀揣着保护滇金丝猴的信念,荟萃一堂形成了生态影像保护网络。他们每个人都对滇金丝猴有不一样的印象,关于他们的“童年伙伴”,关于上山的痕迹和雪山的每一寸草木,关于民间组织的保护故事,还有他们自己的日常保护之路。他们曾遥望,也曾走近,对巡护员而言,这更像是一种天启般的预示,他们的世界自此离不开滇金丝猴。他们的故事谁也无法叙述,他们的视角谁都不能代表,也没有人能代替。
影像之后的自然保护行动
巡护员生态影像网络的建立在媒介、方式、主题以及主体的思考之上,为什么一定是影像?因为影像可以记录文化,可以教育社区,还可以探讨未来。为什么是巡护员?因为他们代表着自然保护领域的“我”的第一视角;为什么是“乡村之眼”?因为它有着对参与式影像与在地培训的丰富经验及深度思考。那影像之后,我们能为社区行动做什么呢?这是将生物、自然生境、人与社区作为整体的尝试,也是关于“影像何以成为方法”的深度探索。
“乡村之眼”对于“巡护员生态影像培训模式”的开发,实际是希望将多年应用于乡村影像领域的培训经验向自然保护领域进行深度拓展,希望能推动一个“影像助力生态保护”的长期公益影像行动计划,在三至五年时间内,帮助各个生态自然保护区实现用影像手段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