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5版
中国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屋、朱光故居、凤坪镇陈家大屋等,这些独具客家特色的文化遗产,因缺乏管理与保护,不仅环境污染严重、垃圾成堆,而且在古建筑物上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人为损坏。
  2、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乡民积极性不高
  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博白县人口众多,据2020年博白县第七次人口普查,全县人口约有192.53万,常住人口139.24万,其中城镇常住人口有60万,乡村常住人口有79多万,农村人口占全县常住人口的56.8%。[8]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人口逐渐流向城镇,乡村缺乏人才,乡民对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不高,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问题,对乡村文化建设极为不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青年群体对乡村文化建设缺乏兴趣。青年是祖国的希望,是民族的未来,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蓬勃力量。但在乡村振兴中,相较于农村,城市高质量的教育环境、发达的医疗体系、便利的交通,更能吸引青年群体,远离农村,到“北上广深”等大城市拼搏,一度成为了青年大学生首选的主要城市;中年群体对乡村文化建设认识不足。留守家中的中年群体,由于受到教育、知识、眼界的局限,对乡村振兴了解并不深入,而农民固有的狭隘性,使绝大多数人固步自封,不愿接受新生事物;老年群体对乡村文化建设有心无力。留守村庄的老人是中国乡土文化的守护者,是深扎于土地的灵魂,是村庄一代又一代的缩影,保护、守望和振兴乡村是他们的责任和使命,但由于两、三代人在年龄上的代沟,致使老年群体对乡村振兴有心却无能为力。
  3、社会环境: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不协调
  乡村文化建设的思想观念落后。客家人重视教育,以县城为中心向四周辐射,距离县城越近,教育环境、氛围越浓重。反之,在较为偏远的地区,教育水平明显下降。博白县管辖28个乡镇,其中远离县城的乡镇有大坝镇、龙潭镇、沙坡镇、双旺镇、那卜镇、大垌镇等,较近的有三滩镇、亚山镇。据统计,2020年全县共有小学306所,初中学校62所,普通高中16所,[9]大部分重点中学都聚集在县城,而较为偏远的那卜镇、大垌镇有且只有一所普通初中学校,大垌镇只有5所小学,分别为中心小学、石龙小学、风坪小学、金固小学、栗桂小学,占全县小学的1.6%;那卜镇只有4所小学,分别是六村小学、石茅村小学、双竹村小学、中心小学,占全县小学的1.3%。农村教育事业发展落后,农民的受教育水平和文化素养普遍不高,思想观念较为保守。
  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极其不平衡。博白县的文化产业、工业园多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城镇附近,如城东工业园、亚山林产业园、城南产业园均位于县城附近,而县边缘区,交通较为落后的乡镇和村屯,则很少开发产业园,或者经营惨淡、无人问津。如2019年大垌镇金固村的“岭南印象西游记景区”,总投入高达6300万元,[10]以建设农家乐、景区假山、瀑布以及各种雕像为主,一开始来此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但好景不长,因远离县城,交通不便,客流量逐渐减少。由此可见,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极其不平衡,城乡发展差距仍然较大。
  博白县客家乡村文化建设的路径及对策
  1、政府层面:统筹规划,做好扶持引导
  首先,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引领客家文化建设方向。地方政府是国家政策的执行者和引领者,博白县政府应加大对国家乡村文化振兴的政策宣传力度,围绕乡村文化振兴的具体内容,通过乡镇村委发放广播、报纸、宣传手册,政府人员定期挨村挨户向村民宣传国家政策主张等形式,以最接地气的方式进行全方位、立体式宣传。
  其次,党建引领招商引资,加快客家产业资金融合。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推动党建和招商引资业务实现深度融合,是招商引资的“根”和“魂”。县政府要加强组织建设,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党建促队建,锻造招商引资“主力军”,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提高招商引资和效率上狠下功夫,积极创新招商方式,建立党员领导带头招商、以商招商、商(协)会招商等多种模式,实实在在帮助农民协调解决问题,加快客家产业资金融合。
  最后,加强文化队伍建设,提高客家文化传承和保护意识。县政府要积极培养本土人才,以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一要活用本土人才,打造优质文艺队伍。各乡镇政府要积极组织客家文艺活动,培养客家文艺创作队伍,开展客家文化志愿服务活动,保证每个村屯至少有一支志愿者和文艺队伍,充分发挥文化人才的主观能动性,体现文化帮扶和服务效益,提高客家文化传承意识。二是健全乡镇文化基础设施,以文化促乡村振兴。通过建全文化站、村屯文化室、广场涂鸦、文化大礼堂等阵地建设,集中体现博白历史、客家文化、红色文化、乡风民俗,展现客家乡镇特色,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实现文旅有效融合。三是加强日常宣传和监督,提高对客家遗迹的保护意识。客家古建筑物遍布全县各处,随着社会的发展,村民对客家古建筑的保护意识相对较低,基层工作人员要加强对客家文化的宣传,提高村民对古建筑的关注,增强村民主动保护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