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28版
“互联网+”时代唐卡可视化保护传承研究
    热贡唐卡展览

卡背后的故事深层次内涵等。
  (二)视觉呈现丰富化
  “互联网+”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运用现代技术、使非遗数据得到完整、系统的整理,形成数据档案化、可视化、网络化等是非遗保护的重要手段,而唐卡资源信息数据系统丰富的视觉化有利于达到世界范围内唐卡资源共享以及便捷检索和访问的目的。国外对此已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如美国“美国记忆”工程,建立全国性虚拟图书馆的宗旨就是要“通过因特网提供免费、公开获取的书面与口头文字、音频记录、静态和动态影响、印刷品、地图、乐谱等记载美国印象(AmericanExperience)的各种资源。她是美国历史和创造性的数字记录……并成为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资源为公众服务”。[2]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也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化,形成了非遗众多数字化数据库,如贵重图书图像数据库,该库基于DUBLINCORE格式建立,视觉图像表现丰富,囊括了包括小图标、中分辨率和高分辨率图片,图片质量优良,配合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为大众提供了便捷、丰富的视觉阅读模式。随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技术的使用,国内学者主张利用可视化技术,将静态、固化的非遗档案所蕴含的非遗文化生动地、鲜活地展示出来,以便更好地为公众服务。[3]唐卡运用文字、录音、录像、多媒体、互联网技术等各种方式,对其资源采集整合,形成丰富数字可视化呈现,更多更好地展示我国丰富深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促进唐卡保护工作的全面宣传和普及。
  (三)传播形式多元化
  传统的唐卡由于主要集中在藏民族地区,以寺庙、家庭作坊等方式传承,其传播形式受到时间、空间、场所、人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呈区域性单一渠道传播现状。随着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发展新形态,唐卡与互联网数字技术有机结合,为唐卡准备了可持续性传播的新的生态环境。微博、博客、直播平台、短视频以及应用程序(APP)等新媒体的迅速蓬勃兴起,极大变革了唐卡展示、传播途径,为唐卡的多元化传播、展示范围辐射化准备了良好的场域条件。互联网正以其独特的魅力为唐卡非遗传承提供全新的传播、展示模式,突破时空、地域等束缚,迅速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扩大社会公众关注度,使地域性的唐卡逐渐走进大众视野,并受到社会大众的喜爱,不仅有利于唐卡本身的保护传承,也有利于藏区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展示和宣传,推动城市特色化建设。
  唐卡可视化保护策略研究
  唐卡的可视化保护是在唐卡全面信息现代技术采集的基础上,运用视觉逻辑语言分析和视觉传达的方式,同时利用现代图形图像技术与方法,建立心理模型或心理图像,通过视觉可视化主题信息精准呈现、版面元素的空间布局、优化的图形符号设计、恰当的色彩及文字运用等,将复杂、抽象、枯燥的数据信息转变成更为人性化的图表形式。唐卡的信息可视化保护包括创建丰富化数据采集途径、构建数字化信息平台以及建立多元化可视渠道三方面的内容。
  (一)创建丰富化数据采集途径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工作起步较晚,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3]因此,要实现唐卡数据的可视化保护传承,创建丰富化数据采集途径是必要的。结合实地调研,笔者建议唐卡数据采集有以下几种途径:
  一是田野数据采集。到藏民族聚集地、唐卡非遗传承地以及当地博物馆和文化馆等诸多单位进行实地调研,这些地方作为唐卡第一手原始资料的来源地,具有不可替代性,原始资料的采集不能局限于传统简单的拍照、采访、记录和收藏,应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本手段,按照藏馆要求详细记录静态图形、动态影像、声音以及文字等形式,采集尽可能做到详尽、全面、科学合理。
  二是采访唐卡传承人。由于藏民族分布地区广泛,唐卡历史悠久,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吸收和借鉴外来艺术,逐渐形成了众多的流派和多样的艺术特色。唐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就多达12人,省市级唐卡传承人数量众多,作为唐卡变迁的见证人,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