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32版
探索博物馆发展新路径
作,先后与南京市文联、南京市工艺美术家协会、南京市档案馆等单位合作办展,举办了一系列深受公众好评的专题展览。该馆还是一家在非遗保护、传承、利用等领域走在全国文博场馆前列的博物馆。2006年,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作为当地绒花制作技艺保护单位,为绒花制作技艺申请了省级非遗保护名录项目。2012年,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挂牌增设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成为华东地区首家民俗、非遗“双博馆”。在发展理念上,该馆始终坚持开放共享、创新思路,在举办展览及社教活动方面高度重视社会参与性,努力跨界寻求合作,不断地促使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克服了自身文物资源和场馆空间的局限性,多措并举,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目前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是老南京民俗文化和南京地区非遗项目的重要展示地、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未成年人教育多年来一直也是该馆社会教育工作的重点,特别是针对中小学生举办了大量的社教活动。2021年,该馆举办临时展览11场,开展社教活动10余项,100余场次,青少年观众数达3万人次左右。
  优化征藏体系,健全博物馆藏品登录机制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自成立以来,特别是最近十年,通过多种形式征集文物藏品。该馆藏品主要分为陶瓷、金属、丝织、玉石骨类、砖雕石刻、纸制品、漆木竹器、家具、皮影、杂件等十余类,涉及百姓生活、婚丧嫁娶、民间艺术等多方面的内容信息。藏品征集方式以购买和接受民间捐赠为主。近年来由于文物价格走高和征集经费有限的问题,藏品征集工作亟需优化征藏体系。首先,在征集藏品工作中应该明白两个问题:为什么要征集藏品?征集什么样的藏品?博物馆征集藏品不只是收藏历史的见证物,应当把眼光放长,要有“为了明天而收藏今天”的意识。其次,博物馆征集的藏品应该涵盖人类社会发展的见证物而不应局限于物质的范畴。比如国家博物馆征集了健康码的代码,而这段代码入藏国家博物馆也代表着健康码作为新冠疫情防控中产生的中国的智慧结晶今后将有机会在博物馆中为后人提供一个我们这个时代社会发展历程中的一段极不寻常的见证。比如国家博物馆开展了“国史文物抢救工程”,其中还征集了王继才守岛的遗物。这种站在明天的立场收集今天的见证物恰好和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思路。国家博物馆在藏品征集方面给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做出了榜样。近年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在藏品征集工作上着眼未来,征集了很多非遗技艺方面的民间艺术品,而这些民间艺术品是当下南京非遗技艺的有力见证。在民俗藏品征集方面,则是围绕各类主题有选择地开展征集。比如该馆利用民俗藏品独立策展了“粉黛裙钗饰娇娥妆奁器用暖闺阁——清中晚期江南女性用品展”“文物里的童趣——馆藏儿童用品展”等一系列展览。这几年在民俗藏品的征集方面,该馆紧密围绕女性、儿童等主题,面向社会征集了不少的民俗相关藏品。
  笔者以为,在藏品征集工作上要有全局观,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藏品征集工作。藏品征集工作者应具有建立体系、拓展利用的征集思路,开展藏品征集工作时应列出短期及长期的征集计划,有目的、有体系地去征集藏品。同时,博物馆管理层也应注意库房管理及藏品征集方面的人才培养,参与博物馆藏品管理培训课程学习,树立专业化收藏理念。
  藏品收藏方面,2018年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建立了现代化文物库房,提升了藏品保存环境监测、微环境控制能力并对馆藏珍贵文物及材质有计划实施保护修复。从2013年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开始,该馆致力于健全博物馆藏品登录机制,推进藏品档案信息化标准化建设。目前所有馆藏均完成该馆文物藏品系统登记和江苏省文物局普查网站的2016年之后新增藏品登记工作。下一步工作,该馆将加快推进藏品数字化,及时完善藏品数据库并加大基础信息开放力度。
  提高展陈质量,拓展办展渠道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开展社教等工作的支撑,是博物馆最基本、最重要的业务工作。博物馆举办陈列展览可以深入挖掘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跨越时空的思想理念、价值标准、审美风范,以古鉴今、古为今用、启迪后人。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筹划陈列展览秉承着这一原则,在积极参与江苏省文物局举办的博物馆文物年度巡展项目时,先后有“不一样的布贴画——祁竞布贴画”“晷运时成——古代钟表展”“粉黛裙钗饰娇娥妆奁器用暖闺阁——清中晚期江南女性用品展”被选入年度巡展项目。近年该馆联合南京市文艺家协会、南京市工艺美术协会等单位举办了一系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非遗主题展览,如2021年举办了“庆建党伟业颂百年辉煌——秦淮区乡土人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非遗精品邀请展”,以众志成城、同心抗疫为主题的“同心抗疫中国力量——南京艺术家抗疫主题精品展”和“‘童眼——印记抗疫’少儿美术书法摄影优秀作品巡回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