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乡村振兴的阶段性成效及展望
展短板仍在乡村,城乡发展失衡和乡村发展不充分依然突出,仍然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要障碍,城乡融合发展尚未破题。重点难点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以农村空心化、老龄化日益加剧为主要表现的人口规模与结构失衡。2021年,云南城镇化率51.05%,乡村人口比重48.96%,比全国高出13.68个百分点;就业人员中,一产就业人员比重达42.76%,比全国高出19.92个百分点。
虽然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1.27%,低于全国2.93个百分点,但是,6岁以上人口中小学生及以下的人口占42.98%,15岁及以上的人口中文盲人口占4.93%、居全国第六位,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23个百分点和1.72个百分点,随着农村空心化的加剧,农村的老龄化程度必然高于城市,而小学及以下和文盲人口则主要集中在农村。
二是以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资源要素交换城乡不平等,城乡居民收入比居高不下、绝对差持续扩大为主要表现的经济发展失衡。2017年以来,云南农村居民收入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有效提高了全省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缩小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但是,因农民收入基数低、增收渠道窄,农村居民收入增幅与全国相比仍然有差距。2017-2021年,云南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绝对差从21133.7元扩大到26707.6元、扩大了1.26倍,城乡居民收入比(以农村为1)虽然从3.14∶1缩小到2.88∶1,但是仍比全国的2.5∶1高出0.33。[17]
三是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覆盖不全质量不均为主要表现的社会发展失衡。云南乡村村组道路建设滞后,部分人口还存在饮水安全等问题。教育、卫生发展水平和服务质量仍然落后,农村教育硬件不足、学生流失、教师紧缺等问题较为突出,基层医疗设施条件和乡村医生明显不足,教师和医务人员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仍然突出,市场化社会化养老服务仍很欠缺。
四是以承载和治理压力从城市向农村转移为主要表现的生态环境失衡。云南农村生态环境存量欠债较多,乡村绿色发展存在瓶颈制约。为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云南省划定了国土面积30.9%的生态红线,这些区域绝大部分是脱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严重受限,保护任务重,当地农户享受的生态补偿标准仅是每亩10元,完全无法弥补农民开发利用生态环境资源的机会成本。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脆弱的生态环境治理难度加大,生态建设成本增加。第三次土地调查结果显示,云南坡度在15度以上的陡坡耕地占耕地面积的45.9%,比二调时上升1个百分点,从数量上说优质耕地减少,加上受化肥农药滥用、耕地资源过度利用等因素影响,地力下降明显。同样的森林面积在增大,但林分质量、蓄积、多样性没有同频提升。
(三)乡村产业振兴面临诸多挑战
产业发展基础仍不够稳固,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不强,农业农村外部发展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增加,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面临复杂严峻的环境。实现由特色农业大省向现代农业强省跨越还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一是产业发展基础薄弱。云南省2021年高标准农田占耕地面积比例为31.79%,远低于全国40%的平均水平;农田有效灌溉率仅为3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18个百分点,脱贫家庭土地有效灌溉率仅为9%;农村土地流转率仅为20.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4.2个百分点;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仅为5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6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仓储保鲜、分拣包装、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和冷链物流建设相对滞后;整体互联网普及率为67.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2百分点。全省还有7.64万个自然村未通硬化道路,硬化率仅为51.53%,水利配套建设严重不足,产业路、机耕路缺口较大。
二是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不强。当前,云南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低,二三产业发展不到位,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不足,三产发展不充分,乡村产业存在产业层次较低、产业链条较短、经济效益相对低下、资源利用较为粗放等问题,呈现出农产品质量跟不上、难以实现适销对路,商品率低、品牌少、附加值低、综合效益低等困境,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弱,与全国的差距仍然较大。2021年,云南土地产出率和劳均生产率分别为6000.32元和53511.54元,虽然土地产出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28%,但是劳均生产率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2.14%;[18]云南省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为1.9∶1,低于全国2.5∶1的平均水平,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仅占农业总产值的3%,低于全国2个百分点。
究其原因,第一是长效投入不足。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和资本的逐利影响,导致乡村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投入渠道单一,仅靠政府投入,社会资本投入较少。尤其是山区农村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和公共服务所需成本更高,但云南各级财政入不敷出,吃饭财政的现状至今没有改变,投入严重不足。第二是发展空间和技术受限。农村生产经营主要是统分结合,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小农户为主,尤其是山区农村土地
一是以农村空心化、老龄化日益加剧为主要表现的人口规模与结构失衡。2021年,云南城镇化率51.05%,乡村人口比重48.96%,比全国高出13.68个百分点;就业人员中,一产就业人员比重达42.76%,比全国高出19.92个百分点。
虽然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1.27%,低于全国2.93个百分点,但是,6岁以上人口中小学生及以下的人口占42.98%,15岁及以上的人口中文盲人口占4.93%、居全国第六位,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23个百分点和1.72个百分点,随着农村空心化的加剧,农村的老龄化程度必然高于城市,而小学及以下和文盲人口则主要集中在农村。
二是以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资源要素交换城乡不平等,城乡居民收入比居高不下、绝对差持续扩大为主要表现的经济发展失衡。2017年以来,云南农村居民收入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有效提高了全省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缩小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但是,因农民收入基数低、增收渠道窄,农村居民收入增幅与全国相比仍然有差距。2017-2021年,云南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绝对差从21133.7元扩大到26707.6元、扩大了1.26倍,城乡居民收入比(以农村为1)虽然从3.14∶1缩小到2.88∶1,但是仍比全国的2.5∶1高出0.33。[17]
三是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覆盖不全质量不均为主要表现的社会发展失衡。云南乡村村组道路建设滞后,部分人口还存在饮水安全等问题。教育、卫生发展水平和服务质量仍然落后,农村教育硬件不足、学生流失、教师紧缺等问题较为突出,基层医疗设施条件和乡村医生明显不足,教师和医务人员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仍然突出,市场化社会化养老服务仍很欠缺。
四是以承载和治理压力从城市向农村转移为主要表现的生态环境失衡。云南农村生态环境存量欠债较多,乡村绿色发展存在瓶颈制约。为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云南省划定了国土面积30.9%的生态红线,这些区域绝大部分是脱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严重受限,保护任务重,当地农户享受的生态补偿标准仅是每亩10元,完全无法弥补农民开发利用生态环境资源的机会成本。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脆弱的生态环境治理难度加大,生态建设成本增加。第三次土地调查结果显示,云南坡度在15度以上的陡坡耕地占耕地面积的45.9%,比二调时上升1个百分点,从数量上说优质耕地减少,加上受化肥农药滥用、耕地资源过度利用等因素影响,地力下降明显。同样的森林面积在增大,但林分质量、蓄积、多样性没有同频提升。
(三)乡村产业振兴面临诸多挑战
产业发展基础仍不够稳固,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不强,农业农村外部发展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增加,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面临复杂严峻的环境。实现由特色农业大省向现代农业强省跨越还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一是产业发展基础薄弱。云南省2021年高标准农田占耕地面积比例为31.79%,远低于全国40%的平均水平;农田有效灌溉率仅为3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18个百分点,脱贫家庭土地有效灌溉率仅为9%;农村土地流转率仅为20.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4.2个百分点;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仅为5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6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仓储保鲜、分拣包装、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和冷链物流建设相对滞后;整体互联网普及率为67.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2百分点。全省还有7.64万个自然村未通硬化道路,硬化率仅为51.53%,水利配套建设严重不足,产业路、机耕路缺口较大。
二是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不强。当前,云南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低,二三产业发展不到位,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不足,三产发展不充分,乡村产业存在产业层次较低、产业链条较短、经济效益相对低下、资源利用较为粗放等问题,呈现出农产品质量跟不上、难以实现适销对路,商品率低、品牌少、附加值低、综合效益低等困境,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弱,与全国的差距仍然较大。2021年,云南土地产出率和劳均生产率分别为6000.32元和53511.54元,虽然土地产出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28%,但是劳均生产率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2.14%;[18]云南省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为1.9∶1,低于全国2.5∶1的平均水平,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仅占农业总产值的3%,低于全国2个百分点。
究其原因,第一是长效投入不足。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和资本的逐利影响,导致乡村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投入渠道单一,仅靠政府投入,社会资本投入较少。尤其是山区农村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和公共服务所需成本更高,但云南各级财政入不敷出,吃饭财政的现状至今没有改变,投入严重不足。第二是发展空间和技术受限。农村生产经营主要是统分结合,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小农户为主,尤其是山区农村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