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95版
让红旗渠精神照亮前进道路
正常的事情,然而这在以前的林县却是件十分稀少罕见的,甚至于奢侈的事情。
  时至1960年,林县人民下定决心要改变林县缺水的现状。经过不断实地勘查和调查研究,林县县委最终确立了“引漳入林”的计划,即通过修建水渠将山西漳河的水引到林县,并将其命名为“红旗渠”,意为永远高举红旗前进。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林县人民便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引漳入林、改变自身生存环境的伟大工程。然而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修渠需要极高的精准度,漳河引水点的海拔仅比红旗渠渠线高14.7米,且需要在太行山中环绕行走70.6公里,而这70.6公里必须是一个连绵不断的坡路,才能保证河水顺利地流入林县,这就意味着渠水必须要在这14.7米的落差中流动,否则,即使修好了渠,水也有可能流不过来,这需要极高的技术支持。然而当时的中国既有三年自然灾害的困扰,国家无法为红旗渠的修建提供足够的拨款资金,又有专业技术型人才和工具奇缺,林县人民就只能在这既缺资金,又缺技术和人才的状况下,靠自己的一双手硬生生在太行山脉上凿出一条通向幸福的水渠来。
  为了修建这条水渠,林县举全县之力,动员了15个人民公社、30万人次,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了151座渡槽,开凿了211个隧洞,共修建各种建筑物达12408座,并为此牺牲了81人。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林县人民苦战十个春秋之后,最终修成了这条长达1500公里的红旗渠,而自红旗渠修成以来,共引水85亿立方米,不仅极大程度地缓解了林县的缺水形势,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红旗渠精神的应运而生
  红旗渠精神是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孕育形成的,是河南林县人民的伟大创造。为了解决农业灌溉和生活用水困难问题,勤劳勇敢的林县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凭借着战天斗地、改天换地的豪情壮志,苦战十个春秋,仅靠着一锤、一铲、一双手,克服重重困难,历尽千辛万苦,本着要为家乡带来水的纯粹信念迎难而上,不畏荆棘载途,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长达1500公里的红旗渠,最终在完成这项为世人所惊叹的伟大工程。与此同时,林县人民也用水渠为自己铸就了一座精神的丰碑。正是因为这些无私奉献的建设者们,才有了今日的红旗渠,才有了今日的红旗渠精神,红旗渠精神属于每一位红旗渠的建设者。
  精神解析:红旗渠精神的思想内涵
  红旗渠精神是对中华民族勤劳坚韧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弘扬,是愚公移山精神在当代的鲜活再现。它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可以集中概括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
  (一)红旗渠精神的特质:自力更生
  红旗渠在修建之初,不仅面临着工程浩大、修建环境艰苦的困难,更是正值我国三年严重自然灾害时期。当时,国家经济等各个方面都比较困难,而林县人民必须要解决缺乏资金、缺乏技术、缺乏物资的“三缺状况”。同时,外界关于红旗渠是否能修建成功,以及修建后是否能顺利通水的质疑宛若雪花一般飘向时任县委书记的杨贵,甚至有人这样对他说,“如果红旗渠没有修建成功,那你就是林县的千古罪人”。面对这样的压力和质疑,杨贵用实际行动予以回击。他带领全县人民坚持“以自力更生为主,以国家帮扶为辅”的方针,不仅自主制造了大部分的建筑材料,如水泥、炸药、石灰等物,其中自制石灰达到14.5万吨,达到了100%的自制率,更是发挥集体智慧和集体力量,运用土方法自主建造了多个土工具,从而保证了施工的正常进行。林县人民正是靠着这股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干的劲头,引来了幸福水,过上了新生活
  (二)红旗渠精神的精髓:艰苦创业
  红旗渠的修建过程,真可谓“条件是艰苦的,任务是艰巨的”,然而林县人民却并没有被困难打倒,他们凭着肯吃苦能吃苦的精神,敢与天争,敢和地斗,艰苦创业,最终创造了人间奇迹。没有房子就住山洞、睡席棚,没有锅灶就啃冷窝头、喝山泉水,没有机械就用锤子、铁钎、双手……红旗渠的修建,充分展现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有力证明了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红旗渠是彪炳史册的纪念碑,红旗渠精神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
  (三)红旗渠精神的根基:团结协作
  红旗渠的成功修建离不开全县人民的团结与合作,大家上下一条心,凭着改天换地的信念,创造了现代版的“愚公移山”。红旗渠在修建过程中,最缺的就是住房,而作为与河南省相邻的山西省,在自己都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为林县人民腾出了230间空房。与此同时,林县人民为了修建红旗渠,总共出动了30余万人次,党员干部走在最前头,与人民群众一同搬水泥、背石头。大家一心扑在工程进度上,据妇女营长李改云回忆,那个时候每到晚上,四个大队的队长便聚在一起相互讨论、学习:为什么你们队的进度那么快?你们用了什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