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07版
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
破解问题,脑子里有许多“金点子”“好办法”,很多都是化解基层难题的“高手”,人民群众中蕴藏着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无穷智慧和力量,正所谓“高手在民间,绝活出草莽”。智慧来自群众,经验来自基层。基层是最大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坐在办公室都是问题,走出办公室都是办法。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求计问策,是破解难题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办法。
  因此,开展调查研究,既要问情于群众、问需于群众、问效于群众,更要问政于群众、问计于群众、问策于群众,多到基层一线去,多到群众身边去,真心实意甘做“小学生”,自觉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通过开展事关全局的战略性调研、破解复杂难题的对策性调研、新时代新情况的前瞻性调研、重大工作项目的跟踪性调研、典型案例的解剖式调研、推动落实的督查式调研等方式,真正摸清基层情况、找准问题症结、总结实践经验、研究破解之策,提出解决问题的“新钥匙”,开出管用良方。
  调查研究是提高能力、增强本领的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的过程,是领导干部提高认识能力、判断能力和工作能力的过程”,强调“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一定要学会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中提高工作本领”。
  调查研究能力是领导干部整体素质和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我们要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勇于直面问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这里所讲的“七种能力”,其中一项就是调查研究能力,而其它六种能力也都和调查研究紧密相关,都需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过程不断锤炼品格、历练思想、磨练意志、锻炼能力。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非常有益于促进领导干部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转变工作作风、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有益于深切了解群众的需求、愿望和创造精神、实践经验”。
  基层是展示能力的“大舞台”、是接受教育的“大课堂”、是锻炼干部的“大熔炉”。开展调查研究,就是要深入基层,从基层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中获得正确认识,真正把政治智慧的增长、能力素质的增进、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之中,强党性、壮筋骨、长才干,练就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铁肩膀硬本领。
  调查研究是锤炼作风、塑造形象的过程
  坚持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环节。党的十大以来,党中央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破题改进作风,其中第一条就是“改进调查研究”。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的口号是:一,不做调查没有发言权。二,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调研过程中种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不正确作风,必然会严重影响决策的科学性,妨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也损害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的形象和党的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于《浙江日报》“之江新语”栏目发表的第一篇文章,题目就是《调研工作务求“深、实、细、准、效”》。这“五字诀”,不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做好调查研究的基本要求,更体现了深入、唯实的调研作风。
  一是要在“深”字上下功夫,弘扬深入群众、深入基层之风。习近平总书记严肃告诫:“调查研究千万不能搞形式主义,不能搞浮光掠影、人到心不到的‘蜻蜓点水’式调研,不能搞做指示多、虚心求教少的‘钦差’式调研,不能搞调研自主性差、丧失主动权的‘被调研’,不能搞到工作成绩突出的地方调研多、到情况复杂和矛盾突出的地方调研少的‘嫌贫爱富’式调研”,“要防止为调研而调研,防止搞‘出发一车子、开会一屋子、发言念稿子’式的调研,防止扎堆调研、‘作秀式’调研”。要掌握调研活动的主动权,调研中可以有“规定路线”,但更应有“自选动作”。
  二要在“实”字上下功夫,弘扬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之风。调查研究,关键在一个“实”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具有追求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要真正做到听实话、摸实情,坚持有一是一、有二是二,不好大喜功、不粉饰太平,既“报喜”又“报忧”。说一千道一万,调查研究要来真的,不能玩虚的。在调查研究中愿不愿、能不能、敢不敢实事求是,不只是认识水平问题,而且是党性问题。
  三要在“细”字上下功夫,弘扬认真细致、精耕细作之风。要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深入细致地了解和掌握全面情况,对真实情况了然于胸,做到情况明、数字准、底数清。群众利益无小事,决不能粗枝大叶、马马虎虎。
  四要在“准”字上下功夫,弘扬深入思考、精准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