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4版
无忧志愿者之城:美丽汶川新名片
助、乐、引文明实践活动,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同时,汶川县委、县政府积极推动“共建无忧志愿之城、共享无忧志愿之治”活动,志愿服务日趋制度化常态化。据汶川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杨艳薇介绍,汶川县各部门、各镇已成立26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汶川县委、县政府所有工作人员都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中,群众也积极参与,形成了“全民志愿”的新风尚。
  在组织方面,汶川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志愿者工作,结合省级人才工作先行区建设,县级层面先后印发《汶川县人才发展“十四五”规划》《汶川县“5+1”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方案》,将无忧志愿者队伍建设纳入全县人才工作统筹谋划,明确由县人才办牵头、县文明办等单位协同,团县委具体负责,不断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文明办统筹指导、部门依法履职、共青团组织实施、社会协同参与”的志愿服务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推动志愿者工作从“零星分散”迈向“规范有序”。
  在制度化方面,汶川县努力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制定了《汶川县无忧志愿者队伍组建管理办法》,细化无忧志愿者招募、管理、激励等机制。为充分发挥年轻干部示范引领作用,联合县委宣传部、县委组织部、县文明办印发《汶川县关于进一步加强年轻干部志愿服务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细化工作要求、明确工作内容,发动广大年轻干部加入“无忧志愿者”队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汶川贡献青春力量。推动志愿服务从“零星间断”迈向“常态有序”。
  据共青团汶川县委副书记孟弢介绍,汶川县积极拓展志愿服务阵地,注重用好用活“汶川县青少年宫”“汶川青少年活动中心”两大阵地,创新性开展和承办无忧系列主题志愿服务,培养“红领巾志愿者”,2022年常态化开展“红领巾志愿者”服务活动30余场次。以汶川县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为依托,13家“青年之家”平台为载体,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统筹推进,按照有固定场所、有稳定队伍、有统一标识、有活动项目、有服务对象的标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立志愿服务中心,推动各类实践阵地成为志愿者的“工作站”,实现了县、镇、村三级志愿服务阵地全覆盖。推动志愿服务阵地从“量小力微”迈向“日臻完善”。
  团县委加强与县委人才办、县文明办对接,主动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建设,依托基层团组织、少先队、志愿者协会、返乡大学生等载体,采取“行政化+社会化”动员、“线上+线下”招募相结合的方式,组建形成了无忧志愿者总队+27支行业(镇)志愿服务大队+N个志愿服务小分队的“1+27+N”志愿服务体系。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用好“微信塔群”,建立“1+27+N”志愿者管理微信群,确保信息高效传达、响应及时。推行志愿者注册管理制度,创新搭建“汶川·无忧时间银行”平台。
  记者了解到,开发“无忧时间银行”微信小程序,打造“群众线上点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下单-文明实践志愿者送服务”模式,是汶川县利用新媒体技术为市民提供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生动实践。志愿者获取的积分可以到“无忧时间银行”兑换实物奖励。在汶川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收到群众的“点单”需求后,由汶川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无忧时间银行”微信小程序“下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接单后,安排志愿者前往目的地,为群众提供理论宣讲、科学普及、文化体育、乡风文明等服务。群众也可以将自己的诉求以“点单”的模式发布到“无忧时间银行”微信小程序,随即会有志愿服务队伍“接单”。自2019年“无忧时间银行”微信小程序运行以来,截至2022年,仅在平台就发布志愿服务项目112个,开展志愿活动430余场次,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564场次,参与各类文明实践活动志愿者达1.5万余人次,累计服务时长达8万余小时,推动了汶川志愿文化从“星星之火”迈向“燎原之势”。
  汶川县坚持“项目化”“品牌化”开展工作,按照“服务对象所需、志愿者所能”的原则设计、储备和实施志愿服务项目,先后推出“无忧暑托”“无忧法治”“无忧助学”“无忧之恋”“无忧青创”等志愿服务项目。紧扣汶川“一区两地六示范”建设,按照“一月一主题”的原则,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森林草原防灭火、禁毒防艾反诈等主题鲜明、紧贴需求的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做好全县熊猫节、大禹文化旅游节等重大活动志愿服务。2022年,“志愿四川”累计发布活动400余场,服务时长2.3万余小时。“青年之家”发布活动265场次,参与活动4357人次。推动志愿服务项目从“大水漫灌”迈向“专业高效”。
  2022年以来,汶川县无忧志愿者中,有1人被评选为省级优秀青年志愿者,4人被评选为州级优秀青年志愿者,10人被评选为县级优秀青年志愿者。县文明办强化物质激励和保障,统筹做好志愿服务交通、工作餐等保障,在有关主题活动、考察培训等方面单列志愿者名额,同时依托“汶川·无忧时间银行”,做好时间币发放及物资兑换等工作,志愿者的获得感进一步增强,推动志愿服务热情从“转瞬即逝”迈向“延绵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