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6版
文化地理学视阈下的平凉文旅融合发展探析
下的文旅融合的内涵概括为:文旅融合是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互依存、共繁互生、相互促进,以满足旅游者游览需要,从而产生旅游经济效益的文化消费行为。从文化地理学视阈探讨文旅融合的发展问题,就应该从特定文化现象与特定地理区域切入,以发现特定文化现象与特定地理区域之间的相关性。就甘肃平凉地理区域而言,最具代表性的旅游区是崆峒山旅游区,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类型当属崆峒文化。
  1、崆峒文化与旅游融合缘于道家文化
  崆峒山之所以被誉为“道源圣地”,这与《庄子·在宥篇》里记载的黄帝问道于在此修炼的广成子有密切关系。据载:“黄帝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闻广成子在于空同之山,故往见之。”从文献记载可知,黄帝所要问的“道”以及广成子所说的“道”大体包括养生之道、治国之道和修仙之道。这与老子《道德经》中所讲之“道”有很多相通之处。大而言之,道即宇宙、天地、万物、人类的运行、发展规律。所幸的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一“大本大源”的概念与平凉有关,与平凉崆峒山旅游区有关,这就为平凉文旅融合发展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2、崆峒文化与旅游融合的主体是宗教文化
  崆峒山以其独特的文化地理学特征,使宗教文化成为崆峒文化的主体。崆峒山现存的很多宫观建筑和文物遗迹都是道教文化的综合体现,尤其是保存较为完整的明代“老子八十一化”壁画中的第十五化“住崆峒”,充分体现了崆峒山的悠久历史与道教文化的历史渊源。除此之外,崆峒山有别于其他宗教名山的一个特点就是三教合一,除了道教、佛教以外,儒家也在崆峒山上占有一席之地,“三教洞”的存在就是崆峒山最具代表性的宗教文化景观之一。
  3、崆峒文化与旅游融合的依托是景观文化
  自然景观是文化景观的载体,文化景观是自然景观的灵魂。在自然、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崆峒地理景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崆峒文化地理形成的依托。山、水、气、动物、植物等自然要素与许多碑刻、题字、宫观、佛塔建筑的巧妙结合,共同塑造了崆峒山千变万化的旅游资源。
  4、崆峒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基点是生态文化
  崆峒山生态良好,植物种类繁多,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植物园”和“生物基因库”。据专家学者调查发现,本区有野生种子植物88科345属680种,无论是科、属、种都反映了本区系和六盘山植物区系的密切关系,是十分珍贵的生态涵养区。崆峒山特殊的地理环境、丰富的植物资源等,为种类繁多的动物生存创造了良好条件。
  从文化地理学视阈看崆峒山文旅融合问题,核心结论是天人合一。这一理念也集中体现了天、地、人和谐共生而又融通于道的“崆峒文化”形象,这也正与平凉旅游区文旅融合发展的文化地理学含义相契合。
  平凉旅游区文旅融合发展的产业结构调整
  平凉文旅融合发展要尽快实现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必须从旅游结构调整方面入手。
  (一)从旅游市场结构切入
  市场结构是否科学有序地运行,主要取决于市场需求。在文化地理学视阈下,这一理论对旅游业推进结构性改革提供了重要思路和方向。这就需要认真研究市场需求变化,提供相应的旅游供给。对平凉旅游区而言,第一,要做大入境、出境、国内旅游市场。第二,要做大不同层次的旅游市场。第三,要做大特殊群体的旅游市场。
  (二)从旅游产品结构切入
  旅游产品的开发是助推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平凉当前更为重要的任务是要加快开发度假旅游产品。除了观光、度假、特种旅游产品的分类开发外,又要充分发挥康养旅游示范区作用,加大康养产品的研发和利用。
  (三)从旅游产业结构切入
  当前,特别需要提高平凉旅游区的游、购、娱的比重。为此,首先要提升平凉景区的旅游吸引力。平凉旅游景区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提升空间很大,解决的思路,一是景区托管模式,二是通过引入外来资本重新提升平凉传统景区。当然,对外引资也需要防止一部分投资商占据优质旅游资源而恶性开发利用的情况。
  (四)从旅游要素结构切入
  在日常生活和市场实践中,生产要素主要包括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信息等。就旅游高产热线区而言,过去制约旅游业发展的资本已经不再是主要障碍,许多优质的旅游项目往往会受到各类资金的追捧,如九寨沟、华山、敦煌莫高窟等。但就平凉旅游区而言,资金仍然是制约旅游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五)从旅游区域结构切入
  从旅游经济空间布局看,在区内,平凉旅游区域结构需要解决东、中、西南部各县区旅游资源协同发展的问题。在区外,以平凉为中心的陕、甘、宁、川旅游联动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如何依托大交通环境的改善,加快平凉地区形成一批高质量的旅游项目,发展多元化、特色化、精品化的旅游产品,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