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46版
校史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研究
教育功能,也可以将其作为制度类型的教学素材使用。
  (二)有助于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的亲和力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重要命题。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又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2]提升亲和力已经成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重要任务。校史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历史,学生对校史有着天然的亲切感和直接的参与感,将其融入《原理》教学实践,是提升《原理》教学亲和力、感染力的有效途径。在《原理》的授课过程中,依据课程内容,穿插具体生动、亲切感人的校史故事,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拉近师生距离;以学生身边耳熟能详的人或事作为教学案例,有助于避免《原理》教学成为直接性的灌输式教学,提高课堂的活跃性;融入优秀师生校友的光荣事迹,有助于学生从中感悟学校之风骨、青年之担当。
  (三)有助于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将校史融入《原理》教学实践,能够有效贯彻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校校史是近代中华民族发展史的缩影,“蕴含着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基因,而且校史文化深刻的办学精神和丰富的思想内涵反映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锐意进取、不怕牺牲的理想信念、精神品质和思想作风。”[3]将其融入《原理》教学实践,不仅有助于学生感悟革命先辈的光辉事迹,激发学生以先贤智者为榜样,而且有助于学生了解校史与党史、民族史、国史的内在联系,能够将学生浓厚的爱校情怀进一步升华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怀,使学生自觉树立报国志向。此外,将高校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校纪校规等教学素材融入《原理》教学实践,有助于规范学生言行、激励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将高校在科研领域、教学领域、管理领域做出的重大贡献融入《原理》教学实践,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豪感与使命感,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自觉担当强国使命。
  校史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的困境
  校史资源嵌入《原理》教学实践,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情感认同、理论认同、思想认同。但将校史融入《原理》教学实践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建设尝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面临诸多困境。
  (一)大学生对校史的认知层次较为浅薄
  当代大学生虽然普遍认同将校史融入《原理》教学活动中,有助于调动其学习《原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大学生们存在对校史认知层次浅薄、缺乏情感认同的现象,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大学生在校史文化的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精神和探究精神,他们在校期间主动参观校史馆的次数较少,主动了解校史发展历程的学生也是微乎其微,这就使得大学生与高校校史文化存在距离感,难以产生思想共鸣、情感共鸣。其次,随着个人本位价值观的渗透,当代大学生利己主义倾向较为明显,因此,他们往往更加注重个人利益和个人得失,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淡薄,逐渐出现轻视校史文化的现象,甚至会出现“校史文化于自身无用”的错误倾向。最后,大学生未将校史文化纳入自身成长体系之中,导致大学生对校史文化的情感认同不高,难以产生对校史文化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二)教师校史融入意识与能力有待提升
  做好校史融入《原理》课程改革创新的关键在教师,虽然目前教师在校史融入《原理》课程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依旧存在不足之处。首先,在理论教学方面,教师缺乏主动将校史融入《原理》课程教学意识,对校史与《原理》课程内容的相关性思考不足,因此,无法充分挖掘校史中蕴含的思政育人素材。其次,在实践教学方面,教师更为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存在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现象。例如:利用校史馆、校园标志性建筑等实地资源展开实践性教学的教师较少,教师指导学生参与校史实践活动的意识淡薄,因此导致学生对校史的亲身参与感不强,缺乏共情意识。最后,就教学方式而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传统的讲授方式将校史渗透入《原理》课程教学,缺乏创新性。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仍然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不仅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课堂参与感,而且也无法使学生建立对校史文化的自豪感和亲切感。
  (三)高校对校史融入式教学的重视度有待提高
  校史融入式教学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不仅需要师生的努力,同时也需要高校提供系统全面的支持。然而,当前部分高校对校史融入式教学普遍存在重视度不足的情况。首先,校史融入式教学主要局限于教师个人的教学实验,高校层面尚未建立校史融入式教学的长效机制,缺乏将校史融入式教学的具体措施,这就使得校史融入《原理》教学活动难以形成可供复制教学模式、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