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机关廉洁文化建设研究
础。可以说,高校机关廉洁文化建设对于高校强化反腐倡廉、管党治党,提高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定力,构建和谐校园,从源头上防范、化解廉洁风险、预防腐败起着基础性作用。
高校机关廉洁文化建设的困境
对标对表新时代高校机关党建工作要求和《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的意见》相关精神,有的高校机关廉洁文化建设依然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思想认识不够重视
高校机关廉洁文化建设一般是采取自上而下方式,由上级部门作出部署要求,下级部门再具体组织实施。有的高校自身对廉洁文化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对廉洁文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积极性主动性不高,没有充分调动全校各方能动性,导致有的高校机关对廉洁文化建设缺乏责任压力、内生动力。
有的高校机关处室认为自身是偏业务的专业性较强的处室,不是党口的部门,廉洁文化建设与本部门发展关系不大;有的机关部门领导在潜意识里甚至狭隘地认为,廉洁文化建设就是纪检部门的任务,不属于自己的职责范围;有的机关干部把廉洁文化建设简单地理解为不贪污、不受贿,而自己只是普通科员,不是领导干部,无职无权,“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觉得廉洁距离自身遥远,对廉洁文化建设持无所谓态度。
在此情形下,有的高校机关对廉洁文化建设缺乏耐心与足够的重视甚至敷衍以对,将其当作临时性、阶段性任务,应景化、被动式、突击性地开展一些工作,效果大打折扣,令人难以满意。
一般而言,高校机关处室的人员编制比较紧张,一个处室往往也就几个人、十来个人,二十人以上的很少,甚至有的处室就两个人编制,一个是处级干部、另一个是普通科员。机关工作上传下达、千头百绪,日常的管理、服务等工作耗费了巨大精力。这种人力、物力、时间上的不足等客观条件的制约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机关廉洁文化建设。
(二)制度机制不够健全
一些高校机关廉洁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机制不够顺畅,到底是由学校纪委还是由机关党委牵头组织开展,或者是由各机关处室自行开展,没有明确主责部门。导致的结果是,高校廉洁文化建设往往成为某个部门特别是纪检部门的单打独斗,主体单一、力量薄弱、不成体系,机关相关部门没有做好协调配合,廉洁文化建设的参与面、影响力不够。
有些高校机关廉洁文化建设统筹规划不足,缺乏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没有将其纳入高校机关党建和事业发展、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全局。没有明确目标、系统安排的廉洁文化建设只会时断时续、忽高忽低、急功近利,多处于响应工作需要的层面,“推一下、动一下”,短时间内或许能起到一定效果,但终究而言,其持续性、针对性、感染力不够,廉洁文化潜移默化、深入人心的育人作用也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缺乏具体的组织实施、制度建设、考核考评等工作机制。高校廉洁文化建设应该是一个系统,但现实中,高校机关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到位情况并不鲜见,对廉洁文化建设的督促指导、考核评价机制也不到位。有的廉洁文化建设流于形式,有的为了完成政治任务甚至“搭便车”,将廉洁文化教育“顺道”放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活动中开展,随意性较大。高校廉洁文化建设中某种程度上存在的“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况,导致其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中的前置性、预警性功能的效果也大受影响。
(三)方式手段不够有效
当前,一些高校机关廉洁文化建设还是以传统的大宣教方式为主,注重“我讲你听”“我打你通”的灌输式廉洁文化说教。有的开展廉洁文化建设的形式比较单调、呆板,方式、手段、载体往往枯燥、乏味,一般都是传达文件精神、开会听报告、观看影视片、张贴格言警句、参观教育基地等“老样式”,有条件的还会再开展些主题征文、知识竞赛、书画展等。这些方式方法总体上不够丰富生动,为党员、干部喜闻乐见的吸引力不足,将廉洁文化建设“缩水”为廉洁教育,本质上仍是单向度的传播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廉洁文化建设最终落入“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停在嘴上、落在会上”的窘境。有的高校机关开展廉洁警示教育时,选用的某些典型案例也与高校机关实际相去甚远、不接地气,与党员、干部疏离,使其难以感同身受,感染力、渗透力和说服力不强,没有真正进入受众内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网络不仅是一种通讯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在网络时代,有效运用新媒体开展高校机关廉洁文化建设是新时代加强高校机关党的建设的一门必修课。有的高校机关也开通了廉洁教育的网站、专栏或微博、微信平台等,但是不够活跃,更新速度不快,主要是发一些廉洁廉政教育推文,机关党员、干部对其关注度、
高校机关廉洁文化建设的困境
对标对表新时代高校机关党建工作要求和《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的意见》相关精神,有的高校机关廉洁文化建设依然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思想认识不够重视
高校机关廉洁文化建设一般是采取自上而下方式,由上级部门作出部署要求,下级部门再具体组织实施。有的高校自身对廉洁文化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对廉洁文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积极性主动性不高,没有充分调动全校各方能动性,导致有的高校机关对廉洁文化建设缺乏责任压力、内生动力。
有的高校机关处室认为自身是偏业务的专业性较强的处室,不是党口的部门,廉洁文化建设与本部门发展关系不大;有的机关部门领导在潜意识里甚至狭隘地认为,廉洁文化建设就是纪检部门的任务,不属于自己的职责范围;有的机关干部把廉洁文化建设简单地理解为不贪污、不受贿,而自己只是普通科员,不是领导干部,无职无权,“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觉得廉洁距离自身遥远,对廉洁文化建设持无所谓态度。
在此情形下,有的高校机关对廉洁文化建设缺乏耐心与足够的重视甚至敷衍以对,将其当作临时性、阶段性任务,应景化、被动式、突击性地开展一些工作,效果大打折扣,令人难以满意。
一般而言,高校机关处室的人员编制比较紧张,一个处室往往也就几个人、十来个人,二十人以上的很少,甚至有的处室就两个人编制,一个是处级干部、另一个是普通科员。机关工作上传下达、千头百绪,日常的管理、服务等工作耗费了巨大精力。这种人力、物力、时间上的不足等客观条件的制约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机关廉洁文化建设。
(二)制度机制不够健全
一些高校机关廉洁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机制不够顺畅,到底是由学校纪委还是由机关党委牵头组织开展,或者是由各机关处室自行开展,没有明确主责部门。导致的结果是,高校廉洁文化建设往往成为某个部门特别是纪检部门的单打独斗,主体单一、力量薄弱、不成体系,机关相关部门没有做好协调配合,廉洁文化建设的参与面、影响力不够。
有些高校机关廉洁文化建设统筹规划不足,缺乏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没有将其纳入高校机关党建和事业发展、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全局。没有明确目标、系统安排的廉洁文化建设只会时断时续、忽高忽低、急功近利,多处于响应工作需要的层面,“推一下、动一下”,短时间内或许能起到一定效果,但终究而言,其持续性、针对性、感染力不够,廉洁文化潜移默化、深入人心的育人作用也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缺乏具体的组织实施、制度建设、考核考评等工作机制。高校廉洁文化建设应该是一个系统,但现实中,高校机关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到位情况并不鲜见,对廉洁文化建设的督促指导、考核评价机制也不到位。有的廉洁文化建设流于形式,有的为了完成政治任务甚至“搭便车”,将廉洁文化教育“顺道”放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活动中开展,随意性较大。高校廉洁文化建设中某种程度上存在的“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况,导致其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中的前置性、预警性功能的效果也大受影响。
(三)方式手段不够有效
当前,一些高校机关廉洁文化建设还是以传统的大宣教方式为主,注重“我讲你听”“我打你通”的灌输式廉洁文化说教。有的开展廉洁文化建设的形式比较单调、呆板,方式、手段、载体往往枯燥、乏味,一般都是传达文件精神、开会听报告、观看影视片、张贴格言警句、参观教育基地等“老样式”,有条件的还会再开展些主题征文、知识竞赛、书画展等。这些方式方法总体上不够丰富生动,为党员、干部喜闻乐见的吸引力不足,将廉洁文化建设“缩水”为廉洁教育,本质上仍是单向度的传播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廉洁文化建设最终落入“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停在嘴上、落在会上”的窘境。有的高校机关开展廉洁警示教育时,选用的某些典型案例也与高校机关实际相去甚远、不接地气,与党员、干部疏离,使其难以感同身受,感染力、渗透力和说服力不强,没有真正进入受众内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网络不仅是一种通讯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在网络时代,有效运用新媒体开展高校机关廉洁文化建设是新时代加强高校机关党的建设的一门必修课。有的高校机关也开通了廉洁教育的网站、专栏或微博、微信平台等,但是不够活跃,更新速度不快,主要是发一些廉洁廉政教育推文,机关党员、干部对其关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