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84版
“双减”政策背景下阳光体育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探讨
    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和体质状况,积极探索适应青少年特点的体育教学与活动形式。

  (三)创新教学模式
  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将学生被动参与的体育教学,转变为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课内体育运动与课间操等课外运动融合起来,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课内课外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情境式等教学方法的开展,根据学生的性别、体能状况、兴趣爱好等,制定个性化的体育运动,指导学生开展有计划、有目的、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努力改善学生的身体形态和机能,提高运动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和顽强拼搏的意志。
  (四)渗透阳光体育精神
  通过电视、网站、小视频、抖音、微信、橱窗展示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以“健康、运动、阳光、未来”为宣传口号,让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同时在授课中讲授“奥运冠军”的成功事迹,传递“奥林匹克精神”和“体育精神”,让学生学习其可贵的精神与品质。比如对于五六年级学生在开展排球运动项目时,讲授排球的基本规则,同时介绍女排姑娘们顽强拼搏、永不放弃的女排精神。开展乒乓球运动项目时,介绍中国队员们勤学苦练、不断钻研、团结奋战、为国增光、为国添彩的优秀品质。
  (五)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
  未成年人的体育教育不仅仅来源于学校,更需要家庭、社区的同力配合,促进家庭和社区的青少年体育活动的开展,形成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合力。[4]让阳光体育运动的光芒照进每个角落,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学校积极制定个性化的方案,加强培训、宣传,倡导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根据孩子的成长发育规律树立正确科学的教育观,培养未成年人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注重健康饮食卫生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社区建立良好的运动氛围,积极文明的社会风气,加大体育设施的投资与健康运动的宣传。比如给学生布置体育运动作业,因材施教,家长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要求,并对学生的体育运动进行监督管理,同时家长发扬榜样作用,和孩子一起参与到体育运动项目中,增强与家长的合作,[5]同时也加强和社区的联系,通过社区举办活动、广告栏的张贴等方式,邀请家庭参与,带动孩子参与其中,增进阳光体育的宣传,让更多的人知道阳光体育并积极参与其中,全民参与,健康中国。
  (六)加强监督管理
  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等组织监督管理人员对阳光体育运动工作进行监督,建立规范性和科学性的评价体系,确保学生每天有充足的时间,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进行体育锻炼。同时对体育课被占用,课时压缩等情况进行监督管理,使阳光体育运动落到实处,学生真正参与其中,并享受其中的乐趣,同时对积极开展体育运动的学校和个人给予奖励,以此激励其他学校及个人积极开展相关体育运动,参与体育运动,达到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七)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2022年义务教育新课标的修订将体育课的课时占比调整为10-11%,教师要认真钻研新课标、新政策,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拓展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与热情,培养自主锻炼的意识,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教师通过研习、讲座、名师进课堂、教研活动、集体备课、教学技能大练兵等方式,增强教师的基本功及教学能力,组建老中青骨干教师的培养机制,多渠道多方式对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及学历进修,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及人文情怀,形成具有专业水平高、敬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年龄结构及学历结构合理的教学队伍。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组织参加体育教学观摩研讨会、全国优秀体育课竞赛等,增强实践技能,不断改善体育教师的工作条件,提高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八)加强体育设施的建设
  体育设施作为人们进行身体锻炼、体育竞赛和社会交往的载体,是体育运动正常开展的重要保证。体育设施的数量和质量,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不仅关系到一个地区群众活动的普及程度和竞技水平的提高,还关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和提高。[6]要统筹规划学校体育设施,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改善体育设施条件,进一步加大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加大对学校体育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