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5版
西迁精神助推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初探
    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领老一代交大人西迁艰苦创业的历史宏图和建树的丰功伟绩,颂扬了彭康校长以及老一代交大人的西迁精神。
  其次是对西迁精神的探讨,主要是围绕西迁的历史定位和传承等方面。张迈曾(2020)指出:西迁精神铸造了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彰显了革命精神的气质品格、诠释了爱党、报国、为民的深刻内涵;弘扬西迁精神要以爱国为立身之本、以奋斗为成事之基,要以创新为动力之源。韩锐,纪梦然(2020)指出:西迁精神诠释了忠诚为民、矢志奉献的革命文化,发扬了坚定理想、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彰显了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革命品格。柴渭(2018)认为传承西迁精神的核心在于坚定“听党的话、跟党走”信念,增强干部队伍政治意识;发扬西迁精神的关键在于滋养爱国、奋斗品质,加强干部队伍思想武装;践行西迁精神的根本在于打造“又红又专”的时代传人,激励干部创造留下历史印记新贡献。燕连福、李婧(2020),李明德、王含阳、张园(2018)也研究了西迁精神的核心、精髓与弘扬路径:指出西迁精神不仅有历史意义,也有当今时代的精神价值,需要西迁精神不断进行内涵更新,持续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引领力。
  再次,则是部分回忆口述类的文献资料整理。李宏荣,高宏,魏小平(2019)通过对西迁高校教师的口述采访,揭示将其在教育教学、思想与精神、教师队伍建设、教材编制、演示实验、教学改革等方面做出的贡献。
  最后,还有部分基础史料类汇编的出版。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2021,2022)选取西迁到陕西的相关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单位,以历史文献、报刊资料、口述与回忆、先锋模范和图片资料等形式,反映西迁建设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风貌,为下一步深化研究奠定坚实基础。
  总体来说关于西迁研究的学术史概况,即可发现已有研究成果不仅数量不多,且在研究深度上稍显欠缺。比如学界对西迁的内涵界定局限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交通大学从上海西迁到西安所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卢黎歌,吴凯丽,隋牧蓉;2018)。另外,往往拘泥于史料的堆砌,对其原影响的研究难称透彻,尤其是缺乏连续性的研究,对其在陕西、西部以及整个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大贡献缺乏全面和深入的测度和分析。这其中颇为关键的因素就在于对西迁档案的运用出现了偏差。换言之,表现形式就是部分研究者没有途径或无法全面掌握尚未公布的档案资料,导致研究的可读性和史料支撑不足,自然无法体现更多的研究面向。而部分掌握一手档案的单位部门,又缺乏对史料的挖掘、整理、研究和阐释,故只能停留在出版大量史料类汇编的基础上,却无法将相关研究引向更深邃的视角。因此如果要深入研究西迁精神,就不能单纯地停留在史实的整理上,需要结合多种学科开展交叉研究。
  概念界定
  本文将西迁精神界定为:艰苦岁月的磨砺中不断创造新的业绩,培养和形成了以“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为主要内容的西迁精神,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西迁群体: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支援大西北”等的战略举措背景下,一部分沿海经济基础较好的省市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大型企业的广大干部职工,奔赴西部,成为西部大开放的先行建设者。西迁群体主要扎根在关中平原和秦巴山区深处,分布在工业、交通、基建、财贸、文教、卫生、军工等行业。艰苦岁月的磨砺中不断创造新的业绩,培养和形成了以“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为主要内容的西迁精神。
  实证分析
  为准确度量西迁群体对陕西省经济发展的贡献,选取91家西迁单位进行研究。根据西迁情况,可以看到95%以上的单位主要采取外地建厂后迁址到陕西、选址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