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西迁精神
值。个人只有融入到时代发展中去,为国家富强而艰苦奋斗,才能发挥自己的社会价值。西迁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中国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弘扬与传承西迁精神,指引新时代青年投身于国家建设之中,为完成社会主义的时代使命、实现国家各区域平衡发展、提升文化自信具有促进作用,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西微所作为早期西迁至西安的企业,其在精神上的传承始终没有消失过。扎根西部,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西微所无论是从员工规模还是技术水平上都得到了质的飞跃。
研究背景及意义
传承与弘扬西迁精神,有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集体共识,精神引领。学习并贯彻西迁精神,是个人坚决服从党的领导意志的体现,体现了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与期待,表现出中国共产党人不怕困难,迎难而上,勇于实践的拼搏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多次强调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这些精神始终鞭策着我们,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将红色的西迁精神置于中国精神之中,不仅是对中国精神的完善,更是对西迁精神的传承,使其在时代的发展中得到升华。弘扬西迁精神,始终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保持高度信任,坚定不移,贯彻党的意志,服从党的安排。为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传承和弘扬西迁精神,鼓励一代又一代人继续秉持着“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理念,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西安微电机研究所传承与弘扬西迁精神的经验做法
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西微所不断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先后组建了三个集产品研发和制造为一体的产业化实体,他们面向纺织、工业缝纫机、新能源汽车、智能阀门、高压电器等制造行业,可年产各类微特电机20余万台,走出了一条具有西微所特色的产业化道路。
数十年来,西迁精神始终激励和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西微所人,勇于开拓,积极创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就;西微所人身上迸发出的闪光的精神——西迁精神,在一代又一代西微所人身上得到传承并发扬光大。西迁精神薪火相传,涌现出一批微电机行业先进典型人物,共同续写新时代篇章。
听党指挥跟党走,是西迁精神的精髓,是几代西微所人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精神源泉,是与党和国家保持同步步伐的基础。[1]
1、西安微电机所西迁历程
1965年初,电器科学研究院第五研究室主任张颖陪同贺天枢(时任电器科学研究院计划技术处长)通知平友尧:微电机室将内迁西安,指定平友尧参与搬迁的筹备工作(当时属绝密阶段),具体工作上与姚琅斋副院长(时任)和贺天枢联系。随后由第一机械工业部杨寿山副部长召集会议,平友尧作为迁出方代表与迁入方代表刘大椿同志第一次见面,会后两人共同起草了搬迁方案,并经局院厂有关领导多次讨论审定。1965年5月8日,按国家统一规划,第一机械工业部下达了《1965年北京电器科学研究院微电机研究室(五室)支援内地建设计划》的通知。
1965年上半年,平友尧和陈百禄两位同志被指派为先遣人员来到西安微电机厂进行搬迁建所的区域布置、工艺设计等工作。与此同时,张颖同志则在北京负责全面的具体搬迁准备工作。
在妥善准备之后,1965年7月10日,共计336人,其中内迁职工186人(微电机室内迁职工139人、院内随迁16人、院外随迁31人)及随迁家属,由电器院杨大祥副院长陪送西安。1965年7月11日,西安市市长徐步、副市长、省机械局、西电公司及西微厂各部门领导去车站迎接。
西迁精神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基础,以自我奉献为情怀,以团结奋斗为要义、将个人理想融入到国家事业当中的生动展示,无时无刻不体现着西迁人的初心和使命。
2、传承与弘扬西迁精神的经验做法
(1)与时俱进,赋予新时代内涵
科技在进步,时代在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传统精神依旧散发着活力,依旧可以对人产生积极的影响。坚持与时俱进,赋予传统精神新的内涵,发挥其历史继承的作用,在当代社会发展中展现出独有的精神价值和现实意义。
目前,我国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时期,西微所要将西迁精神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对西迁精神的深入学习,学习西迁人的政治倾向、价值追求,进一步强化自己的理想与信念。
其次,将西迁精神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使其始终具有心怀祖国、无私奉献、敢于创新、艰苦奋
西微所作为早期西迁至西安的企业,其在精神上的传承始终没有消失过。扎根西部,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西微所无论是从员工规模还是技术水平上都得到了质的飞跃。
研究背景及意义
传承与弘扬西迁精神,有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集体共识,精神引领。学习并贯彻西迁精神,是个人坚决服从党的领导意志的体现,体现了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与期待,表现出中国共产党人不怕困难,迎难而上,勇于实践的拼搏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多次强调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这些精神始终鞭策着我们,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将红色的西迁精神置于中国精神之中,不仅是对中国精神的完善,更是对西迁精神的传承,使其在时代的发展中得到升华。弘扬西迁精神,始终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保持高度信任,坚定不移,贯彻党的意志,服从党的安排。为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传承和弘扬西迁精神,鼓励一代又一代人继续秉持着“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理念,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西安微电机研究所传承与弘扬西迁精神的经验做法
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西微所不断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先后组建了三个集产品研发和制造为一体的产业化实体,他们面向纺织、工业缝纫机、新能源汽车、智能阀门、高压电器等制造行业,可年产各类微特电机20余万台,走出了一条具有西微所特色的产业化道路。
数十年来,西迁精神始终激励和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西微所人,勇于开拓,积极创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就;西微所人身上迸发出的闪光的精神——西迁精神,在一代又一代西微所人身上得到传承并发扬光大。西迁精神薪火相传,涌现出一批微电机行业先进典型人物,共同续写新时代篇章。
听党指挥跟党走,是西迁精神的精髓,是几代西微所人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精神源泉,是与党和国家保持同步步伐的基础。[1]
1、西安微电机所西迁历程
1965年初,电器科学研究院第五研究室主任张颖陪同贺天枢(时任电器科学研究院计划技术处长)通知平友尧:微电机室将内迁西安,指定平友尧参与搬迁的筹备工作(当时属绝密阶段),具体工作上与姚琅斋副院长(时任)和贺天枢联系。随后由第一机械工业部杨寿山副部长召集会议,平友尧作为迁出方代表与迁入方代表刘大椿同志第一次见面,会后两人共同起草了搬迁方案,并经局院厂有关领导多次讨论审定。1965年5月8日,按国家统一规划,第一机械工业部下达了《1965年北京电器科学研究院微电机研究室(五室)支援内地建设计划》的通知。
1965年上半年,平友尧和陈百禄两位同志被指派为先遣人员来到西安微电机厂进行搬迁建所的区域布置、工艺设计等工作。与此同时,张颖同志则在北京负责全面的具体搬迁准备工作。
在妥善准备之后,1965年7月10日,共计336人,其中内迁职工186人(微电机室内迁职工139人、院内随迁16人、院外随迁31人)及随迁家属,由电器院杨大祥副院长陪送西安。1965年7月11日,西安市市长徐步、副市长、省机械局、西电公司及西微厂各部门领导去车站迎接。
西迁精神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基础,以自我奉献为情怀,以团结奋斗为要义、将个人理想融入到国家事业当中的生动展示,无时无刻不体现着西迁人的初心和使命。
2、传承与弘扬西迁精神的经验做法
(1)与时俱进,赋予新时代内涵
科技在进步,时代在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传统精神依旧散发着活力,依旧可以对人产生积极的影响。坚持与时俱进,赋予传统精神新的内涵,发挥其历史继承的作用,在当代社会发展中展现出独有的精神价值和现实意义。
目前,我国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时期,西微所要将西迁精神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对西迁精神的深入学习,学习西迁人的政治倾向、价值追求,进一步强化自己的理想与信念。
其次,将西迁精神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使其始终具有心怀祖国、无私奉献、敢于创新、艰苦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