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2版
数字经济赋能四川彝区乡村振兴的逻辑机理与实践经验
不畅、产品销售困难等问题,当地特色产品往往很难走出“大山”,严重制约了乡村经济发展。数字经济能够重塑区域间与产业间协同关系,突破自然地理等有形阻碍,提高区域间、主体间信息交流效率,从而弱化信息差异,推动区域之间、产业部门间、市场主体之间形成更加有效、均衡的发展关系。在实现区域均衡发展方面,数字乡村的发展能够通过共建大数据平台,不断完善数据共享开放体系,从而实现数据资源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互联互通、协同应用,能够加快村与村之间的分工协作。在提高产业部门协作效率方面,随着信息平台的建设和数字要素的有效配置,能够实现彝区农村产业上下游环节间的及时沟通和协同生产,从而延长乡村特色产业链条,形成多元化产业结构,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在消除市场供需主体之间信息壁垒方面,通过数字技术和电子商务平台,在农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直接联系,节约沟通成本,促进农产品的流通和销售。此外,数字经济的协同效应还能使彝区农村积极融入四川数字化建设,抓住发展的历史性机遇,通过发挥自身的民族特色与农村资源优势,形成独特的民族数字乡村品牌,与其他地区的数字化建设形成优势互补,优化四川整体数字经济体系的结构。
  (三)集聚效应:催生乡村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赋能产业兴旺
  数字经济在发挥协同效应的同时,还能够通过集聚效应实现各类要素的高效配置。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不仅能够提升要素集聚的速度,也能够增加要素集聚的容量,通过集聚发展要素,加快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发经济主体的合作意愿与创新活力。数字经济的集聚效应体现在,在数字经济推动下,不断推动各种要素间的积极互动,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数字优势产业,并通过将本地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主导产业,从而提升对资本投资、优质人才的吸引力,不断完善基础产业和关联产业,培养潜在产业,进一步扩大要素和产业集聚的良性循环。如在四川彝区,通过数字技术在乡村的应用,打造了一批特色乡镇、精品村寨,创建出具有彝族特色的火把节、彝族年、红色文化等文旅品牌产业,并运用互联网等途径加强品牌宣传,吸引人才、消费者、资本的流入,推动了农村就业结构的优化和更新,并以此为契机逐步改善当地产业整体环境,塑造出新的数字化乡村生活,为孕育新的数字特色产业提供机会,也为乡村振兴提供持久动力。
  数字经济赋能四川彝区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雷波案例
  在持续推动数字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凉山州雷波县以“政府拉动、龙头带动、科技推动、产业联动”为基本思路,加快建设脱贫地区数字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示范区:通过数字信息在生产技术上的运用,发展优势特色乡村产业,为农民提供了持续稳定的生计来源;通过构建政务新媒体矩阵,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构建了政府与市场沟通有效、边界明确的现代市场体系,为四川乃至全国民族地区推进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一)数字经济赋能乡村特色产业,构筑农民稳定增收的产业基础
  雷波脐橙是雷波县的支柱产业,2020年全县脐橙种植面积2.7万亩,其中已投产果园2万亩,2022年产量就达2.71万吨,产值2.88亿元,综合产值3.86亿元,带动农户8597户42985人增收,户均收入3万元以上。2003年以前,雷波县脐橙营销渠道以传统营销为主,营销成本高、影响范围十分有限,同时存在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产业融合度不高等现实问题。为促进脐橙产业与国内外大市场对接,雷波县积极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和脐橙产业化转型,通过制定《雷波脐橙生产技术规程》,利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管理平台,将全县99家脐橙生产主体纳入质量安全追溯范围,对其农业投入、农产品生产记录开展日常巡查。2021年,雷波县成为首批纳入农业农村部脱贫地区农业品牌公益帮扶的地区,在帮扶组的指导下,组织开展线上线下培训,通过对接阿里巴巴等大型电商平台、入驻盒马鲜生等高档商超、与中粮集团等大型农业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增加品牌效益,拓宽销售渠道。2022年成立中国优质脐橙研究中心,旨在推动雷波脐橙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小特产”升级“大产业”的样板,以脐橙“小切口”推动现代农业“大变化”。
  从生产环节来看,通过提升数字技术水平,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就销售环节而言,通过构建电商销售平台,打造品牌形象,拓宽销售渠道,降低交易成本。雷波县通过数字乡村建设,推动电子商务与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有效推动了当地产业振兴,以园区为依托,持续发挥脐橙的虹吸效应,推动雷波脐橙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协同发展,带动了周边村庄的产业发展。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数字信息技术深度赋能乡村建设,有利于农村发展当地优势特色产业,搭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