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95版
“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下霍尔果斯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研究
  以中国-中亚峰会为契机全方位建设标杆示范区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霍尔果斯在促进中国与沿线国家经济发展、人文交流、区域合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发挥了西承亚欧、东接内陆的区位、交通、资源优势。为把霍尔果斯建设成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标杆和示范,还需做以下努力。
  (一)完整准确贯彻落实中国-中亚峰会精神
  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5月中国-中亚峰会上主旨讲话精神,将中国-中亚合作规划好、建设好、发展好。从加强机制建设,拓展经贸关系,深化互联互通、扩大能源合作、推进绿色创新、提升发展能力、加强文明对话、维护地区和平等八方面携手并肩,团结奋斗,积极推进共同发展,并且强调建设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要做到四个坚持,坚持守望相助、坚持共同发展、坚持普遍安全、坚持世代友好。[14]
  (二)积极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主动融入自治区“五大中心”建设,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深化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应用,强化诚信政府建设,认真落实自治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三年行动,大力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和投资领域审批制度改革,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聚焦“八大产业集群”开展招商引资,着力引进一批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和配套产业。积极支持“中欧班列+跨境电商”等新模式落地,促进外贸结构不断优化,助推新疆打造“东联西出”对外开放新高地。立足我国国情的同时,结合沿线各国的发展现状,实现政策一致性、科学性、实践性和客观性。出台更多贸易便利化举措,升级双边投资协定,推动贸易规模迈上新台阶。
  (三)积极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旅融合和文化交流
  继续打造霍尔果斯口岸“国门形象”示范点建设工程,做好文化展示、文化合作、文化创意、文化产业发展,打造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积极推动“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与合作,以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为核心,整合边境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免税购物、中亚风情等资源,精品旅游线路以及边境文化体验品牌、跨境免税购物品牌,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凭借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数字技术助力传统文化产业升级,在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出口贸易、文化科技国际合作、文化作品数字版权交易、数字文创产业国际交流等方面进行创新试点,推动对外文化贸易全面发展。
  注释
  [1]霍尔果斯文旅,霍尔果斯国门文化讲解词,2023年5月。
  [2]赵明昊、尚杰:《新疆霍尔果斯:千年驿站谱新曲》,载《光明日报》,2023-3-29(005)。
  [3]钱小岩:《中亚民众喜爱的中国货热闹的霍尔果斯有答案》,载《第一财经日报》,2023-5-17(A01)。
  [4]梁伟:《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开放前沿释放发展动能》,载《新疆日报》,2022-7-14(001)。
  [5]《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跨境人民币业务相关工作的通知》(乌银发〔2014〕188号),搜狐网,https://www.sohu.com/a/166696583_742314。
  [6]石鑫:《高质量推进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载《新疆日报》,2021-7-4(001)。
  [7]姚彤、王兴瑞:《自治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召开》,天山网,https://www.xinjiang.gov.cn/xinjiang/xjyw/202205/a2f1d3cfb65740278f2de031a66a704e.shtml。
  [8]冯海森、刘玉龙:《“空中陆桥”推动跨境电商实现跨越式发展》,载《伊犁日报(汉)》,2022-11-18(004)。
  [9]耿丹丹:《百年口岸迎新兴贸易,跨境电商成为霍尔果斯外贸发展新动能》,中国经济网,http://www.ce.cn/cysc/zljd/gd/2023-01-28。
  [10]冯海森、王哲昆:《古尔邦节期间霍尔果斯接待游客18.2万人次》,伊犁新闻网,www.ylxw.com.cn/shouyelvyou/2022-07-21/1067342。
  [11]王蔚:《伊犁州“五一”假期文旅市场持续火爆》,载《伊犁日报(汉)》,2023-5-4(004)。
  [12]课题组:2023年6月调研由霍尔果斯数字文化产业园提供。
  [13]冯海森:《霍尔果斯:文化“浸润”美好生活》,载《霍尔果斯零距离》,2022-10-31。
  [14]习近平:《携手建设守望相助、共同发展、普遍安全、世代友好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在中国-中亚峰会上的主旨讲话》,新浪网,https://k.sina.com.cn/article_1784473157_2023-05-19。
  作者简介
  晁正蓉 新疆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化研究所研究员
  刘 璐 新疆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