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22版
新时代增强文化自信路径探究
随着影视作品的广泛传播也日趋常态化。各国文化软实力的较量逐步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作为具有悠久历史文明的中国,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势在必行,因而增强文化自信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客观上来说,文化自信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义深远。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以“中国风”托起“冬奥范”,是新时代增强文化自信的生动表达和精彩诠释。北京冬奥会致力于营造中华优秀文化氛围,诠释出中国筑梦当下、畅想未来的文化自信,展示大气磅礴、履践致远的大国风采,是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的重要标志,也是激励中国人民进行新时代文化创新的重要体现。“一墩难求”的背后反映出来的是中华民族增强文化自信的信心与底气,中国优秀文化的魅力愈发赢得世界人民的尊重与认可。
  增强文化自信面临的现实问题
  1、中华文化吸引力尚有欠缺
  通过长期的社会历史演进过程,中华文明不断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在此过程中得以孕育。四大发明现今依然享誉全世界,来自中国的瑰宝令世人着迷。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事业日益繁荣。[6]
  然而,在中华文化不断发展和演进过程中,中华文化自身魅力并未得到完美展现,中华文化自身的吸引力还有待提升。部分文化工作者对中华文化还不够重视,内容上缺乏创新,某种程度上对文化作品本身还存在一知半解或恶意曲解的现象,部分主旋律文艺作品甚至出现“手撕鬼子”“张冠李戴”等闹剧。这也就造成中华文化吸引力还不够强,呈现形式单一、生硬等特点,人民群众无法产生相应共鸣,如国内部分人对中国传统节日视而不见,热衷于过洋节、吃洋快餐,导致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嗤之以鼻,也就不利于中华文化吸引力的提升。此外,在信息化、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欧美自由主义、拜金主义思想对中华传统文化造成冲击,这种冲击对中华文化的弘扬和传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比如认同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等,但是这不足以动摇中华文化的根基,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加强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特别是孔子学院在全球很多国家兴办,表明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正在不断增强和传播。
  2、中华文化感召力尚有差距
  马克思曾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7]由此可见,理论的彻底性对于说服人民群众本身至关重要,而中华文化的感召力对于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也尤为关键。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灿烂的中华文明史上留下了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等璀璨篇章,具有无比厚重的历史底蕴,对于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而言意义深远。当代中国能取得如此辉煌成就,自然有其历史必然与现实归因,而挖掘和探究其背后所蕴含的理论逻辑与实践理路是增强中华文化感召力的关键环节。由于缺乏必要的参照,当代中国在改革开放的实践探索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部分现实问题,如人民群众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感受和新闻媒体宣传的获得感、幸福感也会出现部分偏差,成为影响中华文化感召力提升的不利因素。
  尽管存在上述问题,中华文化感召力却依旧有着庞大的受众基础,全体人民依旧拥护党的领导,依旧相信并践行党和国家各项大政方针政策,以此看来在新时代提升中华文化感召力是增强民众自身获得感、幸福感及对党和国家信任感的重要条件。
  3、中华文化阐释力尚有不足
  中华文化的阐释力,集中体现在中华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影响程度。在中华文化吸引力和感召力的基础上,中华文化阐释力对于提振新时代文化自信具有颇高的理论意义,对于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则具备深厚的实践逻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8]
  当前中华文化阐释力还有所不足,传播中华文化的力度还不够强,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作品形式还不够丰富,对中华文化的阐释主要集中在学术报刊和影视作品上,对中华文化本身内涵的解构和研究还不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升中华文化阐释力势在必行,除加大对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度之外,还须进一步提升对中华文化作品形式的解析和重构,对能很好体现中华文化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加以阐明和解析,使之能逐步适应中国现代化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从而激发中华文化创新活力,凝聚起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