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49版
数字化背景下东莞制造业转型升级问题及对策研究
首先,东莞市注重科技投入,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水平。通过引进外资企业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自主开发和研制了一系列高新技术产品,推动了“东莞制造”的向智能化、高端化转型升级。其次,东莞市注重提高产业附加值,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推动制造业向价值链中高端挺进。在产品设计、制造工艺、装备选型和产业配套方面进行优化调整,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品牌知名度,努力成为“中国制造”的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代表。此外,东莞市还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推广清洁生产技术,鼓励企业加强环保意识,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绿色制造。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东莞市工业经济的质量和效益,也有助于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通过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推动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四)高质量发展阶段(2016-2023年)
  “十三五”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东莞也将发展目标从简单的规模扩张转向了注重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等多重指标的发展。此时,东莞制造业开始注重提升产品品牌、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积极培育自主品牌,打造高端制造业集群。在高质量发展阶段,数字化已经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东莞市围绕数字化建设,积极探索新业态、新模式,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在数字化转型阶段,东莞市提出了“智造东莞”计划,加强数字化系统建设,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实现“智能制造”。同时,东莞市还大力推广3D打印、机器人等先进装备,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这些企业在产品研发、生产制造、营销推广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不断提高着自身的竞争力,加快了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
  东莞制造业转型升级存在的主要问题
  东莞市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取得的成果显著,运行质量得以提升,对本市经济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但是,现阶段不可忽视的是东莞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不利因素的制约和挑战。如果不主动进一步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优化,就容易在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丧失现阶段的优势。
  (一)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在制造业行业,东莞市大部分企业仍然处于“跟随生产”的状态,缺乏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企业自主研发能力相对较弱。虽然东莞市目前有多家知名工业设计中心和研发中心,但是企业对于人才的创新意识培养,以及对于研发投入和产学研合作的推广力度较小。其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东莞市的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由于市场需求不足、专利保护机制不健全、人才流失等原因,许多技术成果最终难以得到落地和应用。另外,由于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普遍较低,在东莞市的制造业企业中,尤其是中小企业中,对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认知仍然较为薄弱,知识产权意识不够明晰,一些企业的产品设计和创新研发容易被盗用或模仿,这大大挫伤了部分企业科技创新的动力。最后,东莞市虽然拥有高校众多,但是对于人才的吸引和留存能力较差,很多科技人才面临着待遇、晋升空间、创新平台等方面的困境,无法在当地得到更好的发展机会,面临着严重的人才流失问题,科技创新之路举步维艰。
  (二)发展质量和效益有待提升
  为了衡量制造业的质量和效益,可以通过工业增加值率这一指标来对比分析。工业增加值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创造的价值增量部分,而工业增加值率则反映出企业创造的附加值在整体工业价值增加中的比例。该指标可以直观地反映出企业产品创造的附加值部分,利于企业之间的比较和分析。当工业增加值率越高时,说明企业所创造的附加值部分越大,即单位产出值也就越高。这一指标也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盈利水平和发展水平。根据东莞市发布的统计年鉴数据,2021年电子信息、纺织、电气机械、食品、造纸等行业以及文体、家具、化工、包装等行业合计工业增加值占总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88%。这些行业涉及到13类制造业。工业增加值率的平均值为27.3%,而化学相关行业的工业增加值率只有21.4%,低于平均值4.9%。而东莞支柱产业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其工业增加值率只有19.2%,远低于平均值27.3%。六类代表先进制造的制造业中,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工业增加值率也低于平均水平。在高技术制造业方面,除了医药制造业的工业增加值率为59.3%,其他行业的工业增加值甚至低于传统制造业水平。这些数据表明,位于东莞市的高新技术制造业企业仍处于产品生产价值链的下游,无法从生产过程中获取高技术产品的高附加值部分所带来的利润。尽管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制造业正在快速发展,但它们能够带动的工业增加值有限,仍然无法有效地提高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此外,许多企业的生产模式仍停留在劳动密集型阶段,这也导致东莞制造业整体的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
  (三)缺乏政策引导,数字化转型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