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70版
乡村振兴背景下社区博物馆的发展路径
少数民族等一些文化程度不高的弱势群体)对自己社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在这个过程中,社区成员既可以作为参与者,又可以视为围观群众。它的构成离不开两方面的要素:其一是来自社区方面,具体包含有社区地域范围、社区政府组织、社区普通居民和社区活动资源等等。其二是来自博物馆方面,具体包含社区人文关怀、服务社区居民、保存社区遗产、促进社区经济和推动社区民主等等。
  而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对于社区博物馆来说是一次机遇。2008年,浙江省在安吉生态博物馆建立的基础上,率先展开了一场博物馆群的建设活动。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更是针对乡村文化发展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明确指出乡村可以立足实际情况,建设遗址博物馆、乡村博物馆、户外博物馆等,通过保护传统文化和生态环境实现乡村文明发展轨迹的再现。
  近年来,社区/乡村博物馆得到了广泛重视,在全国各省市陆续生根开花。2022年11月,山东省文旅厅公布了首批山东省乡村(社区)博物馆名单,共有100家。[3]陕西省文旅厅目前也公布了三批社区博物馆名单,总数多达56家。[4]由此可见,社区/乡村博物馆已经成为地域特色文化收藏、展示和传播的重要载体,对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
  社区博物馆推动乡村振兴的意义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社区博物馆就是社区居民自己的博物馆。基于这一理念,我们可以通过社区博物馆建设,由村民自觉发起、自发组织、自动参与,增加彼此之间的文化交流,从而推动乡村振兴,实现乡土文化价值的转换,对新农村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
  1、构建乡土记忆,促进乡村文化认同
  在快餐式的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地方文化机构的缺位,更容易使优秀传统文化遭受现代化的冲击,难以唤醒当地居民的情感价值和文化认同。因此,要促进乡村文化认同,就必须唤醒当地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形成活态传承保护的合力,从而提高乡土文化的生命力和恒久力。而社区博物馆作为公共的记忆保存处,主张由文化的主人自己保护自己的文化,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亲民特性,强调村民自主参与建设和管理。通过乡村文化活动和展览的参与式体验,一方面,潜移默化地将乡土文化植入村民的意识中,并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然后将这些反馈给村民,树立他们承担义务与责任的主人翁意识。另一方面,社区博物馆更成为当地村民行使自身话语权的平台,让乡村在保持文化特色的前提下实现内生式发展。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乡土记忆,更好地提升村民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
  2、动员村民参与,重构乡村文化自信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就是要体现人民的意志,保障人民当家作主,[5]这就体现了基层民主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对于基层社区而言,通过“社区居民高度参与”达到“社区文化自治”,才应该构成我们对社区博物馆理念最本质的认识。具体而言,就是要让村民在政府的引导与教育下,培养他们对乡土文化的保护意识,增进村民之间的集体认同,最终实现乡村文化自治。这一前提是要坚持乡土文化的活态传承保护。
  所谓乡土文化活态传承是指在传承乡土文化的过程中,坚持“整体保护”,赋予乡土文化以生命力、创新力,让乡村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乡土文化永葆生机活力。因此,社区博物馆要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创新,使社区内的人与物充分互动,从而让当地村民以及外来游客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对乡村文明的认识,使乡土文化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从这个角度出发,一方面在强调乡村集体记忆、深度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广泛参与乡村文明建设的过程中,积极培育和打造民间手工艺、生态文化旅游、歌舞技艺表演等乡土特色文化产业和创意产品,推动乡村文化、旅游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构建极具特色的乡土文化活态传承模式,感受原生态文化遗产的鲜活魅力,使城乡一体化过程中乡土文化所面临的被边缘化等问题得到改善和解决。
  另一方面,有助于村民巩固统一的信念和共享的价值观,保护乡村特有的文化传统,维护和加强村民之间的联系。此外,村民还享有开发利用乡土文化资源的权利。通过社区博物馆的建立,村民可以参与决定保护与开发的方式方法,这样便能使村民在现实的时间和空间中,更好地认识并利用乡土文化资源以达到社会价值、个人价值的统一,从而构建属于当地特色的乡土记忆,更好地提升他们的文化自觉、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
  乡村社区博物馆的发展路径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文明国家,可以说,五千年的农耕文明就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根源。但长久以来,由于城市文化的影响,乡土文化被打上了“老土”的标签,一度被遗忘。自社区博物馆理念诞生之日起,无论是内容主题的选择,还是多方社会组织结构的参与,其最终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