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12版
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解决路径
的同时,其便捷性也给不良思想的数据信息传播提供了土壤。大学生由于长期生活在象牙塔里,相对缺乏独立思考和逻辑判断能力,更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侵害,这对他们的学习和成长都将带来负面影响,同时也直接制约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是庞杂的大数据涌入高校校园,给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三是个人信息安全挑战。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思政教育工作者通过搜集和掌握学生的行为数据去分析目前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就有可能导致学生部分相对隐私的个人信息泄露,使得学生产生不良情绪和排斥的心理。
  此外,在运用数据信息过程中,如果对信息数据的安全管理不重视,也有可能导致学生的个人信息数据泄露,并受各种电信诈骗、骚扰电话等侵扰,最终使大数据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难以取信于学生,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3、高校思政教育人才挑战
  大数据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简单地把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大数据+”),而是为大学生的理性思考提供更多的空间和可能性,实现大数据和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然而,从当前两者的融合状况来看,还面临着专业人才缺乏的困境,思政教育工作者中具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背景并同时熟练掌握大数据技术的复合型教师不多,这对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发展是不利的。
  4、思政教育传播方式挑战
  过去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依靠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思政课老师或辅导员)在课堂上或课后为学生单向灌输,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和良好品质。近年来,随着大数据在各个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入,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已经不限于课堂教学了,而更多是通过移动设备获取思政教育资源,对于自己获取到的一些优质教育资源,也乐于分享给同伴、同学。从网络资源的获取速度而言,有的学生在搜集教育资源时的速度远快于思政课教师,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弱化了思政课教师的权威。
  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策略
  1、完善数据制度,深化大数据技术革新
  受技术水平的影响,思政教育者在运用数据技术实现思政教育创新中,容易遇到数据作假、数据被篡改以及数据不当等问题。对此,就要首先从制度入手,不断完善数据制度,实现技术运用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其次,学校要有效借助外力来提升数据处理水平,准确分析教育客体,并对其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辅导;最后,要深化大数据技术的持续变革,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化变革和发展带来新机遇,真正促进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
  2、加强数据信息管理
  一是转变教育方式,有效应用大数据技术。在创新信息传播方式的同时,必须强化新时期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使学生以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抵御不良信息对自己的影响。
  二是要树立正确的大数据理念,并有效突出大数据管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为了防范和抵制高校校园文化环境受到不良信息的渗透和破坏,思政教育工作者不但要及时转变教学理念,还要不断创新教育形式,运用大数据技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还要进一步优化校园环境,过滤各种不良信息和错误思想,积极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三是合理使用学生个人数据。重视学生个人数据资料的保护、妥善管理和使用,根据相关情况使用完个人数据后,有必要时要及时删除学生的个人数据,以防信息泄露。与此同时,学校还要不断加强防火墙建设,优化学生数据存储方式,以免病毒利用漏洞入侵计算机窃取信息。
  3、强化思政教育人才队伍建设
  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离不开高素质、高技能的教师队伍作保障。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高校要重视思政教育人才队伍的建设。
  首先,高校要加强教师相关培训,如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科知识培训、大数据思维与技能培训等,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教师培训与发展体系,克服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困境。
  其次,作为思政教育工作者,自己不仅要有过硬的政治信仰、深刻的情怀、新颖的思维、宽广的视野、严格的自律和健康的人格,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敏感度和预见性。要充分认识到大数据和思政教育工作融合的重要意义,学会借助网络平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发展变化和困难需求,及时给予有效帮助和解决。
  最后,要重视大数据和学科专业人才的引进,强化专业培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此外,还可以组织思政教师队伍走进企业交流学习,了解企业文化中关于思政文化的内涵,然后在后期的教学中向学生展示企业文化的真正含义,使学生尽早了解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