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06版
推动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几个着力点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观同传统“天下为公”的天下观相结合,推动中国与世界共同发展
  中国古代天下观是中国古人关于国际秩序的独特观念。《礼记·礼运》提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从晚清康有为的“大同思想”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理想成为中华民族历代先贤追求的政治理想。中国古代天下观有别于近代《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立的主权国家概念,旨在追求一个超越国家的文明秩序。在这种文明秩序内,礼仪教化、协和万邦而非经济霸权、军事强权才是主导国际秩序的标准。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观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和方向。马克思、恩格斯说:“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思维深刻洞悉了资本主义是推动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动力,也揭示出资本主义是造成当今世界南北差距、两极分化、数字鸿沟等重大现实问题的根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观同“天下为公”思想相结合,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弘扬中国传统的“协和万邦”思想,“强而不霸”的天下逻辑,超越西方资本主义主导下的国强必霸的强权逻辑,走出一条超越“文明冲突”的和平发展之路,推动中国与世界的共同发展。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特质同传统“民为邦本”的社会观相结合,推动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式现代化
  《尚书·五子之歌》云:“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尚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政治历史文献汇编,奠定了中国民为邦本的社会观。民为邦本的社会观突出“人民”在国家社会生活中基础性地位,逐步发展为“爱民”“厚民”“利民”“富民”等思想。强调民本思想,有利于防范政治权利对人民利益的侵害,把人民的福祉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方向。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明确提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与唯心主义将英雄人物作为历史前进动力的观点不同,在马克思看来,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生产的主体,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还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特质同传统“民为邦本”的思想相结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超越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追求资本无限增值的发展神话;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走出一条“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同传统“厚德载物”的道德观相结合,推动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思想,比如“革故鼎新”“任人唯贤”“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政以德”“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等,强调追求自我超越、重视家庭伦理、积极融入群体生活,提升人格境界。这些价值观念是中国人的精神瑰宝,对于治理当代社会中出现的诚信危机、生态赤字、信仰危机等,处理好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有着重要启发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拨开了以往思想家将道德观念永恒化、实体化的意识形态迷雾,揭示了人类道德观念产生的根源在于物质经济基础的变动,不存在永恒不变的道德观念。马克思主义批判了私有制基础之上的虚伪的道德观念,提出只有消除阶级对立,才能实现真正的、共产主义的道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同传统“厚德载物”思想相结合,弘扬中华传统美德、革命道德、社会主义道德;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超越西方所谓“普世价值”的局限性,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作者简介
  燕连福 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