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康养到贵州”品牌对策研究
“医养结合”加快发展。贵州医养结合服务机构实现县级全覆盖,“医疗+康养”“康养+医疗”己成为发展趋势。贵州先后有贵阳、铜仁、遵义被列为家医养结合试点城市,建有贵阳市鸟当区曜阳养老服务中心、铜仁市德江县民族中医院老年养护院、遵义市康复医院等一批集专业养老护理、疾病康复、慢病管理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健康养老机构,形成了“医中有养”“养中有医”“医养协作”等多医养结合模式。
“康养+”多产业融合加快形成。2017年贵州黔东南州入选“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贵州大健康中国行普定孵化基地、贵州百鸟河中医药旅游度假养生谷放被评为首批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创建单位。贵州积极探索出“公司+合作社+基地”“公司+农户+基地”“公司+基地”等森林康养经营模式,初步形成了林药复合型、林茶复合型、山地温泉型、山地气候型的森林康养模式。目前,贵州已建设森林康养(试点)基地78个、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单位3个(凤冈、黄果树、江口),森林康养(试点)基地规模位居全国前列。②
康养“强市”“强县”品牌不断彰显。遵义、六盘水、贵阳等先后入围《康养蓝皮书:中国康养产业发展报告》发布年度的中国康养可持续发展“20强市”,修文、息烽、赤水、凤冈、湄潭、水城、凯里、独山、荔波、兴仁、江口等先后入围“百强县”。在由上海交通大学牵头发布的全国75个城市2020-2023年《中国候鸟式养老夏季栖息地适宜度排行榜》中,贵阳连续位列前三,六盘水夺得2023年冠军,安顺、黔西南(兴义市)、毕节、遵义均成为“中国夏季候鸟式养老好去处”。③
(三)打造“康养到贵州”品牌的政策基础
政策持续发力为康养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基础。从国家层面来看,“健康中国”战略为康养产业发展供了重要机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积极促进健康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融合,催生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十四五”国家老年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等相继提出,“发展康养旅游,推动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建设”“引导各类旅游景区、度假区加强适老化建设和改造,建设康养旅游基地”,等等。
从贵州省级层面来看,贵州将健康产业作为“健康贵州建设”五大重点之一,积极推进健康与旅游、养老、中医药、互联网、健身休闲等产业融合,推动大健康与大数据、大生态、大旅游高位嫁接、跨界融合、创新发展,并围绕养老、中药材、森林康养等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加速推动形成全区域发展、全方位开放、全产业融合的大健康产业链。
打造“康养到贵州”品牌的困难挑战
当前,贵州在“康养到贵州”品牌打造上依然面临着根基不稳、影响力不强、氛围不浓、支撑不足等诸多困难和挑战。
(一)“康养到贵州”品牌根基不稳
区域品牌是企业品牌发展延伸的结果,其形成是随着产业集群的产生、成长而逐渐形成的。贵州康养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突出表现为:
一是康养产业顶层设计还不够完善。康养涉及面广,其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系统完善的顶层设计。然而,贵州康养产业发展政策设计多分散于相关部门,如文旅、卫健、发改、民政等部门,尚未正式出台全省性的康养产业发展规划,难以形成康养产业发展合力,导致措施不够精准得力。
二是康养产业仍处于资源主导模式。贵州康养产业多为资源主导模式发展,主要依托自然生态和气候资源进行打造,如避暑康养、温泉康养、森林康养、阳光康养等。康养产品业态供给较为粗放单一,同质化严重,难以满足多层次、社会化康养需求。如一些避暑康养旅居的集聚区推出的产品多为中低端的包月套餐,包吃住人均每天收费也仅为100多元。
三是康养产业市场主体不强。贵州康养市场主体整体经营管理水平较低,规范化、标准化、市场化程度低,产业横向延展能力弱,对优势资源转化的能力不高。全省年收入超亿元的旅游康养龙头企业总量不足,难以担负起“康养到贵州”品牌建设主力军重任。
(二)“康养到贵州”品牌影响力不强
自提出打造“康养到贵州”品牌以来,通过各类媒体、学术会议、培训宣讲等方式,“康养到贵州”品牌得到了传播,但整体而言“康养到贵州”品牌影响力不强。具体表现为:
一是“康养到贵州”品牌知名度不大。受交通、节假日、医疗服务等条件和因素影响,外界更多的只知道“贵州气候不错”“民族文化不错”“生态环境不错”“值得去看一看”,康养产业还没有形成独一无二的国内一流康养和度假康养目的地品牌。
二是“康养到贵州”品牌遭受周边屏蔽。在“健康中国”发展战略引导下,周边省份康养市场竞争较为激烈,特别是在温泉康养、旅居康养、森林康养、避暑康
“康养+”多产业融合加快形成。2017年贵州黔东南州入选“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贵州大健康中国行普定孵化基地、贵州百鸟河中医药旅游度假养生谷放被评为首批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创建单位。贵州积极探索出“公司+合作社+基地”“公司+农户+基地”“公司+基地”等森林康养经营模式,初步形成了林药复合型、林茶复合型、山地温泉型、山地气候型的森林康养模式。目前,贵州已建设森林康养(试点)基地78个、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单位3个(凤冈、黄果树、江口),森林康养(试点)基地规模位居全国前列。②
康养“强市”“强县”品牌不断彰显。遵义、六盘水、贵阳等先后入围《康养蓝皮书:中国康养产业发展报告》发布年度的中国康养可持续发展“20强市”,修文、息烽、赤水、凤冈、湄潭、水城、凯里、独山、荔波、兴仁、江口等先后入围“百强县”。在由上海交通大学牵头发布的全国75个城市2020-2023年《中国候鸟式养老夏季栖息地适宜度排行榜》中,贵阳连续位列前三,六盘水夺得2023年冠军,安顺、黔西南(兴义市)、毕节、遵义均成为“中国夏季候鸟式养老好去处”。③
(三)打造“康养到贵州”品牌的政策基础
政策持续发力为康养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基础。从国家层面来看,“健康中国”战略为康养产业发展供了重要机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积极促进健康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融合,催生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十四五”国家老年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等相继提出,“发展康养旅游,推动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建设”“引导各类旅游景区、度假区加强适老化建设和改造,建设康养旅游基地”,等等。
从贵州省级层面来看,贵州将健康产业作为“健康贵州建设”五大重点之一,积极推进健康与旅游、养老、中医药、互联网、健身休闲等产业融合,推动大健康与大数据、大生态、大旅游高位嫁接、跨界融合、创新发展,并围绕养老、中药材、森林康养等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加速推动形成全区域发展、全方位开放、全产业融合的大健康产业链。
打造“康养到贵州”品牌的困难挑战
当前,贵州在“康养到贵州”品牌打造上依然面临着根基不稳、影响力不强、氛围不浓、支撑不足等诸多困难和挑战。
(一)“康养到贵州”品牌根基不稳
区域品牌是企业品牌发展延伸的结果,其形成是随着产业集群的产生、成长而逐渐形成的。贵州康养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突出表现为:
一是康养产业顶层设计还不够完善。康养涉及面广,其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系统完善的顶层设计。然而,贵州康养产业发展政策设计多分散于相关部门,如文旅、卫健、发改、民政等部门,尚未正式出台全省性的康养产业发展规划,难以形成康养产业发展合力,导致措施不够精准得力。
二是康养产业仍处于资源主导模式。贵州康养产业多为资源主导模式发展,主要依托自然生态和气候资源进行打造,如避暑康养、温泉康养、森林康养、阳光康养等。康养产品业态供给较为粗放单一,同质化严重,难以满足多层次、社会化康养需求。如一些避暑康养旅居的集聚区推出的产品多为中低端的包月套餐,包吃住人均每天收费也仅为100多元。
三是康养产业市场主体不强。贵州康养市场主体整体经营管理水平较低,规范化、标准化、市场化程度低,产业横向延展能力弱,对优势资源转化的能力不高。全省年收入超亿元的旅游康养龙头企业总量不足,难以担负起“康养到贵州”品牌建设主力军重任。
(二)“康养到贵州”品牌影响力不强
自提出打造“康养到贵州”品牌以来,通过各类媒体、学术会议、培训宣讲等方式,“康养到贵州”品牌得到了传播,但整体而言“康养到贵州”品牌影响力不强。具体表现为:
一是“康养到贵州”品牌知名度不大。受交通、节假日、医疗服务等条件和因素影响,外界更多的只知道“贵州气候不错”“民族文化不错”“生态环境不错”“值得去看一看”,康养产业还没有形成独一无二的国内一流康养和度假康养目的地品牌。
二是“康养到贵州”品牌遭受周边屏蔽。在“健康中国”发展战略引导下,周边省份康养市场竞争较为激烈,特别是在温泉康养、旅居康养、森林康养、避暑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