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99版
试论临潼火车站遗址的保护与利用
杨 旭
  陕西铁路已有近百年发展历史,在全国路网中处于承东启西的重要地位。临潼作为西安东大门,境内历史遗产众多,截至目前已有八十九年历史的临潼火车站旧址,其保护现状、使用情况关乎地区窗口形象。考察临潼火车站遗址在保护与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地域特色提出临潼火车站遗址保护建议以及发展规划,对陕西近代铁路文化遗产的进一步利用有一定的意义。

  陕西位居中国中部,地扼东西,兼跨南北,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自清末议筑、民国筑造陇秦豫海铁路之潼(关)西(安)段开始,陕西铁路历经近百年发展,已成为沟通东北、华北、华东、中南,以及通往西北、西南方向的交通要道,在全国铁路网中处于承东启西的重要地位。
  临潼火车站遗址概况
  临潼,因城东有临河,西有潼河,故得名。地处关中平原中部,作为古都西安的东大门,自周秦到汉唐,一直为京畿之地,处于全国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位置。
  临潼境内历史遗产众多,例如仰韶文化时期的姜寨遗址,秦始皇陵寝兵马俑,鸿门宴发生地新丰镇鸿门堡,烽火戏诸侯发生地骊山,唐玄宗杨贵妃休憩之地华清池,单拎出任何一个都不容小觑,更不用说近代史中改变中国格局与命运的“西安事变”。
  据资料显示,“西安事变”前蒋介石分两次亲到西安督战,第一次是1936年10月23日(一说22日),携夫人乘飞机直达西安,一是为了训令张、杨“剿匪”,二是借机参观凭吊周边古迹,直到10月29日以“避寿”为名(50大寿)到洛阳,安排部署调兵遣将。第二次据张学良原卫队第一营上校营长王玉瓒回忆:“12月4日,蒋介石第二次乘火车来西安,正是在临潼车站下的火车,仍旧驻节华清池。”①
  1946年3月,胡宗南发动黄埔军校七分校全体士官,募捐建成临潼骊山西绣岭虎斑石处“正气亭”,为“纪念委员长西安蒙难”,这里正是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时蒋介石被捕处。解放后,该亭更名为“捉蒋亭”,1986年12月,为缓和两岸关系,在纪念西安事变50周年前夕,该亭再次易名“兵谏亭”。不同的称谓只不过是不同时代、不同的人对同一事件的不同态度与解读。
  临潼火车站隶属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是陇海线上的三等小站。位于临潼城区最北端,出站后以慢上坡形式直通骊山脚下,正对骊山脚下华清宫大门,约距2.5公里。火车站建成于1934年,距今已有近89年历史。
  1934年12月(民国二十三年),西安车站开工建设,站房设计为大屋顶歇山仿古宫殿式建筑,为著名建筑设计师刘凋旎设计,1936年2月18日(民国二十五年),西安车站正式落成,改名“长安车站”。临潼火车站即采用老西安火车站的设计图纸,缩小比例,于1934年开始简化建造,可谓老西安火车站的“高仿版”。据参与临潼火车站设计建造的专家回忆和资料记载,车站建造过程中,为节约经费、降低成本,主要简化了西安火车站原设计图纸中“脊兽”“飞檐”的弧度和“门楼”等细节部位,采用歇山顶加庑殿顶的形式,黄墙灰瓦,重彩精绘,建筑层高由西安车站原图纸的两层缩减为一层。
  临潼火车站按照中国传统的建筑模式,采用砖木混合结构,坐北朝南,主体建筑的东西两侧分别是进站口和出站口,室内设有候车室、票房,建筑风格为古典中式加入西洋元素,车站牌匾按照中式传统风格设计。国民政府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拟以西安为陪都,故陇海线陕西段车站站名牌都是社会名流或者高官大员所题写。
  临潼火车站建成初期,相传悬挂的是由时任国民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