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西部文旅竞争力报告
西省文化事业、文旅产业正在加快发展,对经济的拉动力持续提升。
厚重的文化是陕西发展旅游的独特资源,文化旅游已成为新时代促进陕西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除了传统的博物馆参观等静态观赏游览,当下陕西旅游消费亮点向旅游度假区与休闲街区集中的趋势更加明显。有数据显示,陕西近年重点打造的旅游度假区和休闲街区,在“双节”期间接待人数和收入实现稳步上升,远超2019年同期水平。
最为典型的当属大唐不夜城以及“长安十二时辰”项目。
西安市大唐不夜城步行街位于“世界文化遗产”大雁塔脚下,地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西安曲江新区的核心区域,是国家5A级景区,也是首批“全国示范步行街”。大唐不夜城以“一轴·两市·三核·四区·五内街”的总体布局,在仿唐建筑、多元艺术演出,以及声光电的巧妙配合中,营造出了一个能让万千游客一秒穿越回盛唐的沉浸式梦幻场景。大唐不夜城之所以能长火长红,关键因素是不断地有新内容注入以吸引游客的注意力。仅仅从表演项目来说,最早的演出是小型演唱、演奏,还有人体雕塑等。“不倒翁小姐姐”火了后,又有了与游客互动的新项目,比如游客会被“李白”拦住对唐诗,有机会参与“盛唐密盒”的演出、观看由唐代张萱名画“捣练图”衍生出的舞蹈……所有这一切都是免费的。
“长安十二时辰”是中国首个沉浸式唐风市井生活街区,将影视剧IP全场景还原,也是影视剧IP转化为文旅项目的一个行业样板。“长安十二时辰”于2022年4月30日开业,尚在疫情期间。即使如此,开业一年来“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日平均游客接待量7000人次,节日达10000人次,累计超过100万人次,实现全网曝光量75亿。今年“五一”假期累计接待游客量4.6万人次。
文化和旅游部公布2022年度文化和旅游最佳创新成果,全国仅3家上榜,“长安十二时辰+大唐不夜城”唐文化全景展示创新实践项目便榜上有名。今年暑期携程发起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已经前往西安的游客中,有42%是受到《长安十二时辰》电视剧的影响。
作为创意产品的旅游演艺,已经从最初的室内走向室外、从舞台走向实景、从景区走向乡村,旅游演艺成为陕西旅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上演的旅游演艺有70余台,分为历史文化、革命文化、山水文化、民俗文化四大类别,以及舞台剧、实景、沉浸式三种演艺方式。其中,《大唐女皇》《梦回大唐》《复活的军团》《出师表》等一批以历史文化题材的演艺节目30余台,红秀《延安·延安》《延安保育院》《黄河大合唱》《12·12》等一批以革命文化题材的旅游演艺节目10余台,《长恨歌》《秦岭之夜》《大秦关山》等一批以山水文化题材的旅游演艺节目10余台,《米脂婆姨绥德汉》《凤飞羌舞》《县太爷巡游》《高高山上一头牛》等一批以民俗文化题材的旅游演艺节目20余台。
今年,陕西推荐的《长恨歌》《驼铃传奇》《延安保育院》成功入选全国旅游演艺精品名录。
在重点项目建设方面,陕西各地文旅部门抢抓文旅市场回暖机遇,坚持把谋划建设重大文旅项目作为推进文旅强省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一是全力推进重点项目落地,截至2023年9月,全省在建文旅重点项目270个,总投资1564.7亿元,完成投资102.5亿元。二是锚定万亿级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目标,紧紧围绕8条重点文旅产业链,谋划布局和规划建设重点产业链项目库,目前入库产业链项目共有97个,投资金额1394.84亿元。三是建立文化旅游高质量项目建设“工具箱”“政策池”及“资金库”来整合各类资源要素,特别是强化政银企对接,共向金融机构推荐重点投融资项目139个,为11个项目实现融资42.94亿元。
2022年,《陕西省打造万亿级文化旅游产业实施意见(2021-2025年)》出台,提出力争到2025年,文化旅游产业总收入突破1万亿元的目标,建成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国际文化旅游中心,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聚焦“万亿”目标,打造产业链群,按照宜链则链、宜群则群、链群结合的思路,梳理形成旅游景区及线路、文娱演出、文化创意、商旅名街、会展经济、赛事经济、出版发行、乡村旅游8个链群,包括8条子链、6个子群、链群单位54家。预计到2026年,8个链群实现综合收入1.2万亿元。
甘肃:打造丝路文化产业带黄金段
丝路十分美,九分在甘肃。
近年来,甘肃围绕“构建敦煌文化制高点、打造丝路旅游枢纽带”,精心谋划建设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描绘出中国式现代化文旅融合发展甘肃的新画卷。
七彩丹霞、祁连冰川、草原花海……甘肃省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旅游资源丰富度排全国第五位,拥有除海洋和岛礁外所有的地形地貌,被誉为“自然生态奇观的博物馆”,曾荣登《孤独星球》“2017亚洲最佳旅行目的地榜单”榜首,在《纽约时报》评出的2018年必去的
厚重的文化是陕西发展旅游的独特资源,文化旅游已成为新时代促进陕西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除了传统的博物馆参观等静态观赏游览,当下陕西旅游消费亮点向旅游度假区与休闲街区集中的趋势更加明显。有数据显示,陕西近年重点打造的旅游度假区和休闲街区,在“双节”期间接待人数和收入实现稳步上升,远超2019年同期水平。
最为典型的当属大唐不夜城以及“长安十二时辰”项目。
西安市大唐不夜城步行街位于“世界文化遗产”大雁塔脚下,地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西安曲江新区的核心区域,是国家5A级景区,也是首批“全国示范步行街”。大唐不夜城以“一轴·两市·三核·四区·五内街”的总体布局,在仿唐建筑、多元艺术演出,以及声光电的巧妙配合中,营造出了一个能让万千游客一秒穿越回盛唐的沉浸式梦幻场景。大唐不夜城之所以能长火长红,关键因素是不断地有新内容注入以吸引游客的注意力。仅仅从表演项目来说,最早的演出是小型演唱、演奏,还有人体雕塑等。“不倒翁小姐姐”火了后,又有了与游客互动的新项目,比如游客会被“李白”拦住对唐诗,有机会参与“盛唐密盒”的演出、观看由唐代张萱名画“捣练图”衍生出的舞蹈……所有这一切都是免费的。
“长安十二时辰”是中国首个沉浸式唐风市井生活街区,将影视剧IP全场景还原,也是影视剧IP转化为文旅项目的一个行业样板。“长安十二时辰”于2022年4月30日开业,尚在疫情期间。即使如此,开业一年来“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日平均游客接待量7000人次,节日达10000人次,累计超过100万人次,实现全网曝光量75亿。今年“五一”假期累计接待游客量4.6万人次。
文化和旅游部公布2022年度文化和旅游最佳创新成果,全国仅3家上榜,“长安十二时辰+大唐不夜城”唐文化全景展示创新实践项目便榜上有名。今年暑期携程发起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已经前往西安的游客中,有42%是受到《长安十二时辰》电视剧的影响。
作为创意产品的旅游演艺,已经从最初的室内走向室外、从舞台走向实景、从景区走向乡村,旅游演艺成为陕西旅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上演的旅游演艺有70余台,分为历史文化、革命文化、山水文化、民俗文化四大类别,以及舞台剧、实景、沉浸式三种演艺方式。其中,《大唐女皇》《梦回大唐》《复活的军团》《出师表》等一批以历史文化题材的演艺节目30余台,红秀《延安·延安》《延安保育院》《黄河大合唱》《12·12》等一批以革命文化题材的旅游演艺节目10余台,《长恨歌》《秦岭之夜》《大秦关山》等一批以山水文化题材的旅游演艺节目10余台,《米脂婆姨绥德汉》《凤飞羌舞》《县太爷巡游》《高高山上一头牛》等一批以民俗文化题材的旅游演艺节目20余台。
今年,陕西推荐的《长恨歌》《驼铃传奇》《延安保育院》成功入选全国旅游演艺精品名录。
在重点项目建设方面,陕西各地文旅部门抢抓文旅市场回暖机遇,坚持把谋划建设重大文旅项目作为推进文旅强省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一是全力推进重点项目落地,截至2023年9月,全省在建文旅重点项目270个,总投资1564.7亿元,完成投资102.5亿元。二是锚定万亿级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目标,紧紧围绕8条重点文旅产业链,谋划布局和规划建设重点产业链项目库,目前入库产业链项目共有97个,投资金额1394.84亿元。三是建立文化旅游高质量项目建设“工具箱”“政策池”及“资金库”来整合各类资源要素,特别是强化政银企对接,共向金融机构推荐重点投融资项目139个,为11个项目实现融资42.94亿元。
2022年,《陕西省打造万亿级文化旅游产业实施意见(2021-2025年)》出台,提出力争到2025年,文化旅游产业总收入突破1万亿元的目标,建成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国际文化旅游中心,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聚焦“万亿”目标,打造产业链群,按照宜链则链、宜群则群、链群结合的思路,梳理形成旅游景区及线路、文娱演出、文化创意、商旅名街、会展经济、赛事经济、出版发行、乡村旅游8个链群,包括8条子链、6个子群、链群单位54家。预计到2026年,8个链群实现综合收入1.2万亿元。
甘肃:打造丝路文化产业带黄金段
丝路十分美,九分在甘肃。
近年来,甘肃围绕“构建敦煌文化制高点、打造丝路旅游枢纽带”,精心谋划建设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描绘出中国式现代化文旅融合发展甘肃的新画卷。
七彩丹霞、祁连冰川、草原花海……甘肃省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旅游资源丰富度排全国第五位,拥有除海洋和岛礁外所有的地形地貌,被誉为“自然生态奇观的博物馆”,曾荣登《孤独星球》“2017亚洲最佳旅行目的地榜单”榜首,在《纽约时报》评出的2018年必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