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对大学生树立和践行正确人生观的启示
行人生观过程所需要的客观条件。
“知”与“行”、内化与外化是辨证统一的。一方面,两者相互联系。认知是行为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正确的认知就不会有正确的行为。另一方面,行为是认知的目的和归宿,不去践行,认知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不是真正的“知”。王阳明强调“知”与“行”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能不算真“知”。可见在实现人生目的的过程中,只有将“知行合一”,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相统一,才能完成人生目的全过程,实现自我的人生目的,这是我们应该推崇的人生态度。人生态度在人生目的的统领下有了指向,那么做到“知行合一”的人生态度,才是大学生树立和践行人生态度的准则。
(三)惟精惟一是大学生树立和践行正确人生观的关键
人生观的核心是人生目的。人生目的是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与回答,在人生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人生目的就是人生奋斗的目标,有了目标才不至于迷失前进方向,才不至于整天无所事事。许多同学感到生活苦恼,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树立人生目的或是目的不坚定。惟精惟一就是要求我们不仅要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且对待人生目标要持之以恒。
王阳明在与弟子陆澄的一次谈话中专门探讨了惟精惟一,并做了生动的比喻。陆澄问:“‘惟精’‘惟一’,是如何用功?”王阳明回答道:“‘惟一’是‘惟精’主意,‘惟精’是‘惟一’功夫……‘精’字从‘米’,姑以米譬之。要得此米纯然洁白,便是‘惟一’意;然非加舂簸筛拣‘惟精’之工,则不能纯然洁白也。舂簸筛拣,是‘惟精’之功,然亦不过要此米到纯然洁白而已。”[3]这句话大概意思是,“精”部首为“米”,姑且以米来比喻。希望米纯净洁白,这是“惟一”的意思。然而如果不经过舂簸筛拣等“惟精”的工夫的话,米就不会纯净洁白。舂米、簸米、筛米、拣米,是“惟精”的工夫,只是为了让米达到纯净洁白的目的而已。进而他还说道:“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者,皆所为‘惟精’而求‘惟一’也。”[3]即“惟一”是目的;“惟精”是过程,是实现“惟一”持之以恒的过程。“知行合一”不是纸上功夫,也非是嘴上功夫。王阳明也深刻认识到这一点,认为“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工夫乃有益”,[3]不断省察克治,从而避免良心被遮蔽,这是一个不断修炼的过程。惟精惟一是王阳明“知行合一”最终得以实现的保证。同样,对于我们树立与践行人生观来说亦是如此,不仅要在具体事情上磨炼、下功夫,更要做到惟精惟一,这是大学生树立和践行正确人生观的关键。
结 论
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自提出以来影响着无数青少年,使得千万人在树立人生理想、实现人生价值等方面深受启发。但是,其思想不乏包含唯心主义的糟粕成分,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进行创新性阐述,是传承与发展王阳明心学精华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本质要求。人生观是一个人世界观的重要组织部分,人生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课题,关系到国之根本。拥有良好的主体自觉意识是大学生树立和践行正确人生观的前提;做到明辨笃行是大学生树立和践行正确人生观的核心;做到惟精惟一是大学生树立和践行正确人生观的关键。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做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13页。
[2]习近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努力把基础教育越办越好》,载《人民日报》,2016-09-10(01)。
[3]王阳明:《传习录》,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4年。
[4]赵潜、叶进、李艳娇:《知行合一:新时代阳明心学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层启示》,载《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8-23页。
[5]周海春、韩晓龙:《论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立言宗旨》,载《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109-117页。
[6]王伟光:《科学认识、客观评价王阳明及其思想》,载《历史评论》,2023(1):18-29页。
[7]李承贵、王阳明:《“知行合一”论五种旨趣》,载《天津社会科学》,2021(1):57-62页。
[8]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9页。
[9]王阳明:《王阳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124页。
[10]祝大勇、贾立平:《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价值观的历史演变、影响因素及其现实启示》,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21(2):87-96页。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5页。
[1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43页。
作者简介
陈世江 西安音乐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艺术思想政治教育
谢宝利 西安音乐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艺术思想政治教育
“知”与“行”、内化与外化是辨证统一的。一方面,两者相互联系。认知是行为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正确的认知就不会有正确的行为。另一方面,行为是认知的目的和归宿,不去践行,认知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不是真正的“知”。王阳明强调“知”与“行”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能不算真“知”。可见在实现人生目的的过程中,只有将“知行合一”,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相统一,才能完成人生目的全过程,实现自我的人生目的,这是我们应该推崇的人生态度。人生态度在人生目的的统领下有了指向,那么做到“知行合一”的人生态度,才是大学生树立和践行人生态度的准则。
(三)惟精惟一是大学生树立和践行正确人生观的关键
人生观的核心是人生目的。人生目的是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与回答,在人生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人生目的就是人生奋斗的目标,有了目标才不至于迷失前进方向,才不至于整天无所事事。许多同学感到生活苦恼,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树立人生目的或是目的不坚定。惟精惟一就是要求我们不仅要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且对待人生目标要持之以恒。
王阳明在与弟子陆澄的一次谈话中专门探讨了惟精惟一,并做了生动的比喻。陆澄问:“‘惟精’‘惟一’,是如何用功?”王阳明回答道:“‘惟一’是‘惟精’主意,‘惟精’是‘惟一’功夫……‘精’字从‘米’,姑以米譬之。要得此米纯然洁白,便是‘惟一’意;然非加舂簸筛拣‘惟精’之工,则不能纯然洁白也。舂簸筛拣,是‘惟精’之功,然亦不过要此米到纯然洁白而已。”[3]这句话大概意思是,“精”部首为“米”,姑且以米来比喻。希望米纯净洁白,这是“惟一”的意思。然而如果不经过舂簸筛拣等“惟精”的工夫的话,米就不会纯净洁白。舂米、簸米、筛米、拣米,是“惟精”的工夫,只是为了让米达到纯净洁白的目的而已。进而他还说道:“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者,皆所为‘惟精’而求‘惟一’也。”[3]即“惟一”是目的;“惟精”是过程,是实现“惟一”持之以恒的过程。“知行合一”不是纸上功夫,也非是嘴上功夫。王阳明也深刻认识到这一点,认为“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工夫乃有益”,[3]不断省察克治,从而避免良心被遮蔽,这是一个不断修炼的过程。惟精惟一是王阳明“知行合一”最终得以实现的保证。同样,对于我们树立与践行人生观来说亦是如此,不仅要在具体事情上磨炼、下功夫,更要做到惟精惟一,这是大学生树立和践行正确人生观的关键。
结 论
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自提出以来影响着无数青少年,使得千万人在树立人生理想、实现人生价值等方面深受启发。但是,其思想不乏包含唯心主义的糟粕成分,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进行创新性阐述,是传承与发展王阳明心学精华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本质要求。人生观是一个人世界观的重要组织部分,人生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课题,关系到国之根本。拥有良好的主体自觉意识是大学生树立和践行正确人生观的前提;做到明辨笃行是大学生树立和践行正确人生观的核心;做到惟精惟一是大学生树立和践行正确人生观的关键。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做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13页。
[2]习近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努力把基础教育越办越好》,载《人民日报》,2016-09-10(01)。
[3]王阳明:《传习录》,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4年。
[4]赵潜、叶进、李艳娇:《知行合一:新时代阳明心学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层启示》,载《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8-23页。
[5]周海春、韩晓龙:《论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立言宗旨》,载《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109-117页。
[6]王伟光:《科学认识、客观评价王阳明及其思想》,载《历史评论》,2023(1):18-29页。
[7]李承贵、王阳明:《“知行合一”论五种旨趣》,载《天津社会科学》,2021(1):57-62页。
[8]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9页。
[9]王阳明:《王阳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124页。
[10]祝大勇、贾立平:《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价值观的历史演变、影响因素及其现实启示》,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21(2):87-96页。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5页。
[1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43页。
作者简介
陈世江 西安音乐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艺术思想政治教育
谢宝利 西安音乐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艺术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