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高校毕业生回乡发展的困局与对策探究
台,双方可以探索育人新模式、新机制。高校通过培养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人才、农村产业发展人才、农村企业管理人才、农村村落规划人才,不仅提高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的适配度和精确度,而且还满足了乡村振兴中对各类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四)家庭辩证看待旧有“跃农门”思想,助推乡村振兴
1、理性审视旧有思想,革除落后观念
旧有“跃农门”思想作为一种狭隘的、片面的价值观念,长期在农村家庭中存在,不仅影响了乡村每户的家庭成员,而且还阻碍了乡村人才的引育。在国家大力支持和引导各类人才助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广大的乡村地区不失为一片火热的发展天地。家庭应对跳出农门再回乡村的高校毕业生做出全方面的认同,包括深化文化认同、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摒弃传统过时的固化思维;高校毕业生才会体会到完整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进而全方位的投入到乡村发展事业中,助力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2、发挥情感纽带作用,营造积极氛围
“家庭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帮助是提升大学生回乡创业发展意愿的强大动力。”[9]家庭作为高校毕业生获取情感支持的纽带,对高校毕业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及塑造有着直接影响。在回乡学子做出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留乡发展的选择后,家庭应在回乡学子干事创业的全方位、全领域给予鼓励和支持,提振其振兴乡村、带领百姓致富的信心。此外,家庭作为回乡学子的“大后方”,应当创造温馨和睦、互相体谅的家庭气氛,源源不断地向回乡学子提供精神养分,助推乡村各项事业向纵深推进。
(五)高校毕业生掌握兴农本领,提升服务乡村才智
1、全面考量回乡发展境况,明确自我发展方向
“大学生返乡发展的动力既由情感、偏好等感性诱因所提供,也受到义务、责任等理性因素影响。”[10]回乡发展的高校毕业生应全面了解自身性格特点、能力本领,结合今后职业发展态势,明晰自身在乡村振兴中的定位与认知。综合评估自身的能力与综合素质是否能够与乡村各项事业发展所需人才的要求有高度的契合性。基于自身的才干与技能特长,结合乡村振兴鼓励回乡学子在基层就业的便民政策,探寻回乡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指向。
2、全方位提高自身各项能力,增强适应性
高校毕业生在回乡助力乡村发展的过程中会面临不同的困难情境,这就要求其提前预设困难情境,不断提高自身的应变能力和抗压能力,防止由于回乡初期缺乏必要的适应性而出现心态失衡和信心不足等心理波动现象。回乡发展的高校毕业生还应主动参与乡村发展的各个方面去提高自身,明晰乡村振兴中需要解决的棘手问题,利用政府组织的培训班和研讨会,不断更新和丰富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习近平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回信强调 厚植爱农情怀 练就兴农本领 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 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向全国广大青年致以节日的祝贺》,载《农村工作通讯》,2023(10):5页。
[2]李慧玲:《探索人才振兴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之路》,载《现代化农业》,2023(04):79-81页。
[3]李心萍:《多措并举稳定和扩大就业》,载《人民日报》,2023-04-28(02)。
[4]刘志阳:《以创新创业教育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载《中国大学生就业》,2022(23):9-17页。
[5]许兴隆:《关于农村高校毕业生回乡自主创业的困境分析》,载《劳动保障世界》,2017(5):10-11页。
[6]孙涛、邬志辉:《高等教育服务农村社会的政策支持及其反思》,载《高等教育研究》,2018(2):17-21页。
[7]孔子晏:《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返乡创业问题与对策》,载《经济研究导刊》,2022(19):52-54页。
[8]许红菊、操龙德:《乡村振兴战略下大学生回乡发展的困局与对策探究》,载《哈尔滨学院学报》,2021(3):138-141页。
[9]赵智岗:《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回乡发展意愿调查与建议》,载《中南农业科技》,2023(4):168-170页。
[10]闫广芬、田蕊:《“情”与“理”的交融:大学生返乡发展的源动力——基于X省J市基层调研的质性研究》,载《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9(12):81-89页。
作者简介
杜飞飞 中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思政教育
阚先学 中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思政教育
(四)家庭辩证看待旧有“跃农门”思想,助推乡村振兴
1、理性审视旧有思想,革除落后观念
旧有“跃农门”思想作为一种狭隘的、片面的价值观念,长期在农村家庭中存在,不仅影响了乡村每户的家庭成员,而且还阻碍了乡村人才的引育。在国家大力支持和引导各类人才助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广大的乡村地区不失为一片火热的发展天地。家庭应对跳出农门再回乡村的高校毕业生做出全方面的认同,包括深化文化认同、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摒弃传统过时的固化思维;高校毕业生才会体会到完整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进而全方位的投入到乡村发展事业中,助力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2、发挥情感纽带作用,营造积极氛围
“家庭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帮助是提升大学生回乡创业发展意愿的强大动力。”[9]家庭作为高校毕业生获取情感支持的纽带,对高校毕业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及塑造有着直接影响。在回乡学子做出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留乡发展的选择后,家庭应在回乡学子干事创业的全方位、全领域给予鼓励和支持,提振其振兴乡村、带领百姓致富的信心。此外,家庭作为回乡学子的“大后方”,应当创造温馨和睦、互相体谅的家庭气氛,源源不断地向回乡学子提供精神养分,助推乡村各项事业向纵深推进。
(五)高校毕业生掌握兴农本领,提升服务乡村才智
1、全面考量回乡发展境况,明确自我发展方向
“大学生返乡发展的动力既由情感、偏好等感性诱因所提供,也受到义务、责任等理性因素影响。”[10]回乡发展的高校毕业生应全面了解自身性格特点、能力本领,结合今后职业发展态势,明晰自身在乡村振兴中的定位与认知。综合评估自身的能力与综合素质是否能够与乡村各项事业发展所需人才的要求有高度的契合性。基于自身的才干与技能特长,结合乡村振兴鼓励回乡学子在基层就业的便民政策,探寻回乡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指向。
2、全方位提高自身各项能力,增强适应性
高校毕业生在回乡助力乡村发展的过程中会面临不同的困难情境,这就要求其提前预设困难情境,不断提高自身的应变能力和抗压能力,防止由于回乡初期缺乏必要的适应性而出现心态失衡和信心不足等心理波动现象。回乡发展的高校毕业生还应主动参与乡村发展的各个方面去提高自身,明晰乡村振兴中需要解决的棘手问题,利用政府组织的培训班和研讨会,不断更新和丰富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习近平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回信强调 厚植爱农情怀 练就兴农本领 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 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向全国广大青年致以节日的祝贺》,载《农村工作通讯》,2023(10):5页。
[2]李慧玲:《探索人才振兴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之路》,载《现代化农业》,2023(04):79-81页。
[3]李心萍:《多措并举稳定和扩大就业》,载《人民日报》,2023-04-28(02)。
[4]刘志阳:《以创新创业教育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载《中国大学生就业》,2022(23):9-17页。
[5]许兴隆:《关于农村高校毕业生回乡自主创业的困境分析》,载《劳动保障世界》,2017(5):10-11页。
[6]孙涛、邬志辉:《高等教育服务农村社会的政策支持及其反思》,载《高等教育研究》,2018(2):17-21页。
[7]孔子晏:《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返乡创业问题与对策》,载《经济研究导刊》,2022(19):52-54页。
[8]许红菊、操龙德:《乡村振兴战略下大学生回乡发展的困局与对策探究》,载《哈尔滨学院学报》,2021(3):138-141页。
[9]赵智岗:《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回乡发展意愿调查与建议》,载《中南农业科技》,2023(4):168-170页。
[10]闫广芬、田蕊:《“情”与“理”的交融:大学生返乡发展的源动力——基于X省J市基层调研的质性研究》,载《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9(12):81-89页。
作者简介
杜飞飞 中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思政教育
阚先学 中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