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16版
山东省生态旅游赋能乡村振兴发展研究
保护景区的环境和资源,同时也要考虑提高游客舒适度等因素,达到保护资源和舒适度并重的目的。最后,发放有效的旅游休闲许可证。只有拥有有效旅游许可证的人员才可以进入旅游景区,同时要定期按照景区建设标准进行检查,以保证进入景区的游客质量,减少对景区资源的破坏。
  2、合理利用
  积极引进和推广可持续旅游模式。注重生态环保、文化传承和社区参与等方面的内容,提高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益,实现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的双赢,推动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工作的创新发展。例如,可以大力挖掘黄河文化,以黄河文化资源带动自然资源,打造具有黄河观光、山地观光度假等多维旅游功能的文化生态旅游片区。
  (二)实现旅游产品差异化
  1、类型差异化
  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特色和文化底蕴,通过挖掘当地的文化、历史、自然等特色资源,制定差异化的生态旅游发展策略。例如,沿海地区可以重点发展海滨旅游,山区可以重点发展山地旅游,而平原地区则可以重点发展农业观光等。
  2、活动内容差异化
  创新旅游产品和业态,通过引入创意农业、休闲度假、民宿经济等新业态丰富生态旅游的内容和形式,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例如,可以开发研学旅游、养生养老等新产品,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培育特色精品民宿品牌,打造乡村节会品牌,推出一批乡村必购名品;开展乡村旅游服务品质提升计划。
  3、文创产品差异化
  开发特色民俗文化及特产,创新文创产品。要突出山东省本地的民俗文化内涵,要深入挖掘最本质、最具特色的文化,在保持本地原有的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创新设计纪念品。要与现代化的设计相结合,进行乡村生态旅游纪念品的创新,以加深旅游者对山东省生态旅游的良好印象。
  (三)完善生态旅游市场管理体制
  1、生态资源价值实现与转化
  加强区域协同发展和推动生态旅游资源的生态价值实现与转化。首要任务是巩固基础、防止生态环境恶化,通过治理污染腾出环境容量和创造未来发展空间;然后加强对生态产品质量管理和维护,通过人力资本投入提升生态产品价值。通过人力资本创新生态旅游管理、生态旅游精品路线和生态旅游品牌,提高生态旅游景区整体规划和统筹协调能力,提升生态价值转化和生态旅游产品营销能力,从而推动生态资源价值转化。
  2、人才规范培训管理
  政府、旅游部门要加强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管理培训,聘请专业人员对经营户进行指导,引导经营者学习先进的旅游管理运营经。同时,为推动农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加强与有实力的旅游企业合作。提高村民的文化素养、旅游知识素养,从而增加就业技能,吸引更多的群体参与乡村发展。提升本地居民的综合素养,强化村民上岗训练。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二〇二二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意见》,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2(7):5-13页。
  [2]刘思羽、王梦瑶、李凤琴:《贵州“旅游脱贫模式”研究》,载《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8):172-173页。
  [3]韦荣锋:《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行动策略》,载《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20(1):113-122页。
  [4]胡明琦、张祖荻:《乡村振兴背景下生态旅游脱贫问题与对策分析——以贵州省剑河县为例》,载《山西农经》,2021(8):118-119页。
  [5]曾星星:《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以湖北省保康县格栏坪村为例》,载《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2022(1):63-68页。
  [6]宋鹏慧:《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生态旅游融合发展探究——以山西省襄垣县为例》,载《山西农经》,2022(12):123-125页。
  [7]姜旭东:《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生态旅游互动融合发展对策分析》,载《农家参谋》,2022(3):4-6页。
  [8]陈佳明:《青海省生态旅游发展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青海师范大学,2023年。
  作者简介
  殷晓彦 烟台理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为生态建设
  李 蕊 烟台理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为文化旅游
  王 燕 烟台文化旅游职业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