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35版
交融与变迁:甘孜州康定市婚俗文化研究
族群意识的理念密不可分,具体表现在平日里服饰、饮食、风俗、信仰等文化特征上有意识的保持。此外,各族群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自觉保持族群的行为标准,坚守自己的文化习俗,避免了族群文化的完全同化,加强和肯定了族群边界的存在,强调了族群存在的真正意义。
  婚俗文化变迁的原因
  1、社会制度的变化
  制度文化作为社会的规范性文化,它的演变对族群文化的发展有着引领作用。赵尔丰“经营川边”期间,发布政令称:驻扎在关外的部队,“准其士兵婚配夷女”,从政策上支持驻军与藏女结婚,政府还依据具体情况发放津贴,免去杂差、徭役等。从这项政令来看,赵尔丰政府十分鼓励汉族士兵与藏女通婚,之前虽也有汉藏通婚情况,但主要出现在入康经商的汉人群体,人数极少,而此政策的颁定,打破了藏汉通婚的阻隔,“于斯边陲两军于此安家乐业者十之七八”,对于赵尔丰的经边政策产生了明显的积极意义,它使藏汉族群之间消除了芥蒂与防范,加强沟通与交流,一定程度上安定了西南边疆。由此可见,赵尔丰关于驻藏官兵婚姻家庭的“新政”,使当地藏汉族群的通婚成为由婚俗观念革新向政治制度保障转变的过程。
  2、经济的发展
  经济影响民生,进而对文化的发展产生影响。就康定来看,折东和折西两片区生产生活方式有较为明显的不同,折东地区人口密集,民族成分复杂,以土地种植为主,兼顾养殖业,婚俗习惯也五花八门。另外,由于折东地区人口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较普遍,部分外出务工的年轻人由此产生族外婚,如若回乡举行婚礼仪式,势必会带来某些异族婚俗的元素,从而形成两种不同风俗相融合的婚礼仪式。折西则地广人稀,藏族占绝对比例,多数村户以畜牧业及其衍生产业自给自足,本土文化保存较为完整,因此本地的婚礼也延续着传统的藏族婚俗的习惯。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地人生计来源方式越来越多样,经济收入体系呈多元化格局,许多刻有时代烙印的婚俗物品逐渐消失或被更替,婚俗习惯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3、文化的多元融合
  自元代汉人入康以来,当地藏族受汉族儒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一套繁杂的婚俗文化体系,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康定市各民族的婚俗仪式和婚姻观念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简化与更新。从笔者在康定市所调查的几桩婚礼来看,无论是藏族婚礼还是汉族婚礼,其程序都有被简化,但仍保留了本族群婚俗文化中的特色部分。而受当地原生藏族文化的影响,汉族婚俗中融入了不少藏族元素,比如:向新郎新娘献哈达。这种现象反映了康定市婚俗文化变迁是一种多元文化环境下各民族婚俗文化融合的体现。
  康定市婚俗文化变迁对社会的影响
  1、为藏、汉两族的传统婚俗文化注入时代活力
  康定市的婚俗文化在变迁过程中,主要表现为民族之间文化的相互影响和吸收,但在其过程中又充分考虑了自身文化的发展与族群的繁荣,这使得各民族在其婚俗文化中始终保存着自身特有的婚俗特色。
  康定土著民族——藏族,其婚俗文化在保持着本民族文化信仰、行为标准等基础上,融入了汉文化元素,甚至依据时代特征构建出新的文化符号,使藏族婚俗文化更具有时代活力,增强了文化生命力。而当地的汉族,其婚俗文化为了能更好地与当地生态相融合,保持与周边族群良好关系,主动在自身文化中融入他族文化,从而使自己的民族文化在当下环境中更易生存与发展,更有时代活力。
  2、加强了族群之间的往来与交流
  中国的社会人际关系是以血缘亲缘为依据,组成的一个由亲及疏,由近及远的人际网络。藏族与汉族等他族的普遍通婚,使得当地藏族与汉族之间建立起亲缘关系,促进了两个族群往来关系的发展,并对藏族族群的经济、文化等社会活动起到一定推动作用。中国传统的“伦理本位”思想,使得宗族亲戚之间互帮互助、同甘共苦,进而促进了两个家族的共同发展。由此,族群之间通婚现象的普遍化,是康定市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工具。
  3、促进了当地文化融合与区域社会的和谐
  康定市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表现在宗教信仰、生产生活、经贸往来、文化交流等各个领域,具有全面性、持续性、深入性,使得康定市的资源被更加充分的利用。康定的土著民族——藏族,对于外来事物具有充分的包容性,为了自身的发展延续,通过与其他族群间的接触交流,随着时代环境不断进行自身文化的变迁与发展,体现了当地藏族族群真正的生命力所在。随着藏族与汉族的通婚越来越普遍,其亲属交往系统进一步扩大,两族群的生存空间也随之拓展开来,并使人们由族群内部认同上升到对该地域的认同。藏汉杂居几百年,两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早已相交相融,分不出你我,如今的康定已少有民族划界,很少听到“藏族人”“汉族人”等称谓,取而代之的是以地名相称呼,如“康定人”“泸定人”“成都人”等等,族群间的通婚使得民族隔阂逐渐消除,地区稳定和社会和谐得到了加强。
  结 语
  康定市婚俗文化的变迁是族群交融的必然现象,族群之间的交融不仅能给各族群的发展带来更新与进步,同时也能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安定以及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不容忽视的是,随着民族间通婚的普遍化,婚姻习俗中的礼节和仪式愈发时代化、大众化,族群特质也会愈发弱化。因此,在多族群交融的时代洪流中,各族群须强化自身族群意识,在共性中坚守自我,确保本族群的文化实质不被遗失。
  参考文献
  [1]四川省康定县志编纂委员会:《康定县志》,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5:455页.
  [2]吴丰培:《赵尔丰川边奏牍》,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4年,145页。
  [3]段艳秋:《民国时期康区汉藏婚姻研究(1911-1949)》,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22:28页。
  [4]石硕:《藏彝走廊多民族交往的特点与启示》,载《中华文化论坛》,2018(10):6页。
  作者简介
  江 影 四川民族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民族民间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