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9版
“医养结合”与“老年医学”在老年健康服务中的作用与地位
    “社区养老”是以社区为依托,以老年人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

  医养结合的模式
  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作为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养老模式,符合高龄、衰弱、失能、失智人群的刚性养老服务需求。目前,老龄化加速发展,但医养结合服务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主要模式有以下几种。
  (一)“由养填医”模式
  “由养填医”模式一般是由规模较大的养老机构留出部分楼栋或区域,用以配置护理院、门诊部或一级甚至二级综合性医院等医疗服务机构。此为最普遍医养结合模式,如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等,通过医疗机构的设置,既可以保证养老项目对老人的健康照护保障,又可以拓宽机构收入渠道,缓解运营压力。
  (二)“从医延养”模式
  “从医延养”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以一、二级医院为主体,服务内容从医疗机构往下游的养老护理领域延伸,在医疗机构内增设专门科室提供养老照护服务,主要是面向失能、半失能老年患者刚需。另外一种是将医疗机构转型成能够提供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的康复和护理机构,由于医疗机构的市场接受度普遍都高,因此,较为容易切入养老护理领域。
  (三)“医养协同”模式
  “医养协同”是指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通过合作的形式,向老年人提供医疗养老服务。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采用签约合作协议模式,由医疗机构定期派医护人员到养老机构巡诊查房并提供医疗服务,而养老机构负责治疗后康复和恢复期的养老护理服务;如北京市第二医院和北京金泰颐寿轩养老院的合作。“医养协同”模式适合于未失能、生活自理且患有慢病的老年人,能够提供有效的医疗保障与养老服务。
  (四)“社区养老”模式
  “社区养老”是以社区为依托,以老年人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为主要形式,并引入养老机构专业化服务方式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主要内容是举办养老、托老福利机构、设立老人购物服务中心、开设老人餐桌、建立老年医疗保健机构、建立老年活动中心、开展老人法律援助、庇护服务等。
  (五)“居家养老”模式
  “居家养老”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养老服务为依靠的模式。老年人居家同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为其提供健康服务慢病管理,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服务。家庭居住环境必须通过“适老化”改造,让老人居家养老更安全更舒适。
  “医养结合”相关的国家有关部门政策与指导意见
  为了更好地推动医养结合事业的发展,2013年以来,国务院及中央有关部委相继出台了很多医养结合的政策。
  1、2013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首次提出,要推动医养融合发展。同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等加强合作。
  2、201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等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健康与养老服务工程建设的通知》,提出养老服务体系主要任务及建设目标。
  3、2015年民政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十部委发布《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在相关机构的政策扶持、医保支付、人员待遇、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要求,并指出促进医疗卫生资源进入社区和居民家庭。同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正式明确了“医养结合”的概念,并以专门的篇幅对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的合作、发展社区健康养老服务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国务院办公厅再次发布《关于印发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通知》,提出发展中医药特色养老机构,鼓励新建以中医药健康养老为主的护理院、疗养院。同年,发布了《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指导意见》,明确了五方面重点任务,要求统筹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资源布局,提高综合医院为老年患者服务的能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康复、护理床位占比,全面落实老年医疗服务优待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