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28版
大学生互联网金融理财风险偏好调查及防范对策
人占15.5%,大二36人占24.3%,大三37人占25%,大四52人占35.1%。总体上看,样本覆盖面比较广泛,涵盖各专业各年级,统计数据具有可靠性。
  3、调查分析
  (1)月生活费高学生更偏好高风险理财产品
  不同月生活费大学生在进行线上小额理财时有不同的选择与偏好:月1000元以下生活费的学生共21人,偏好低风险约占90%,偏好中风险约占10%;月1000-1500元生活费的学生共78人,偏好低风险约占62%,偏好中风险约占26%,偏好高风险约占12%;月1500-2000元生活费的学生共32人,偏好低风险约占44%,偏好中风险约占38%,偏好高风险约占18%;月2000以上生活费的学生共17人,偏好低风险约占29%,偏好中风险约占47%,偏好高风险约占24%。
  (2)非金融相关专业学生更偏好高风险理财产品
  金融相关专业指的是金融学、经济学、工商管理,其他专业列入非金融相关专业:金融相关专业共37人,其中,偏好低风险低收益的有25人占67%,偏好中风险中收益的有8人占22%,偏好高风险高收益的有4人占11%;非金融相关专业共111人,其中,偏好低风险低收益的有63人占57%,偏好中风险中收益的有31人占28%,偏好高风险高收益的有17人占15%;从总体上看,金融相关专业学生更偏好中低风险理财产品;而非金融相关专业学生,风险偏好差异稍大些。
  (3)高年级学生更偏好高风险理财产品
  本次有效问卷中大一学生共23人,其中偏好低风险低收益共17人占74%,偏好中风险中收益共5人占22%,偏好高风险高收益共1人仅占4%;大二学生共36人,其中偏好低风险低收益共22人占61%,偏好中风险中收益共11人占31%,偏好高风险高收益共3人仅占8%;大三学生共37人,其中偏好低风险低收益共20人占54%,偏好中风险中收益共13人占35%,偏好高风险高收益共4人仅占11%;大四学生共52人,其中偏好低风险低收益共29人占56%,偏好中风险中收益共15人占29%,偏好高风险高收益共8人占15%。
  大学生互联网金融理财风险偏好形成的原因分析
  据调查可得,大学生主要理财特征:对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缺乏深入了解,有一定理财意愿,偏好中低风险理财产品。其中,年龄、专业以及月生活费是影响大学生投资理财情况的主要因素,高年级学生具有更为强烈的理财意愿,不同专业学生呈现出不同理财行为,金融相关专业学生更偏向稳健型理财产品,而非金融相关专业学生更激进。
  1、闲置资金较少
  大学生互联网理财总体偏好中低风险收益的产品,并且没有形成大规模的投资,损失仍然在可以承受范围之内,其理财行为是偏保守理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可支配闲置资金较少,大学生还不具备赚钱能力,只有每月相对固定的生活费,扣去在校日常开销后,供其进行理财的资金相对较少。但月生活费水平不同的学生都有尝试互联网金融理财,是因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迅速,其理财门槛与可操作风险降低,为大学生互联网理财提供了极大便利。随着理财技能提升与可支配资金增加,大学生的风险偏好会适当的发生改变,高风险高回报互联网金融产品会得到更多青睐。
  2、专业知识缺乏
  大一学生绝大多数选择低风险稳定收益的理财产品,这是因为刚进入大一学习,理财专业知识相对比较匮乏,理财方面会选择较为保守的方式获得稳定收益。随着年龄增长与在校期间学习更多理财知识,对风险认知程度不断加深,学生对理财产品风险偏好会发生改变,具体体现在理财产品的选择以及收益盈亏的差距。金融相关专业的学生之所以风险偏好更为稳健,源于对互联网理财产品有更多地进行专业分析与交流,有规划相对固定资金进行稳妥理财;而非金融相关专业学生缺乏理财知识且风险认识不足,故会偏好高风险产品。
  3、实践经验不足
  金融相关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基本上都修了“金融学”“投资学”“公司理财”等专业基础课,而非金融相关专业学生依靠自学、讲座或者校级选修课来了解理财知识,这些理财知识均为课堂上获取,是理论学习。现行校园内开设理财实践课程较少,缺乏实战经验,或是盲目进行投资最终损失惨重的经验教训,使得大学生在互联网金融理财上的选择更偏向保守、风险低的产品,甚至不敢轻易参与理财。而高年级的学生由于有较多机会外出实习工作,相比低年级学生会有更多实践机会与更理性思考选择,对互联网金融产品风险认知与偏好会发生相应改变。
  4、互联网金融发展乱象
  近年来,由于互联网金融野蛮生长,其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监管不力导致互联网金融产品风险大。如校园贷诱导超前消费,被一时的享乐冲昏头脑而进行不良网贷,导致多起校园悲剧发生;再如曾轰动一时的“e租宝”案涉及人数达115万人,涉及资金达762亿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