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阿克苏市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方式方法
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基层示范点”,按照“市上有艺术节、乡镇(街道)有演出队、村(社区)有拿手戏”的标准,挖掘民间艺人和文艺爱好者,组建文艺演出队,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在基层文化阵地进行巡回展演。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深挖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开展却日库木麦西来甫、维吾尔族传统刺绣传承人培训班,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提高各族干部群众对非遗保护传承的热情。
二是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联谊活动。把“民族团结一家亲”联谊活动作为新时代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创新举措,健全结对认亲干部教育机制。着力做好思想教育、关心关爱、帮扶救助等工作,加强交往交流交融,及时为各族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难题,拓宽脱贫致富门路,用民族团结“微行动”,汇聚强大正能量。延伸结对认亲链条,实现“干部、群众、活动、地域、行业”全覆盖,引导商户、居民开展结对认亲活动。
三是切实用好对口援疆渠道。积极打造杭州产业援疆优质产业链,探索“疆果东送”渠道,电子商务和“十城百店”相结合,坚持线上线下“两轮驱动”,科学编制“十四五”援疆项目规划。确定“十四五”期间,杭州市谋划援疆项目36个,计划总投资11.49亿元。其中智力支援类项目5个,计划援疆资金3584万元,产业支援类项目9个,计划援疆资金27240万元,保障和改善民生类项目8个,计划援疆资金23977万元,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类项目6个,计划援疆资金7130万元,文化教育援疆项目8个,计划援疆资金52984万元。
四是推动兵地融合协调发展。找准融合发展切入点,与第一师阿拉尔市合作共建,积极搭建教育医疗资源共享、结亲联谊活动、观光旅游、农业生产互帮互助、疫情联防联控体系等交流平台,教育引导兵地各族群众沟通交流、优势互补,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良好发展局面,带动各族群众实现增收致富。推动兵地在生态环保、基础设施、文化交流、社会事业、干部人才等领域深度融合,与周边团场连队形成了感情相连、唇齿相依、休戚与共的利益共同体。
存在的问题
各民族的交流交往交融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发展息息相关。通过实地调研祥和里小区等互嵌式示范小区、经济街区发现,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对各族群众的日常生活影响较大,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尤为重要。但现阶段的交往交流交融距离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还有较大差距,要做到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要通过艰苦卓绝、持续不懈的努力,积极营造各民族共居同学、共事同乐的社会条件,逐步实现由空间互嵌拓展到经济、文化、社会和心理互嵌,形成密不可分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对策建议
1、优化布局,创新空间互嵌
一是在加快城镇化进程中推进各民族互嵌。通过安居富民、土地流转、劳动力转移等举措吸引农村各族人口向城镇集中,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进一步提高城镇化率。打造“民族特色餐饮街、娱乐街、商贸街”等嵌入式示范街区,其中阿克苏老街依托特色民宿,集餐饮、娱乐、休闲、购物、特色民俗体验于一体,传承民族风情和民族传统文化,提高民族团结嵌入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力。
二是深化构建各族群众互嵌式居住格局。把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用地布局作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等规划编制审查重要内容,通过优化调控主要规划指标鼓励建设单位打造嵌入式居住示范小区。以城市治理现代化为切入点,做好老旧小区改造,拆小建大,配套完善居住小区的生活服务设施,做好中小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大型文体场所兴建等规划布局,增强互嵌式居住吸引力。合理规划民汉居住环境,引导各民族共居同学、共事、同乐。
三是推进互嵌式民族团结示范社区建设。把互嵌式民族团结示范社区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平安建设等紧密结合、统筹推进。
2、强化市场,促进经济互嵌
一是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强化帮扶责任,充分发挥“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杭州援阿作用,在巩固原有扶贫产业并确保扶贫资金安全运行、保值增值的基础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深化农业产业化“十城百店”工程,突出建设“百十一”基地、“十仓百企”加工流通联盟、农产品绿色品牌,产加销体系日益完善。建立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社协同发展工作机制,提升合作社发展水平,引导农民通过土地经营权租赁、流转、入股等方式加入合作社,推动合作社与农户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带动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
二是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联谊活动。把“民族团结一家亲”联谊活动作为新时代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创新举措,健全结对认亲干部教育机制。着力做好思想教育、关心关爱、帮扶救助等工作,加强交往交流交融,及时为各族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难题,拓宽脱贫致富门路,用民族团结“微行动”,汇聚强大正能量。延伸结对认亲链条,实现“干部、群众、活动、地域、行业”全覆盖,引导商户、居民开展结对认亲活动。
三是切实用好对口援疆渠道。积极打造杭州产业援疆优质产业链,探索“疆果东送”渠道,电子商务和“十城百店”相结合,坚持线上线下“两轮驱动”,科学编制“十四五”援疆项目规划。确定“十四五”期间,杭州市谋划援疆项目36个,计划总投资11.49亿元。其中智力支援类项目5个,计划援疆资金3584万元,产业支援类项目9个,计划援疆资金27240万元,保障和改善民生类项目8个,计划援疆资金23977万元,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类项目6个,计划援疆资金7130万元,文化教育援疆项目8个,计划援疆资金52984万元。
四是推动兵地融合协调发展。找准融合发展切入点,与第一师阿拉尔市合作共建,积极搭建教育医疗资源共享、结亲联谊活动、观光旅游、农业生产互帮互助、疫情联防联控体系等交流平台,教育引导兵地各族群众沟通交流、优势互补,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良好发展局面,带动各族群众实现增收致富。推动兵地在生态环保、基础设施、文化交流、社会事业、干部人才等领域深度融合,与周边团场连队形成了感情相连、唇齿相依、休戚与共的利益共同体。
存在的问题
各民族的交流交往交融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发展息息相关。通过实地调研祥和里小区等互嵌式示范小区、经济街区发现,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对各族群众的日常生活影响较大,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尤为重要。但现阶段的交往交流交融距离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还有较大差距,要做到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要通过艰苦卓绝、持续不懈的努力,积极营造各民族共居同学、共事同乐的社会条件,逐步实现由空间互嵌拓展到经济、文化、社会和心理互嵌,形成密不可分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对策建议
1、优化布局,创新空间互嵌
一是在加快城镇化进程中推进各民族互嵌。通过安居富民、土地流转、劳动力转移等举措吸引农村各族人口向城镇集中,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进一步提高城镇化率。打造“民族特色餐饮街、娱乐街、商贸街”等嵌入式示范街区,其中阿克苏老街依托特色民宿,集餐饮、娱乐、休闲、购物、特色民俗体验于一体,传承民族风情和民族传统文化,提高民族团结嵌入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力。
二是深化构建各族群众互嵌式居住格局。把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用地布局作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等规划编制审查重要内容,通过优化调控主要规划指标鼓励建设单位打造嵌入式居住示范小区。以城市治理现代化为切入点,做好老旧小区改造,拆小建大,配套完善居住小区的生活服务设施,做好中小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大型文体场所兴建等规划布局,增强互嵌式居住吸引力。合理规划民汉居住环境,引导各民族共居同学、共事、同乐。
三是推进互嵌式民族团结示范社区建设。把互嵌式民族团结示范社区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平安建设等紧密结合、统筹推进。
2、强化市场,促进经济互嵌
一是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强化帮扶责任,充分发挥“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杭州援阿作用,在巩固原有扶贫产业并确保扶贫资金安全运行、保值增值的基础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深化农业产业化“十城百店”工程,突出建设“百十一”基地、“十仓百企”加工流通联盟、农产品绿色品牌,产加销体系日益完善。建立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社协同发展工作机制,提升合作社发展水平,引导农民通过土地经营权租赁、流转、入股等方式加入合作社,推动合作社与农户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带动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