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物通讯的采访
例如,我在采访汉阴县公安局法医刘传品之前,从工作、生活、价值观等方面,提前准备好了12个问题。采访对象、目的、时间、报道形式、要问的问题都详细地列了出来,仅采访提纲下来就有1200多字。
现场必须去
采访首先是个力气活。我总结,要做到以下“三个要到”。
一是腿要到。
通讯《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介绍了一个人、一匹马、一条路执著地走了二十年的邮递员王顺友,在这个过程中,他有着什么样的感受?经历过什么样的困难?如果是简单的采访,很难挖掘到主人公最内心的东西。
“邮路上,有时几天都看不到一个人影,特别是到了晚上,大山里静得可怕,伸手不见五指,他能感觉到的只有风声、水声和不时的狼嚎声。家中操劳的妻子、年迈的父母、幼小的儿女……此刻就会像走马灯一样在他的脑子里转,泪水落下一行,又落下一行。于是他便喝酒,让自己的神经因麻木而昏睡过去,因为明天还要赶路。”
这是这篇通讯中写到的一段话。新华社记者张严平在采访中,陪着王顺友走了一趟邮路,在陪伴的过程中,她亲身感受了马班邮路的险峻,亲身体会王顺友内心的孤寂与痛苦,从而拥有了这些最鲜活的素材。如果没有亲身体验,怎么可能写出如此流淌动人的情感?
我们经常采访报道的,是突发事件中因公殉职的先进典型。这些事发地点,大多都是洪灾、地震、事故多发区,虽然危险,但你一定要去。
我省援藏干部张宇去世一周后,我就被社里派到了西藏阿里,是省级媒体第一家赶到现场的。张宇的住所、办公室,以及紫花苜蓿草场、噶尔新村,还有他在中印边境上建的典角新农村,我都逐一走了个遍。如果不去现场,就体验不到什么是高原反应,也就体会不到张宇在这里做这些事的不易和艰难。
所以,我的建议是,采访中,只要能到现场的,必须尽可能到现场。要亲眼看,亲耳听,亲身感受。这首先是对新闻事实的调查核实。同时,到了现场,你才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才会对人物产生感性的认识。这是文字材料和间接采访不可能获得的。
二是手要到。
报道已经去世了的典型,是人物通讯中最难写的,因为你没办法和主人公交流。这时候,我的做法是,手勤快点,仔细翻看他的日记,从这里走进他的精神世界,我把它叫做与英雄“对话”。
比如,在阿里,因为高原反应睡不着觉,我每天晚上的主要工作就是翻看张宇的日记。
“我从没把自己当援藏干部,既然来到这里,我就是噶尔人,我就要为噶尔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我们是带着陕西3700万父老乡亲的重托、带着党和国家的援藏使命来的,回去我们也必须带一份沉甸甸的成果。”
类似这样的话,我从张宇的40多本日记中,摘录了2000多字。这些话,可能我面对面采访张宇,他也不会这样讲。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生动形象的语言,才让我在阿里就对写好这篇通讯,有了底气和信心。
那如果报道对象没有记日记的习惯呢?这时候,我们可以翻看他的工作笔记,同样也能发现有价值的东西。
“任第一书记以来,余剑吃住在村里,白天走村串户帮村民干活,晚上撰写工作日记和发展规划,召开党员会或群众会。‘加班到凌晨、直到凌晨方才结束、回到村上已是凌晨’,‘凌晨’是他的驻村日志中出现最多的词汇。”
这是我在报道佛坪县总工会常务副主席、草林村第一书记余剑的《第一书记余剑:用生命守护脱贫路》这篇通讯中写到的一段话。这个素材,就是我在翻看驻村日志时收集到的。我当时统计了,“凌晨”这个词一共出现了1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