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治水绘就水润西咸新画卷
2016年的地表水Ⅲ类提升为Ⅱ类,沣河、泾河水质由2016年的Ⅳ类提升为Ⅱ类,太平河水质由2016年劣Ⅴ类提升为Ⅲ类,新河水质于2020年底前退出劣Ⅴ类,西咸新区已实现全面消除劣Ⅴ类的目标。
河湖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据西咸新区水务局工作人员郭昊介绍,为提升水生态治理社会效益,西咸新区结合河流特点及沿线文化特色,启动了渭河、沣河绿道建设,已贯通滨河绿道70.8公里,串联景观节点32处、文化遗址46处、休憩驿站26处。目前,南有秦岭风光,北有渭水长流,以城为主体、水为纽带、田为点缀,建成具有大地景观、郊野风貌、田园特色的滨水生态廊道的目标正在接近实现。
近年来,西咸新区各相关部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河湖长制,充分发挥新区优势,大胆改革创新,在水治理方面创造了一些值得关注的工作亮点。
其一,建立完善河湖长制,协调督促西咸新区各级河长积极履行河长湖长职责。自河湖长制体系建立以来,西咸新区各级河湖长累计完成河道巡查9万余次,清理整治河湖“四乱”(乱堆、乱占、乱建、乱采)300余处,协调封堵截污排污口250个,每季度召开河湖长制联席会,协调解决河湖重点难点问题,推进“一河(湖)一策”落地实施,妥善应对2021年渭河6050立方米/秒、2022年泾河2320立方米/秒过境,保障新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不受侵害。
记者了解到,西咸新区河湖长组织体系为西咸新区、新城、街镇、村四级,西咸新区总河湖长由西咸新区党工委书记杨仁华担任,现有河湖长262人,负有对各自分管河段进行巡查并协调解决问题的职责,并做到“守河有责、守河担责、守河尽责”。西咸新区还积极探索“河长+”模式,鼓励动员广大群众参与到河湖保护工作,营造全民共建“家乡河湖”的氛围,巩固治水成果。如吸纳符合条件的贫困户,担任河湖保洁员,对河湖进行日常维护。通过进乡村、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的“五进”活动,聘请“市民河长”,发挥民间河长优势,协助做好河湖监督管理工作。西咸新区秦汉新城还成立了河湖保护志愿服务队,征集志愿者69名,加快推进社会治水进程。
其二,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制定西咸新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年度任务,每年向重点用水户下达用水总量指标和用水计划,保障西咸新区用水总量不突破2.55亿方红线要求。全力做好地下水保护,密切监测西咸新区地下水位变化,结合城市供水管网铺设及时关停71家自备水井,完成492个取用水问题整治,规范用水户习惯,完成23个节水单元创建,加快节水型社会构建。西咸新区规划范围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幅2%,年再生水利用量达到650万立方米,争取引汉济渭、东庄水库用水量指标2.38亿立方米,基本实现了有限的水资源高效节约利用,为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持的水安全保障。
其三,牢固树立两山理念,高品质推进河湖水质生态治理和水利设施建设,累计建成堤防140公里,治理河道滩面2.6万亩,完成2座水库提升改造,建成斗门水库北池,新增生态水面8400亩。
其四,加强河流水质管控,紧盯市级水质自动站监测数据,适时开展手工加密监测 ,强化分析研判,及时调度预警,开展现场排查。持续推进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通过无人机巡查和人工现场核查方式,对辖区入河排口全面排查,动态更新入河排污口台账,发现异常排口问题督促溯源整治。西咸新区生态环境局最新资料显示,2023年1-7月份,西咸新区渭河、泾河水质达到地表水Ⅱ类,优于Ⅲ类考核目标;沣河水质为地表水Ⅲ类,达到考核目标;太平河、新河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优于Ⅴ类考核目标;昆明池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优于Ⅳ类考核目标;皂河水质达到地表水Ⅳ类,优于Ⅴ类考核目标。据了解,西咸新区已建设污水处理厂14座,全部达到黄河
河湖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据西咸新区水务局工作人员郭昊介绍,为提升水生态治理社会效益,西咸新区结合河流特点及沿线文化特色,启动了渭河、沣河绿道建设,已贯通滨河绿道70.8公里,串联景观节点32处、文化遗址46处、休憩驿站26处。目前,南有秦岭风光,北有渭水长流,以城为主体、水为纽带、田为点缀,建成具有大地景观、郊野风貌、田园特色的滨水生态廊道的目标正在接近实现。
近年来,西咸新区各相关部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河湖长制,充分发挥新区优势,大胆改革创新,在水治理方面创造了一些值得关注的工作亮点。
其一,建立完善河湖长制,协调督促西咸新区各级河长积极履行河长湖长职责。自河湖长制体系建立以来,西咸新区各级河湖长累计完成河道巡查9万余次,清理整治河湖“四乱”(乱堆、乱占、乱建、乱采)300余处,协调封堵截污排污口250个,每季度召开河湖长制联席会,协调解决河湖重点难点问题,推进“一河(湖)一策”落地实施,妥善应对2021年渭河6050立方米/秒、2022年泾河2320立方米/秒过境,保障新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不受侵害。
记者了解到,西咸新区河湖长组织体系为西咸新区、新城、街镇、村四级,西咸新区总河湖长由西咸新区党工委书记杨仁华担任,现有河湖长262人,负有对各自分管河段进行巡查并协调解决问题的职责,并做到“守河有责、守河担责、守河尽责”。西咸新区还积极探索“河长+”模式,鼓励动员广大群众参与到河湖保护工作,营造全民共建“家乡河湖”的氛围,巩固治水成果。如吸纳符合条件的贫困户,担任河湖保洁员,对河湖进行日常维护。通过进乡村、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的“五进”活动,聘请“市民河长”,发挥民间河长优势,协助做好河湖监督管理工作。西咸新区秦汉新城还成立了河湖保护志愿服务队,征集志愿者69名,加快推进社会治水进程。
其二,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制定西咸新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年度任务,每年向重点用水户下达用水总量指标和用水计划,保障西咸新区用水总量不突破2.55亿方红线要求。全力做好地下水保护,密切监测西咸新区地下水位变化,结合城市供水管网铺设及时关停71家自备水井,完成492个取用水问题整治,规范用水户习惯,完成23个节水单元创建,加快节水型社会构建。西咸新区规划范围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幅2%,年再生水利用量达到650万立方米,争取引汉济渭、东庄水库用水量指标2.38亿立方米,基本实现了有限的水资源高效节约利用,为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持的水安全保障。
其三,牢固树立两山理念,高品质推进河湖水质生态治理和水利设施建设,累计建成堤防140公里,治理河道滩面2.6万亩,完成2座水库提升改造,建成斗门水库北池,新增生态水面8400亩。
其四,加强河流水质管控,紧盯市级水质自动站监测数据,适时开展手工加密监测 ,强化分析研判,及时调度预警,开展现场排查。持续推进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通过无人机巡查和人工现场核查方式,对辖区入河排口全面排查,动态更新入河排污口台账,发现异常排口问题督促溯源整治。西咸新区生态环境局最新资料显示,2023年1-7月份,西咸新区渭河、泾河水质达到地表水Ⅱ类,优于Ⅲ类考核目标;沣河水质为地表水Ⅲ类,达到考核目标;太平河、新河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优于Ⅴ类考核目标;昆明池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优于Ⅳ类考核目标;皂河水质达到地表水Ⅳ类,优于Ⅴ类考核目标。据了解,西咸新区已建设污水处理厂14座,全部达到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