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36版
着力探索校招共用“三池一机制”建设, 打造秦创原总窗口四链融合新模式
制”模式下受益的首家民营企业。创世纪装备集团将在西咸新区设立秦创原·广东创世纪高端机床研究院暨西部总部,一方面计划与西安交大展开合作,搭建高端制造共性技术平台,开展50余个横向课题,三年内招引不少于50名博士以上高端人才,进行技术创新、项目研发以及人才培养等;另一方面,专项开发航空航天行业装备及功能部件以及系统应用与自动化项目,进一步完善企业产业链条,壮大产业集群,重点聚焦数控机床高端领域主业,瞄准关键核心“卡脖子”技术难题,持续加大高端产品研发力度,稳步扩大研发经费投入。
  (三)资金池50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引导
  校地双方采用“校企协商,政府助力”的原则,聚集政府、高校、企业等各方资源,设立专项资金促进服务科技成果项目转化落地。西咸新区管委会和沣西新城管委会按照35:65比例,出资1000万元作为专项扶持引导资金,主要对在秦创原总窗口落地生根的项目招引人才进行扶持。池内资金由专项扶持引导资金、企业“揭榜挂帅”资金、省市支持资金及西安交大筹措资金等多方构成,规模已达5000万元。西咸新区管委会、沣西新城管委会负责统筹资本赋能产业发展,对项目池优先进行调研追踪,选择合适项目,发挥资本引导效应,利用市场化运作原则,加快促进成果项目转化落地,推动“三池一机制”项目在新区长期可持续发展。
  案例3:电信学院教授吴朝新的OLED薄膜封装材料,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徐友龙的锂电池正极材料,电信学院教授刘明的高端软磁材料等项目已与“三池一机制”项目达成合作,为企业引入高层次人才,助力企业发展。沣西新城引导基金对上述项目进行调研追踪共投资3600万元,3家公司目前市场估值超过10亿元。
  (四)人才项目市场化匹配对接高效运转
  校地双方建立西安交大、西咸新区管委会、沣西新城管委会与省国资委、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秦创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多方会商机制,定期梳理人才清单、技术清单、项目清单。根据会商机制确定扶持项目清单,重点包括“校招共用”人才且在秦创原总窗口注册落地的校企联合研发中心项目、成果转化项目、“揭榜挂帅”项目、“科学家+工程师”项目和人才池中的“人才+团队”自带项目,同时,定期发布项目清单,推动用人单位与西安交大积极对接,建立“校招共用”合作关系。截至目前,已成功匹配212个创新型校企研发联合体。
  案例4:4月23日,由西安交大联合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研发的我国首辆镁合金轻量化挂车在创新港交付,西安交大材料学院与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依托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形成创新联合体,让镁合金轻量化挂车实现从科学认知到工程实践的完美跨越,让创新研发模式与制造技术方案及效果得到了验证。作为与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匹配的高层次人才,王文毅博士在入职西安交大后便前往陕汽集团驻企工作,目前作为主要负责人领导一个由交大师生和企业技术人员组成的13人技术团队,主要负责陕汽集团新能源车热管理具体研发工作,协助企业攻克技术难点,提升产品竞争力。这是践行“三池一机制”中“人才+项目”的合作典范。
  探索与建议
  校企共用必然面临人才的双主体使用,聘用主体是西安交大,用人主体是企业,为保证科研人员能深度参与具体项目,这就要求科研人员每年在企业的工作时间必须充足,不少于半年,否则在短时间内完全胜任比较困难。其次,受到法律法规、管理机制、产学研目标与价值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校企之间在成果共享方面还没有完全形成有效的机制。再次,校企双主体的利益需求不完全一致,人员和成果的有效评价体系机制还有待健全。我们建议可以在以下三方面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