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7版
甘青地区的藏族新年及其特点
格桑泽仁
    青海农业地区放腊八冰块(摄影丨旦正加)

  藏族是一个全民信仰藏传佛教的民族,受佛教影响深远,整个民族的民俗文化基本上都由藏传佛教主导,民族特色极其鲜明。甘青地区的藏族同汉族一样重视春节,农区和少部分牧区群众普遍实行农历,藏语称“嘉洛”。青海玉树、果洛、黄南、甘南部分地区和少数寺院过藏历新年,因为藏历和农历都是阴历年,而且藏历和农历大体相同,有时还会挨在一起,甚至重合,所以藏历年的内容和形式与农历新年大同小异,过新年的气氛和隆重程度也不亚于农历新年。
  甘青藏族牧区过年习俗
  甘青牧区特别是青海的环湖地区、甘肃的甘南地区、青海的果洛、玉树、海南和黄南等牧业地区,通常辛苦一年的牧民会在新年的十天前就开始各项过年的准备。每家每户都要操办和购置年货,准备祭祀祈福用的各种宗教用品,还要杀牛宰羊。在此期间,就能看到一些藏族特色的美食,如手抓牛羊肉、肉包子、藏式点心(用酥油搅拌蕨麻曲拉粉糖和糌粑做成的食品)、酸奶。
  春节前一天的“南岗”,也就是除夕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把家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在屋檐或者小院中挂满经幡,在室内挂上唐卡,期盼来年六畜兴旺、水草丰美、家庭和睦,老人延年益寿,小孩学业有成。牧人还会把点心、糖果等层层堆放在盘子里,上有日、月、吉祥八宝等装饰,放在专用器具里,摆在桌上,用酥油、糌粑堆成并插有麦穗的“卓索切马”,以祝来年吉祥如意,家家户户都会制作一个“切玛”的五谷斗,“切玛”和麦苗供奉在神案正中,祈祷来年五谷丰登。
  有的牧区把这一天称作“响声”夜,人们在这天的劳作和吃饭时会有意发出一些声音,比如做饭烧火时尽量用干柴、柳条、荆刺等燃料烧火,发出声音。人们还尽量吃带骨肉,以砸骨取髓的方式发出声音来。现如今,牧区过年多以燃放烟花爆竹,以喜庆的爆竹声替代这些旧俗。这一夜也是最为热闹的一晚,每当除夕夜幕降临之时,村庄里的人会从四面八方聚集在一个集会的地方,点燃篝火,一起围着篝火跳起锅庄,歌手准备好悠扬的民歌在人群中央演唱。在欢乐的气氛中人们都仿佛忘却了一年的辛劳。所有活动结束之后,也有部分村落里的年轻小伙子和小姑娘还意犹未尽,会组织对唱山歌和拉伊(藏语“情歌”)。
  除夕晚上,藏区群众会在睡前吃一种面疙瘩做成的面粥,叫“古突”,是用九种不同的物品,如人参果、羊毛、盐巴、石头分别代表口福、温柔善良、懒惰、坚强,吃“古突”就是在一些面团里放入不同寓意的物品,等着吃“古突”的人揭开面团里的秘密,这也是一种辞旧迎新的传统习俗,代表人们对新年的期盼。而一些农业地区的藏族牧民群众可能会把带有不同寓意的物品包在饺子里,比如像贵德、尖扎、循化、天祝等地的牧区,都是用这种带着不同寓意的物品传递着人们对新年的期望。
  正月初一,新年的第一天,也是新年中最重要的一天。清晨,妇女们会去“曲果”(藏语“泉水”)处背新年的第一桶泉水,然后将藏香插入泉水上方进行祈祷。在牧人眼里,水是生命的源泉,寓意着对万物滋养的感激,祈祷龙神、水神对牧场的滋养,希望新的一年能风调雨水,牲畜兴旺。背回第一桶山泉后,妇女们开始熬茶烧水,准备早点,男性则开始在院子里煨桑,到佛堂为三宝供净水和点酥油灯,最后会准备上山祭拉则(藏语“祭山神”)的材料。之后,各个村落的男性会